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巡,電視劇《大江大河》中第三個登場的重要男性角色。在劇中,他是改革浪潮里個體經濟的代表人物。與立志靠知識改變命運的宋運輝和小雷家發(fā)展的領頭人雷東寶不同,楊巡奮斗之路上的個人色彩更濃一些。作為家里的長子,為了弟妹們的前途,也為了個人出路,楊巡挑著扁擔,走街串巷地做著小買賣。可以說,他是最早進入市場的個體經營者,也就是個體戶。面對瞬息變幻的市場環(huán)境,楊巡有著比常人靈敏的嗅覺和悟性,天生擁有一顆生意人的靈活頭腦。
作為生意人,楊巡天生有一股闖勁,這從劇中他沒有接受宋運輝的建議,堅持去東北做買賣這一情節(jié)就可以看出。也正是他的東北一行,認識了性格豪爽,長相美麗的東北姑娘戴嬌鳳。戴嬌鳳并不是楊巡媽媽心中理想的兒媳婦。這個姑娘除了有幾分姿色外,還酒量驚人,并不是能安分地守候在楊巡身后的良人。當然,楊巡對她也并未到情深似海的地步。萍水相逢,兩個寂寞的年輕人互相依靠,僅此而已。
《大江大河》中,楊巡在電器市場上租了攤位做生意,賣電線。由于沒有進貨渠道和資金,他想到了小雷家的登峰電線廠。楊巡的膽子也大,他是要靠自己的一張嘴去進貨的。但是,事情也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樣簡單。雷東寶一開始不愿意讓楊巡做電線的專營經銷商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改革開放之初,人們普遍對個體戶的能力和誠信度抱有懷疑。這些疑慮加大了個體經濟在夾縫中發(fā)展的難度,但也鍛煉了這些“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后來,許多經受了市場考驗,在優(yōu)勝劣汰中存活下來的私營經濟不斷發(fā)展壯大,創(chuàng)造了驚人的財富,成為改革開放的最大受益者。
豪爽的東北姑娘小鳳確實成為楊巡生意上的好幫手。為了得到雷東寶的信任,楊巡夸下口要幫小雷家搶市電線廠的生意。在酒桌上,他和小鳳一頓豪飲,終于當著對手的面拿下了這單生意。這段酒桌上談生意的戲拍得非常精彩。楊巡這個人物的小機靈,圓滑的特點完全被展現出來。明明是耍了些計謀,卻讓人并不討厭這個人物。演員在鏡頭前自然,放松的表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人說,無商不奸。《大江大河》中楊巡這個人物,實際上就是一個善于謀算和鉆營的改革開放初期的商人形象。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人的自立自強,精明和靈敏以及愈挫愈勇的韌性。中國的民族傳統對商人是沒有好印象的。因為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與人接觸中,更看重一個人的德行。商人視追逐利益為天職,難免會為利益不擇手段,投機倒把。因此,在市場經濟繁榮發(fā)展的歷程中,健康的商業(yè)文化和制度始終是被人所呼喚和需要的。
在劇中扮演楊巡的是年輕演員董子健。《大江大河》是這個九零后演員的第一部電視劇。他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表演完全融入了劇中的人物和時代環(huán)境。很難想象如此年輕的演員能發(fā)揮得這么好。董子健的表演賦予了楊巡這角色更多的色彩,讓我們在那個時代中看到了一個另類的少年楊巡。
本文系電視貓原創(chuàng)內容。
未經許可,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以上內容中所涉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