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隊開始在白果樹村開始第二階段的計劃,那就是開展掃盲班和技術培訓班,但是村民們沒有一個來報名,張楠為此也很撓頭,這時,他本家的姑姑走了過來,大家看到后都非常高興,鼓勵她兩個班都報名,可是張楠姑姑提起筆來,卻是提到過來學習有沒有補助的事情,而且她是代表大多數村民來問的,村民們這種唯利是圖的行為讓張楠很是寒心,本來是為了村民們著想的事情,卻被他們當成了索要補助的籌碼。
因為教師隊伍改革方案的推行,有很多農村教師覺得自己沒了后路,不能調到城里,這么多年的努力就等于白費了,于是教師們圍堵在教育局樓前,舉著標語牌大喊著要討回公道,劉成鑫見狀走出來勸說,可是他并沒有很好地進行方案的解釋,而是把責任都推在了李世濤的身上。李世濤在得知這件事后,急忙從停滯的車流中跑步回到了教育局,想好好跟大家解釋一下,沒想到卻直接被憤怒的教師們當頭扔下了雞蛋,場面一時間非常尷尬。
王書記在接到教師鬧事的報告后,急忙下令警察和救護車到位控制局勢,他也快速趕到了現場,這時,李世濤不顧身上被扔雞蛋的尷尬,勸阻警察只是維持秩序就好,他勸說大家不要沖動,只要是合理的建議,他都會聽取,而且教育局推行的改革是針對銅江市教育體系的弊病,并非針對某些群體,在他的誠摯勸說下,教師們的情緒逐漸平復下來,王書記見狀轉身離開,他相信李世濤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答復。李世濤回家換了衣服后急匆匆地趕到了會議室,聽取了教師們的意見和想法,他一一進行了解答,并保證會改善農村教師的待遇和條件,而且言出必行,教師們得到這樣的保證之后,覺得也就沒有返城的必要了。
因為聽說和平村給村民們送糧送面,白果樹村的村民們以為是國家給了糧油補貼,而這些補貼被駐村隊給貪污了,他們一起聚集在駐村隊駐地來討要說法,如果說不清楚就馬上打電話舉報他們,盡管李涵和張楠再三表示他們沒有貪污一分錢,可村民們說什么也不信,張幺妹鬧得最歡,而張志華則在其中和起了稀泥,村民們開始撥打12345市長熱線來舉報駐村隊。
卞筱悅在教學中遇到了難題,孩子們把英語中的ABCD念成了漢語中的abcd,這讓她很是郁悶,于是找到了同們郁悶的張楠,張楠提出讓卞筱悅由說改成唱的解決辦法,而卞筱悅則提醒張楠,要讓村民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幫扶措施,這樣他們才能更加相信駐村隊,一句話讓張楠如醍醐灌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亙古不破的真理,他馬上召集駐村隊人員,改變了原來的策略,把推行五改一化放在首位,然后再進行精神扶貧,大家都表示同意,然后開始各司其職,緊張地忙碌起來。
劉成鑫請來了專家,在和平村的架梁山發現錳礦的儲備非常豐富,而且治理污染的代價也并不大,孟副市長和劉成鑫都非常高興。易書記在接到張幺妹的舉報之后非常重視,把張幺妹請到了紀委辦公室,可是張幺妹的舉報根本就沒有證據,而是她的信口開河,易書記聽后覺得既可氣又可笑。
李世濤被教師甩雞蛋的報道出現在了電視上,傅老師看到后心疼不已,看到李世濤還在隱瞞自己,不由得有些生氣,小林見狀想要退出,剛好張楠過來匯報工作,李世濤便讓張楠進了書房,而傅老師則叫住了小林,她希望小林能夠保護好李世濤,害怕李世濤橫沖直撞而不管不顧,小林再三保證自己會全力以赴,傅老師才放下心來。
張楠把自己的駐村隊的計劃向李世濤進行了匯報,李世濤表示全力支持,讓他們盡快推行,張楠回來后就跟大家一起把村民們召集起來,李涵向大家介紹了“五改一化”的具體措施,可是村民們都不理解,張楠站出來更簡化地告訴大家,就是讓大家自己修自己家的茅廁、房屋和道路,到時還有錢可以賺,聽到這里,村民們高興起來,眼下還需要選舉一個修建的隊長,張志華一聽馬上動了心思。回家以后,張志華思考著如何能拿下這個工程的活兒,首先要跟張楠搞好關系,可之前他和老婆得罪了張楠,恐怕這條路行不通了,這時,他老婆想出了主意,讓他要做通馬上從上海做手術回來的張父和張母的工作,她再三強調,錢要花在刀刃上,張志華立即領會了老婆的意圖。
架梁山村民搬遷的動員會上,劉成鑫費盡了口舌,還拿出了新房的照片給大家看,村民們覺得這樣的條件非常不錯,動員們取得圓滿成功。卞筱悅改變了教學方法,孩子們接受得非常快,這讓卞筱悅信心十足,放學后下起了大雨,卞筱悅看到小明只拿了個壇子罩在了頭上,擔心他淋雨后感冒,就追上去給他送傘,結果在小明家里看到了一條蛇,把她嚇了一大跳,一個小女孩出來用蘿筐扣住了蛇,小明把姐姐一早采的蘑菇送給了卞筱悅,但他也被父親警告不要帶陌生人來自己家。卞筱悅看到小明姐姐的樣子,明白她可能是因為家里不讓讀書而感到難過。
易書記把張幺妹反映的情況向王書記進行了匯報,看到舉報的內容純屬子虛烏有,王書記放下心來,易書記提出張幺妹有些事情說得也不無道理,王書記便把李世濤向自己匯報的工作方向調整一事說出來,讓易書記拭目以待。張楠找到李涵,表示自己要在選擇工程隊一事上進行回避,因為他非常清楚,張志華之前就是一個包工頭,這次工程他肯定不會錯過的,李涵告訴他,自己一定會按照原則辦事。張楠的父母從上海回來了,張楠把卞筱悅帶回了家,張母拉著卞筱悅的手噓寒問暖,還把自己祖傳的銀鐲子送給她作禮物,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著飯,這時,張志華作為不速之客敲門進來,場面變得有些尷尬,張父知道弟弟一定是有什么事情,于是找了個借口跟張志華來到了門外。張志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哥哥,張父表示,張楠的脾氣他最清楚,如果張志華有這個資質和能力,張楠是不會阻攔的,但如果他不夠條件,張楠也絕對不會幫他說話的。
駐村隊推行“五改一化”的行動比較順利,倒是張楠幫李世濤進行學生和家長們調研一事把大家累得夠嗆,李涵告訴大家,村民們最終決定選擇張志華為工程隊的隊長,張楠對此并沒有太意外,因為他最了解自己的二叔,同時,這畢竟是村民們的選擇,他也無法橫加干涉,不過,在具體合同的落實上,他對劉曼青提出絕對不能放水,劉曼青有些不太高興,稱自己本來就是一個非常講原則的同志。
白果樹村的大棚正式建成,駐村隊的隊員們都很興奮,這畢竟是大家幫扶走出的第一部,是好的開始,可是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隨之而來有更大的問題在等待著他們去解決。大棚建成儀式結束以后,林青青很有成就感地進行了直播,把駐村隊隊員一一介紹給大家,大家已經習慣了林青青這種慶祝方式。
張楠挑燈夜戰,完成了對農村學生和家長們的調研報告,卞筱悅貼心地送來蜂蜜柚子茶,并幫他一起來校對數據。李世濤對于這次調研非常滿意,也對教師隊伍改革充滿信心,但他也擔心有人會從中作梗,不過,有了市委領導和大部分教師的支持,他有信心面對改革中遇到的困難。孟副市長和劉成鑫向王書記匯報了關于錳礦開發的事情,看到非常完備的方案,王書記表示自己極力支持,會盡快開會與班子成員研究此事,然后就給他們回復。隨后,李世濤的調研報告卻讓王書記對于農村教育現狀很是擔心,他也下決心要大力推進教師隊伍的改革。
干旱襲來,村民們紛紛打算出去打工賺錢,雖然嘴上這么說,但當張志華帶領大家一起修路,并提出給予較高的工資后,大家還是改了主意,畢竟在家門口干活,還有錢可以掙,這樣的好事情誰都愿意。張志華這一次是真心想為家鄉做些事情,連他的老婆也加入了干活的隊伍,李世濤對于這樣表現的張志華是非常認可的。
小明的作文受到了卞筱悅的表揚,她把作文拿給了張楠,指出了小明姐姐正是適齡的學齡兒童,讓張楠打聽一下小明姐姐輟學的原因。張楠從姑姑那里打聽到,小明媽媽前幾年得了麻風病死去,小明姐姐因此受到了刺激,腦殼不是很靈光,而且家里也沒人做家務,所以小明爸爸才不讓小明姐姐出來學習,張楠和卞筱悅決定,精神扶貧就從小明姐姐學習這件事入手。
駐村隊幫助村里挑不動水的老人挑水,雖然大家累了一些,但是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村民們非常感激大家,可是林青青卻擔心起車厘子的旱情來,可是她又不敢說出來,怕大家埋怨自己。李世濤積極推進老師隊伍改革,想辦法提高鄉村老師的待遇,以及優先進行職稱評定等具體措施,農村教師們紛紛表示不調回城里了,學生們得知這個消息后非常高興,抱著老師一起歡呼雀躍。
劉成鑫的愛人還在跟他鬧著矛盾,認為他是不重視自己,以前也有很多次機會,可是他為了升官都把這些機會放棄掉了,劉成鑫再怎么好言勸說,也沒有阻擋住妻子離開的腳步。張楠到表叔家里做工作,勸說表叔讓小明姐姐出來上學,但是表叔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就是不肯讓小明姐姐上學,看著小明姐姐望向自己的目光,張楠知道那是渴求的眼神,他決定要幫助她重回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