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拆彈專家2》結局:潘乘風是香港警察拆彈組中的佼佼者,與同事兼好友董卓文一起面對和排除難以想象的危險。在感情生活上,他也是一帆風順,與同為督察的龐玲一見鐘情,很快墜入愛河。然而危險無時不在,一枚隱藏在微波爐中的自制炸彈讓潘乘風左腿膝蓋以下部分截肢。潘乘風沒有氣餒,戴上義肢,經過艱苦的康復訓練,行動上與常人無異,體能指標也超過了警隊標準。但警隊高層對雇傭殘障人士仍有顧慮,不愿承擔因此可能帶來的風險,拒絕了潘乘風恢復原職的請求,只允許其從事文職工作。從那之后,潘乘風的思想越來越偏激,對社會體制表現極大的仇恨。憤然辭職后,與好友董卓文及女友龐玲漸行漸遠。
五年后,教育局爆炸案牽出一個名為“復生會”的恐怖組織。該組織通過暗網招募反社會分子從事人肉炸彈襲擊活動,行動極為隱蔽,警方僅知道該組織頭目為曾經的富二代馬世軍和深藏幕后,從未露面的“大衛”。令董卓文和龐玲始料未及的是,緊接著的酒店爆炸案中,在現場發現陷入昏迷的潘乘風。從酒店監控來看,潘乘風放置了炸彈,并與酒店保安發生打斗,很可能是“復生會”成員。醫院也反饋信息,潘乘風腦部受爆炸波及,出現“創傷性失憶”。龐玲隨即向警務處提出大膽建議,借助專家經驗,對潘乘風植入誤導性記憶,讓潘乘風認為自己是在執行臥底任務時受傷。董卓文并不贊成龐玲的作法,可這是潘乘風贖罪的唯一方法。潘乘風被龐玲帶回家,看到桌上二人合影,還有與自己腿型相配的義肢整齊擺放在墻角,對龐玲的話深信不疑。虛構的“臥底任務”繼續執行,潘乘風卻從同伙提供的資料中得知自己在香港的藏身處早已被警察控制,而且與龐玲帶他回去的住宅并非同一地點,便心生疑竇。但在“復生會”之后的爆炸襲擊中,他親眼看到董卓文冒著狙擊子彈拆除炸彈,還有兩名拆彈組警員犧牲,久違的正義感涌上心頭,決定與龐玲合作鏟除“復生會”。遂向龐玲透露所謂的“大衛”是美國冷戰期間研制的微型核彈,將在“復生日”對重要目標進行襲擊。潘乘風尚未回憶起“復生日”的具體內容,就被狡猾的馬世軍察覺到了異樣。馬世軍將背叛組織的潘乘風關在安置了炸彈的倉庫內,讓他嘗嘗等死的滋味。自己則率隊出發,執行“復生日”行動。拆彈組趕來,在董卓文拆彈過程中,潘乘風想起自己就是“復生日”的策劃者。該行動分兩步,一步是用裝有C-4炸藥的廂式貨車炸毀國際金融中心;二是占領地鐵控制中心,將載著核彈的地鐵直沖終點站香港國際機場。有了潘乘風的情報,警方很快排除了國際金融中心的炸彈威脅。脫險后的潘乘風再現當年的英勇和果斷,提出用C-4炸藥炸毀地鐵的必經之地青馬大橋,將核輻射及人員傷亡降至最低。警方采納了潘乘風的建議,直升機隨即將國際金融中心的廂式貨車運往青馬大橋。潘乘風和董卓文再次合作,把炸藥安置在大橋懸索上。但潘乘風自知已無回頭路,他沒有撤離橋面,在地鐵上橋的瞬間按下引爆器。地鐵上的馬世軍來不及剎車,沖出斷橋,一頭扎進大海。水柱沖天而起,海底核爆激起的海浪涌上馬灣海灘。漫天水霧散去后,董卓文和龐玲望著斷為兩截的青馬大橋,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