作為一個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出生的電視機深度用戶,之前不知不明白兒時與少時同時經歷臺灣偶像劇黃金階段與內地偶像劇崛起階段的自己到底是足夠幸運還是足夠悲慘,一直到這部從開拍便一直走在大眾視線頂端的“流星花園”第三版的上映才讓我真正意識到自己原來是是足夠幸運的那群人。
同樣的角色與同樣的設定,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再到本世紀第二個十年,三十年內這部四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百轉千回由不同的演藝工作者進行詮釋,我們總渴望能夠看到進步與創新,渴望同一個劇本能夠在不同的時代照拂下獲得新生,然而我們的渴望終究讓步于現實,風口浪尖的流量頂端,熱度雖然上去了,口碑卻甚是蕭條,豆瓣評價甚至都慘不忍睹,這便是這部第三次翻拍的“流星花園”在這個夏季留給我們的最大戲謔。
先擱置劇本不談,單單談談偶像劇的臉與偶像劇的演技這種本應該呈現正相關的一組概念在這部三拍劇里的極度異化。既然定位定在了校園偶像劇這個點上,那么選角應當貼合偶像劇的基本標準——顏值能打,演技過關。這是最為中肯的一個標準了,因為并非角逐各大小金人兒的電影工作者,需要在演技上千錘百煉成以成鋼鐵。
偶像劇的定位略微顯示出一些不同,顏值即正義這句話總結的相當到位,從言承旭到張翰再到現在的王鶴隸,哪怕是每個人心中的哈姆雷特都千千萬萬,但有目共睹的是年輕時候的言承旭,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符號深深的將道明寺這個角色刻在我們這代人心中。好看的臉是百分百重要的,但演技這個元素,不但可以為顏值錦上添花并且可以雪中送炭。這便是言承旭的頭版流星花園即使服裝道具都顯得劣質了些,依舊刻意讓我們相信這位刁鉆男主角的富貴身家,而三版流星花園從臺詞到談吐都讓道明寺這個角色變得有些奇怪,我們或許說不出到底是土到哪里,但我們刻意確信,這不是那個留著鳳梨頭,不可一世又萬分可愛的幼稚鬼了。
女主角更是一言難盡,大S當年一條馬尾,稀薄妝容便可以清純好看到不像話,鄭爽的筷子腿與少女感也讓我們重回那個洋溢著漫畫真人版的美好夏天,可三版流星花園的女主角沈月,身材樣貌與杉菜這個角色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我們并非對演員的身材或者其他什么有過分的苛求,可是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總要在意鏡頭里的自己是否能夠給觀眾帶來較為舒適的體驗,并不是胖一點不可愛,而是我們先入為主慣了,偶像劇的女主角就應當是身材樣貌面面俱到的仙女級別,而不是讓觀眾面面相覷,平生過多指摘。
不是我們不夠寬容,而是藝術的生命在于高雅,而不是土味十足的淪落為坊間笑料。
本文系電視貓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