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和羅扶九義結金蘭,一時高興極了的趙一迪喝了個爛醉,被米粒和王世祥攙回了家,不料卻被王夫人撞了個正著,第二天,趙一迪自知自己做的事情已經(jīng)有些出格,便早早去向公婆請罪,王夫人依舊不改從前的態(tài)度,揪著趙一迪的小辮子不放,但是王懷仁卻沒有過多責怪趙一迪,反而讓王夫人不要攀扯從前的舊事,對待趙一迪的態(tài)度可謂是體貼至極。
另一邊,張五湖迎來了韓處長的到來,但是韓處長的到來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他帶來了一張白慘慘的搜查令,以貪贓枉法的罪名,將張五湖削去了官職,抄沒了家產(chǎn)。張五湖被罷官之后,縣衙就成了李太一的天下,他和韓處長搞出了一個鬼點子,要求運輸?shù)拇蟠仨殧y帶縣衙的通關文令,這個點子明顯就是沖著趙一迪來的。
得知了這個情況之后,羅扶九和弟兄們打算來一出偷梁換柱的看家本領,幫助趙一迪將黃酒運出去。他對著自己的兄弟一番布置施令,兩三下就安排好了計劃,他一邊安排了兩個機靈的弟兄去“犒勞”守在碼頭邊的北洋軍,一邊又通知了張舵主安排幾條子母船運送黃酒。計劃開始實行之后,沒幾下就繞過了李太一布下的陷阱。
終于,趙一迪按時將黃酒送到了周萬泉的酒行里,沒有失信于周老板,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了周晴嵐一個范本。與此同時,國內(nèi)燃起了北伐戰(zhàn)爭,大批的北伐軍占據(jù)了上海、蘇州,緊接著就要進入紹興,眾人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壞了,這就意味著張五湖和李太一這些人的好日子拿上就要到頭了,羅扶九在王永祥的介紹下,找來了許多船只,借給了即將進入紹興的北伐軍隊。
北伐軍攻破了上海蘇州等地的消息也從李太一的嘴里傳到了張五湖耳朵里,李太一心狠手辣,即使在這個生死存亡的關頭,也依舊不忘記奧狠狠敲詐李太一,他威脅張五湖,如果不交出他的家底,就會弄死張五湖的妻子兒子,無奈之下,張五湖只得交出了自己的家底,換來了自己和家人逃出城的機會。
北伐軍到了紹興之后,李太一就跪在了縣衙的門口,作投誠狀,因為他知道新的北伐軍政府對待投誠者是寬宏大量的,擺出低姿態(tài)的話,興許還能撿回一條命。果然,新來的楊處長按照北伐軍條例,放走了李太一。
李太一狼狽逃亡的時候,趙一迪正在忙著收回趙家的老宅和酒坊,經(jīng)過和那些當初收購了趙家老宅、酒坊的掌柜們討價還價之后,順利收回了趙家在東虞鎮(zhèn)的基業(yè),此外,她還和專門做建筑的馬掌柜約好了建一個新的酒坊,日子過得是越來越紅火了。
但是安生的日子還沒過幾天,王夫人就出來折騰了,她要求趙一迪拿出用女兒陳釀酒的收入,和王家三七分,趙一迪這下就不高興了,自打趙家的女兒陳借用王家酒坊釀酒開始,趙家就從沒有用過王家一粒米一瓢水,租金按時交付,完全沒有和王家三七分成的道理,有了資本的趙一迪此時也不再懼怕王夫人的胡攪蠻纏,王懷仁和王世祥也站在了趙一迪這邊。此外,趙一迪還告訴了他們一個消息:趙家的酒坊已經(jīng)快要建好了,如果王家不愿意再借趙家酒坊釀酒,那么趙家就會在合同到期之后搬出王家酒坊。
不久之后,趙家的酒坊完工了,并在新任縣長楊處長的帶領下進行了開耙意識,趙家的好日子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