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陳情令》中有許多戳人淚點的情節,而藍思追跟魏嬰最終的相認就是其中之一。藍思追看似姓藍,其實本名叫做溫苑,他就是當年魏無羨救下來的那個阿苑。阿苑和幸存的溫家人原本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之后因亂葬崗被屠,他才被藍湛帶回云深不知處。一晃16年過去,阿苑從一個可愛小孩長成了翩翩少年,由于失憶,他已經記不起自己的羨哥哥。
魏嬰也時常感懷16年前的時光,當年他想憑借一己之力護阿苑等人的周全,可惜自己終究是過于逞強,到頭來被奸人算計,溫情被挫骨揚灰,其他溫家人也遭屠殺,剩下的只有已經變成傀儡的溫寧。然而他唯一不知道的是,阿苑后來被藍湛救下,改名叫做藍思追。那么問題來了,藍湛明明知道阿苑的身世,為何早點不告訴魏嬰呢?
原著中也不曾解釋這一點,但是我們根據陳情令的劇情進行分析,發現背后的原因大致有兩點。第一,藍湛是在為思追著想。溫家人無論好壞,一直是那些名門正派眼中的異類,一旦發現就要趕盡殺絕。如果魏嬰跟思追相認,思追知道自己是溫氏后裔,恐怕他一時之間會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心理上會產生極大的負擔。思追天資卓越,是眾多年輕一代弟子中的佼佼者,藍湛怕此事會影響其修行,所以才緘口不語。
第二,這是由藍湛的性格決定的。藍湛之所以會把小阿苑帶到云深不知處,除了對這個孩子由衷的喜愛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魏嬰。阿苑跟魏嬰的感情之深,藍湛都看在眼里,所以在眼看保全不了亂葬崗的情況下,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偷偷地護住阿苑。不過由于藍湛內斂清冷的性格,他絕不會輕易對任何人說起,也包括魏嬰。只做不說,這本來就是藍湛的行事風格,他身上的戒鞭痕和烙印,都另有隱情,但他從不提及。
也許在藍湛看來,思追就是阿苑,這個結果就擺在那里,早說和晚說沒有任何區別,甚至說不說都沒有關系,只要魏嬰能滿意最后的結果,他便心滿意足。對于這件事,魏嬰和藍湛的表現相當有默契,一個不問,一個不說,直到最后才由藍思追來為魏嬰揭曉真相。藍湛還是有一點點小傲嬌的,是的,我知道思追就是阿苑,但是你若不問,我就不說。他倒是不著急,卻把我們這些觀眾給急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