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光通過朱衣衛找回一些如意的骨灰,他將如意骨灰安葬在山洞中,楊盈得知此事后讓李同光幫忙讓自己暫別離宮,能親自前來祭奠如意。李同光讓屬下來安排此事,并決定待楊盈祭奠后就將此山洞封住,他知道師父喜歡清凈,他不希望日后有人再來打擾師父安寧。
安帝告訴劉同光自己特旨將其封為國公也是希望李同光日后能幫忙輔佐二皇子,李同光表面上自然欣然同意。初貴妃見到李同光,埋怨李同光最近都沒有見自己,李同光表示自己和初貴妃的合作就是和沙西部的合作,而如今合作人選從初貴妃換成了初月。李同光表示和初月并無感情,也承認自己一直在利用初貴妃的感情。初貴妃眼見李同光如此絕情,表示自己派人想要害死想要搶走自己后位和李同光的禮城公主楊盈,李同光聞之非常氣怒,表示如若楊盈有任何萬一,自己會讓初貴妃追悔莫及。
李同光急忙出宮想要營救楊盈,而另一邊正在祭拜如意的楊盈遭遇追殺,危機關頭如意和寧遠舟出現解決掉刺殺的刺客。寧遠舟和如意重逢,得知愛人尚在人士,寧遠舟喜極而泣。
原來當日鄧輝因為知道如意心臟位置異于常人,借此機會救下如意。寧遠舟和如意本想帶著楊盈離開,但是楊盈卻不愿離開,如今安帝詔書已下,無論是皇后還是太子妃,她就將是安國未來的女主人。楊盈不愿回去梧國當皇宮中的金絲雀,認為如果自己留在安國,為兩國多爭取一些和平便是值得的事情。
眼見楊盈意已決,如意讓她遇到緊急情況去金沙樓尋金媚娘幫忙,寧遠舟也表示六道堂分部都尉葉光也值得信任,還將手中迷蝶交給楊盈,表示日后遇到危險,他也會趕來營救楊盈。
寧遠舟和如意拜托葉光送楊盈返回離宮,而他則打算帶著如意前往合縣與于十三等人會合,兩人約定將梧帝送回國后就攜手同游天下。李同光趕來山洞看到寧遠舟和如意劫后重生的溫馨相處,他并未現身打擾兩人,也知道從自己親手殺了如意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沒有資格了。
二皇子剛讓守城們打開天門關放自己入城,得知安帝已經為自己聯姻禮城公主,而他日后九成九是太子,他后悔答應和北磐人合作,可是如今已經為時已晚,北磐人趁機大舉攻入天門關。
二皇子因為不滿流放,決定送北磐人入天門關,幻想北磐人入宮幫自己奪得帝位。錢昭獨自帶著梧帝來到俯瞰河山的觀景臺,錢昭告訴梧帝這里正是幾個月前他兵敗之地,錢昭打算用梧帝的血來祭奠戰死的六道堂兄弟。元祿和孫朗察覺異常趕來阻攔,錢昭拿出戰死兄弟們的平安扣,他一一道出兄弟們如何為梧帝戰死,而其中柴明就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錢昭雖然打小就討厭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但是弟弟卻始終纏著自己這個大哥,如今卻再也無法親口叫一聲柴明弟弟。錢昭從使團出發那日就決定,一定要親手取了梧帝性命讓冤死的大梧將士瞑目。
于十三不想錢昭鑄成大錯,以自己性命威脅錢昭放棄殺掉梧帝,于十三勸說錢昭一旦梧帝死在天門關,梧國的文武百官不會放任他這個一國之君死的不明不白,但凡查出點端倪,使團所有人都要給錢昭陪葬。楊行遠承認自己罪在輕敵冒進,禍及國家。又因輕生怕死陷皇妹和六道堂各忠心義士進退兩難,他自請錢昭動手殺了自己。天門關傳來鳴笛聲,元祿從狼煙判斷是北磐人攻入天門關,錢昭暫時放棄斬殺梧帝,眾人一同分析局勢,梧帝得出合縣如果看不到鳴笛,防備不及時,會有數萬百姓陷入滅頂之災。錢昭命大家趕往燧臺增援,梧帝為了護衛百姓也選擇加入增援隊伍。
戰場上于十三提醒大家不要戀戰,目前點醒狼煙示警才是當務之急,梧帝拼盡全力想要點燃狼煙示警,危機時刻陷被北磐士兵砍殺,錢昭以身護住梧帝,不幸中了長槍,他自知傷勢無力回天,告訴楊行遠之所以不殺他是為了千千萬萬安梧兩國的百姓,他希望楊行遠盡好一國之君的本分。錢昭將自己的平安扣交給了元祿,最終死在了兄弟面前。
梧帝楊行遠等人安葬好錢昭,帶著大家全速趕往合縣。楊行遠來到合縣自報身份,告訴守城將軍北磐右賢王帶軍南下。與此同時,北磐五千精銳經天門關而下,連破稷山、蒼松嶺、犬尾溝、渠頭道直奔合縣而來。梧帝清楚北磐人如果破了合縣,方圓百里之內便無險可守,他提前布置防御,飛鴿傳書將戰事告訴梧都,兒女于十三等六道堂眾人也齊力幫忙共同防御北磐軍。
寧遠舟一直沒有收到錢昭等人的信息,如意眼見寧遠舟憂心使團一行,決定帶傷和寧遠舟趕往合縣。寧遠舟和如意從驛館行商之人口中北磐人在無端匯集,兩人連忙趕往天門關。
北磐右賢王帶著五千精銳開始合力攻打合縣,六道堂和合縣留守將士拼死抵御,合縣守城將軍不幸戰死,臨死前將合縣托付給梧帝。于十三眼見大家傷亡慘重,合孫朗聯合攻入北磐軍內部,一舉將右賢王射殺,北磐軍眼見首領已死,極速撤離合縣。大家紛紛慶賀勝利,卻發現孫朗助于十三斬殺右賢王后被數箭射中后背,孫朗聽到好兄弟于十三承認自己從頭到尾都是個英雄后,遺憾離開人世。
于十三和元祿將孫朗葬在合縣,回想一路以來兄弟們相處的時光,兩人都萬分悲痛。梧帝推測右賢王一死,北磐的狼王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而六道堂得到消息狼主正在天門關外收攏各部,且派了左賢王來到了合縣。梧帝派去俊舟求援的人返回,告訴大家俊州刺史不相信北磐人攻入了天門關。俊州刺史是沙東部的人,梧帝得知二皇子剛好被安帝派來巡查天門關,而如今北磐人攻入天門關,他懷疑此種有蹊蹺之處。
因為戰事涉及兩國百姓,梧帝決定派一人前往安都將實情稟告給安帝,于十三提議讓元祿前去報信,二皇子不知他們一行人在合縣,只要元祿成功混入安都,聯系長慶侯李同光或者楊盈,將軍情傳遞給安帝。隨后,于十三將軍情交給元祿,交代元祿一路照顧好自己,兩兄弟不舍告別,元祿趕赴安都送信,而于十三則留守合縣。
于十三知道北磐人很快就會卷土重來,他才趁機將元祿支走,希望元祿能借此保住性命。于十三認為人活在世就是活個痛快,而錢昭、孫朗都死得其所,他自然也不懼生死。
元祿知道于十三讓自己送信是想讓他活著,他日夜兼程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將軍情送往安都,他心中期盼于十三能活著等到救援。兩日后,寧遠舟和如意找到金媚娘,得知二皇子途徑過此處正趕往安都,如意讓金媚娘關注一下相關的軍情。元祿送信也途徑此處,卻意外與寧遠舟等人錯過。
寧遠舟和如意在兩日后來到安國六道堂分堂,從這里得知了北磐人已經攻入天門關,如今蔡景兩城已經派軍支援,而合縣人手不足,這一戰合縣危險。寧遠州知道當務之急是讓安帝速下戰令派兵支援,兩人決定趕往安都逼安帝出手救援。
元祿因為日夜趕往體力不支,而馬匹也累倒在地,如今沒有馬匹繼續趕路,而他離安都還有八十公里,身上的保心丸也僅剩一顆。元祿吃下最后一顆保心丸,徒步跑向安都,元祿拼盡全力趕到安都,不顧阻攔闖入城中。元祿在長慶侯府被侍衛攔住,身上迷蝶意外跌落飛走,楊盈看到迷蝶才發現元祿來到這里。
元祿告訴李同光北磐大軍已經攻入天門關,他將軍報交給李同光,讓李同光快派人趕去支援合縣。楊盈命人速速請大夫救治元祿,元祿告訴楊盈自己喜歡他,但是他因心疾命短所以才不敢告訴楊盈,他希望下輩子可以和楊盈有個好的感情,楊盈答應了元祿的要求,而元祿才了無遺憾的死在楊盈懷中。
二皇子回到安都參加太子受封大典,安帝向他打探北磐人的動靜,二皇子隱瞞了私放北磐人入天門關的消息,表示等參加完大典后會派人留意北磐人動靜。李同光入宮將元祿帶來的軍情報給安帝,安帝看到軍情后斥責二皇子勾結北磐,隱瞞軍情。李同光希望安帝能以謀逆之罪嚴懲里通外敵之徒,但是安帝顧念父子之情,最終決定壓下此消息,將李同光和楊盈軟禁在府中。
安帝得知二皇子已經和北磐人達成合作,命他帶著自己印信,告訴北磐可以給他們合縣一帶的地圖和兵力布防,事后還可以給對方十萬擔糧、五萬銀、五萬絹的歲幣。而條件是對方要先打贏幾場仗,之后在找個地方打敗于安國,此后對方繼續攻打梧國他也不會插手。安帝還打算派慶國公李同光出征,對方敗的越慘,最后才能襯托出自己的功勛。
楊盈不解李同光有武功也不逃出府中,杜長吏告訴楊盈慶國公李同光一身榮辱系于兩處,一是長公主的皇室身份,二是他的戰功。如今安帝收回了羽林衛的軍權,又將他軟禁,即便逃出去也無能無力。楊盈看到杜長吏因為飯食冷硬犯了胃疾,她尋來一些干草想要幫杜長吏準備一些熱食。李同光聞到百草味道尋來告訴楊盈此草燃起的味道有毒。
楊盈想要借此草毒味熏暈守衛的侍衛,但是李同光并不認可。楊盈和李同光的生長經歷相似,如今同被困離宮,兩人聊起彼此情感,楊盈表示女人并不一定一生要喜歡一個人,但是李同光卻表示他這輩子只喜歡師父。楊盈感謝了李同光的屬下幫自己安排了元祿的葬禮,也表示二皇子勾結北磐,自己不會做對方的太子妃。楊盈告訴李同光她一直和六道堂安都分堂有聯系,寧遠舟和如意如果得知兩人有危險,一定會回來救他們。
初月悄悄潛入離宮,她告訴李同光初國公已經被派去合縣增援,但是卻發現安帝派去的糧草太少,猜出安帝并不想阻攔北磐。初月表示今日早上寧遠舟和如意來找過她,所以才拜托初月來營救李同光和楊盈。寧遠舟告訴初月安帝私下勾結北磐,想要將初國公敗給北磐狼主,然后在踏著沙西部的尸首贏得一場大勝來穩固軍權。
楊盈將寧遠舟送給自己的六道堂暗器送給李同光防身,隨后幾人喬裝后由初月帶出離宮。初月將騎奴都借給李同光,希望他帶著這些騎奴先去合縣營救父兄。初月還告訴李同光,寧遠舟和如意要在大典上揭發安帝和二皇子的罪行,以此逼對方下詔率領朝野抗擊北磐,可是如意傷勢未好,寧遠舟內力時有時無,她擔心兩人的安全。李同光考慮了一番,讓初公借自己五十個沙西部侍衛,他帶著這些人準備先救下如意和寧遠舟。安帝在大典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封二皇子為太子,二皇子接冊封詔書之時被喬裝的如意劫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