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中國古代的發明——指南針,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到國外,促進人類開啟全球海洋遠航。如今,中國的北斗導航、風能發電、海洋保護、4G通信技術等各種現代高科技,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在沿線國家得以運用。這些科技的傳播推動著沿線國家的科技發展。
本集將從科技傳播的角度,講述海上絲綢之路如何推動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反映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
故事:北斗衛星、印尼華為、泰國普吉科考、巴基斯坦-風能、坦桑尼亞—醫療隊、上海超級電容車
中國的皮影戲、潮劇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傳入東南亞的印尼、泰國;法顯遠航印度、斯里蘭卡,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中國沿海地區的媽祖信仰在東南亞一帶廣為流傳;印度的瑜伽在中國得以風靡。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中國與亞非各國的文化交流不斷繁盛,各地文化得以融合發展。
本集將從文化的融合來講述,海上絲綢之路如何推動文化的傳播,如何推動中外文明的碰撞與交融,體現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開放融合之路。
故事:印尼皮影戲,泰國潮劇,斯里蘭卡無畏山寺,泉州、馬來西亞—媽祖,巴基斯坦-留學生,印度-瑜伽,坦桑尼亞-武術
歷史上,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形成了數次大規模的移民。人們遷移、奮斗、融入,他鄉變故鄉,用精彩的人生抒寫了一段段絲綢之路上的傳奇故事。
在泉州,一位昔日的錫蘭公主啟程踏上飛往故土斯里蘭卡的旅程,將揭開一段塵封數百年的家族往事;在義烏,伊朗商人哈米抒寫了獨特的商業傳奇;在馬來西亞,華人陳凱希用自己的方式維系著當地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多個民族的團結友愛;在巴基斯坦,一位老者,不管風吹雨打,數十年如一日地守護者中國人的墓地……
本集將從人口遷移的角度,講述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睦鄰友好之路。
故事:泉州-錫蘭公主,馬來西亞—陳凱希,義烏-哈米,肯尼亞-劉教授,巴基斯坦-守墓人,馬爾代夫-旅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