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青溪上潘雨青哥正撐著船坐著生意,朋友急急忙忙地跑來找他,民團的人同阿良du骰子竟出老千,把阿良的全部家當甚至是討生活的船只都當上,阿良不服同他們理論,民團氣急敗壞竟掏了槍。潘雨青在青溪一帶頗有聲望,他來到du場從中做和事佬,拿起桌上的骰子顛了顛心里便有了數。他笑著同民團的人打下一個du注,自己同他們du一把,若贏了阿良和他們的du資就此作罷,輸了則自己的船也一并賠上。潘雨青在民團人開罐前上手按住,借外力將罐下的骰子調成大數,贏了du局的潘雨青卻警告阿良再敢du博,就剁掉他的手。
永豐客棧里一隊青年學生住進了房間,老板看著他們的樣子心中有了些察覺。夜里,正在熟睡的學生們聽到窗外的狗叫聲,覺得有問題收拾起行李要逃走時卻為時已晚,他們被進來的特務通通打死在地。特務頭子蹲在地上搜著學生的行李,從中找到了一張被隱藏極好的紙條。通過水的浸潤,國民黨得知共產黨將派遣六位有技術的干部前往蘇區,而這死去的六名學生就是這技術骨干。
永豐客棧的老板余良廷是中共地下黨員,他目睹了學生們慘死的狀況,來向同為地下黨員的潘雨青報告,特務雖盤問了自己,但他就是個開店的客人來了也沒有轟出去的道理,事已至此潘雨青也只好讓他保守秘密,也提醒妻子謝秋蓮剛剛聽到的那些話,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偵緝隊汕頭戰站長呂文超來到青溪,他高興地叫著昨晚槍殺學生的特務瑞瑛老弟,對于其獲得的情報很是滿意,同時他也敏銳的發現共產黨正在尋找一條通往赤區的通訊道路。
潘雨青背著背簍想要過關卡,他聲稱自己是廣東批局的送差,當年許多人去往南洋用命掙錢,送差這些人就是為了他們給家送些書信的。好在守衛沒有過多為難,潘雨青順利來到共產黨閩西特委處,找到特委書記李叔巖。潘雨青將國民黨軍警打死了六名學生的事情告訴他,李書記馬上反應過來這六名人員就是中央派遣的技術骨干人員,他們這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眼下,共產黨急需建立一條聯通上海中央首腦機關和閩西贛南蘇區的秘密交通線,解決紅軍與中央的聯絡問題。
中共中央交通局同志凌風同代號華山的同志在街上交頭,他向華山轉達中央的指令,由其擔任交通局南方局香港總站總站長。自此,中共中央以極大地決心先后輸送了大批優質干部,拉開了建立三千公里絕密交通線的序幕,以華富電料行為掩護的絕密交通大站在汕頭海平路悄然建立。
華富電料行開張,汕頭大站站長彭庚年在門口迎接著呂文超。而曹瑞瑛則來到中法西藥房,說著要買些治療頭疼的藥,回到辦公室,呂文超就告訴曹瑞瑛上海站發來電報中共又派遣了一組特工來到汕頭,打算以商業為掩護組建交通站,但他們現在并沒有任何證據。曹瑞瑛向他報告,自己去的那家中法西藥房就很符合這一情況,老板和伙計都是上海人,從上海帶伙計來這成本實在太高。呂文超命令他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他要曹瑞瑛全權負責此事,他只看中結果。
潮安位于交通線的必經之地,也是陸路轉水路的重要碼頭,潮安的交通站就建在碼頭旁的一家珠寶店里。彭庚年來到珠寶店里領取轉去大埔碼頭的船票,一路上都很順利他順利到達了大埔同東江特委副書記盧清泉接頭。二人在江上乘坐的小船內交換消息,而撐船的正是潘雨青。彭庚年告訴盧清泉,中央要打造上海通往瑞金的絕密交通線,要在大埔建立起交通站承接樞紐工作。他剛提起潘雨青的名字,一直裝著耳聾的潘雨青馬上就應答,彭庚年調笑他還真是順利完成了交通員的考核。
永豐客棧內,余良廷的妻子黃玉蓮正埋汰自己剛從娘家回來丈夫就不高興,余良廷卻覺得妻子回來的不是時候。這時,潘雨青三人從門外進來,潘雨青向嫂子笑著說帶來兩位客人,又同余良廷使了個眼色。潘雨青想將青溪中展設立在永豐客棧,但盧清泉卻覺得不妥客棧人來人往實在不利于保密。潘雨青干脆也不辯解,蹲在一旁吃起豆子,彭庚年卻覺得潘雨青的想法值得商議。
潘雨青用自己的命為余良廷做擔保,而性格潑辣的黃玉蓮其實也是共產黨的候補黨員。潘雨青分析伯公凹是廣東進入福建的第一站,更是白區進到蘇區的第一站,他打算在伯公凹建立一個小站,彭庚年完全同意了潘雨青的想法,但這里的負責人選十分關鍵,潘雨青推薦久經考驗的黨員鄒叔寶來負責這一工作。
鄒叔寶提著燈為土地廟的燈添油,忽然覺得身后有人,一轉身就見到潘雨青出現在身后。潘雨青對鄒叔寶十分相信,二人經過了腥風血雨才僥幸存活,經過了兩年的沉寂,他們即將再次出發,但他也提醒這次出發他們不一定還會再有歸途。可鄒叔寶非常堅定自己的信仰,為之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
蘇區軍民取得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后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向上海黨中央發出由毛澤東起草的報告,這份絕密報告經由新開辟的交通線一站站向上傳遞,經過七天六小時的傳送終于到了華山的手中,華山更是親自啟程將這封信交給了凌風。這次消息的傳遞,是對這條交通線的一次實戰考核,能在七天就能將信息傳遞到位這足見這條交通線的威力。
汕頭的中法西藥房內,中共地下交通員蔡猛將消息傳遞到了同為交通員的藥房老板老姜手中,警惕的蔡猛一出門就察覺到了危險。他感到自己身后有人尾隨,便往大路走去卻不想被特務正面圍堵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