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知否》中讓人恨得牙癢癢的那些角色,小秦氏一定是前三名。小秦氏為兒子謀劃一生,在以為就要大功告成的時候,從兒子的口中得知顧廷燁不僅活著還殺進了大內救駕。那一刻,她苦撐多年的那股勁,一瞬間沒了。她恨兒子的不爭氣,讓下人把他扔到枯井里反省。自己跑到顧家祠堂結束謀劃半生終究一場空的自己!小秦氏最后說出的那些話,讓我們不再那么痛恨她的壞。她哭喊著:這侯府就是吸血的魔窟,毀了白家,毀了我姐姐,又想毀了我,在這大宅子里,演了一輩子的戲,就像是陰溝里的一條蛆!沒有一日活得像自己,倒不如勾欄瓦舍,來得痛快。這一刻,我要活回我自己!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是劇中反復提及的一句臺詞。無論劇中父母的品性如何,他們都竭盡全力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為兒女謀劃。正面的有:明蘭的母親衛小娘臨死之前對明蘭的叮囑;顧家大郎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時,將自己手中的籌碼全部交于二叔,并將妻女二人托付給二叔。反面的有:林噙霜把女兒墨蘭教育成了自己的翻版,讓女兒走自己當年成功上位的老路,只是她怎么也沒能想到這一次竟是最后一次為女兒“出謀劃策”;還有王老太太寵溺女兒康王氏多年,哪怕康王氏闖下滔天大禍,她也選擇不擇手段,拼命為女兒謀劃。
小秦氏是劇中最悲劇的人物之一,她為了兒子謀劃一生,兒子卻從不領情。她和兒子始終不是一路人,她想要兒子得到的東西,兒子卻一點兒也不稀罕。顧廷煒想要兄弟和睦,小秦氏偏要他把二哥哥當成不共戴天的敵人。她善于借刀殺人,善良仁慈的嘴臉下面是一顆陰險狡詐的心。但是看完她最后的哭喊才會明白:她一直知道自己在做壞事,她每天裝得也很累,演了一輩子的戲,終于撐不住了,所以,她要做回自己!撞向墻的那一刻,她一定在想:下輩子要做個好人,活成真正的自己!
無論這個角色有多招人恨,她最終還是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對人世間的一切,不再有絲毫的留戀,藏在心底多年的話,也終于能夠喊出來了。有網友說:小秦氏的結局是編劇在強行洗白,但我卻覺得自殺并不能將小秦氏的惡行都清零,如此結局的小秦氏才有血有肉,像個活生生的人。
還有很多網友在彈幕上提及的一點是:小秦氏的親生兒子竟然能夠不受母親的影響,活成一個有自己思想的好人,也是很不容易了!畢竟劇中很多角色都會帶著父母品行的印記,最典型的就是墨蘭。愿全天下的父母,都不要再把自己的夢想強加于孩子身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生要度過,要怎么活,別人沒權利干涉!
本文系電視貓原創內容。
未經許可,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以上內容中所涉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