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劫持二皇子,寧遠舟也來到大典劫持安帝,他讓安帝即刻發(fā)兵支援合縣,抗擊北磐。在如意的逼問下,二皇子指認是安帝讓自己放北磐人入關(guān),還將安帝與北磐人交易的事情一一道出。如意拿出安帝讓二皇子交給北磐人的私信,信上的私印驗證了安帝的身份。
種種證據(jù)之下安帝無法洗脫罪證,本以為如意不敢殺了自己,卻沒想到如意當(dāng)著文武百官的面直接將二皇子砍傷,鄧輝確認二皇子勾結(jié)北磐,直接出手了斷二皇子性命。寧遠舟告訴安帝如果還想活命的話就寫下罪己詔,并以安國列祖之名起誓,即刻發(fā)兵驅(qū)逐北磐。
安帝本答應(yīng)寫罪己詔,卻不料李同光趕來大典直接用暗器迷暈如意,并命人拿下內(nèi)力不穩(wěn)的寧遠舟。安帝在慌亂逃走被李同光屬下朱殷刺中胸部,李同光只好臨時應(yīng)變向安帝解釋自己護駕來遲,承諾按照安帝遺旨輔佐三皇子。安帝身死,在鄧輝出面證明安帝確實留下遺言讓李同光輔佐三皇子,李同光才成功穩(wěn)住朝政。
李同光問罪朱殷,但朱殷表示寧遠舟不愿殺安帝,他可以幫忙動手,并認為以李同光如今的處境,與其困守,不如一搏。朱殷的所作所為逼迫李同光走向了一條不歸路,他只能選擇以攝政王的身份輔佐三皇子登基,沙中部有很多人不服李同光,鄧輝也火速幫忙將這些人處理干凈。李同光封初貴妃為太后,初家封沙西王,初月加封三百戶,他提前完成了對初國公的承諾,也希望初貴妃好好撫養(yǎng)如今的圣上。
李同光決定遠征合縣,他自知此行兇險異常,他為了心中所想,在府中強行與如意舉行了大婚之禮。如意雖然服了軟筋散,也動手逼迫李同光放了寧遠舟,而此時寧遠舟也破門而入,寧遠舟為如意服下軟筋散解藥,獨自與李同光解決兩人之間的問題。
寧遠舟出手教訓(xùn)了李同光一頓,還表示李同光就是個懦夫,只敢用卑鄙的手段來強迫如意,可李同光絲毫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為。寧遠舟勸告李同光如果想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就要放下執(zhí)念,如果想從一個男人變成一個王者,就得把百姓的命看的比權(quán)柄更重要。
如意希望和寧遠舟現(xiàn)在就拜堂,寧遠舟欣然答應(yīng),隨后抱著如意離開。寧遠舟與如意在郊外以天地為證拜天地成婚,正式成為夫妻。李同光讓朱殷召集羽林、殿前、飛騎三營禁軍及沙東、沙中各部盡快出征,即便沙東、沙中部可能不愿出征,李同光也執(zhí)意前去支援合縣,哪怕孤獨戰(zhàn)死也不懼。
楊盈帶著大悟國書前來尋李同光,北磐人彎刀鐵蹄之下,無分男女老幼,俱是屈死亡魂,大梧愿與安國舍舊怨立新盟,以舉國之力聯(lián)手抗敵。李同光答應(yīng)和朝中眾臣商議后回復(fù)國書,也請楊盈代為回復(fù)梧帝,請梧帝坐鎮(zhèn)合縣便宜行事。
楊盈自請嫁給李同光,憑著這份國書和梧國兩位兄長的支援,日后大安必然不會再有人質(zhì)疑李同光,楊盈表示自己不喜歡李同光,但是她會做好李同光的夫人,幫他守住大安。李同光知道與楊盈成婚是自己最好的選擇,同意與楊盈成婚。
李同光和楊盈在十七日成婚,安梧兩國正式結(jié)盟,十八日,李同光召集三萬大軍親征。北磐左賢王再犯合縣,寧遠舟假扮梧帝和于十三里應(yīng)外合,成功擒拿北磐左賢王,大破北磐軍。
初國公非常贊賞于十三想出假扮北磐人的想法,主動詢問于十三姓名,于十三不想與初月再有牽連,所以報了一個假名字。戰(zhàn)后,如意從寧遠舟口中得知錢昭、孫朗和元祿都已經(jīng)犧牲,心中悲痛。六道堂兄弟團如今只剩寧遠舟和于十三,于十三將犧牲兄弟們的平安扣交給寧遠舟保管,兩人對著平安扣祭奠失去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