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航運的開拓從木船到機械船,再到遠洋巨輪,航海技術的發展使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得以不斷拓展。航運的發展又推動著港口的興盛、城市的繁華。中國的泉州、廣州,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印度的卡利卡特,非洲東海岸……,都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而興盛。
如今,進入21世紀,從中國的上海港出發,印尼的雅加達港、馬來西亞的巴生港、肯尼亞的蒙巴薩港、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沿途的港口與城市正隨著海洋貿易的發展,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這一集將通過航海技術的發展、港口的變遷、城市的繁榮,來講述海上絲綢之路的古今發展。
港口:中國-泉州、廣州,馬來西亞-馬六甲港,印度-卡利卡特、科欽,肯尼亞-拉木;中國—上海港,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港,緬甸—馬德島港,巴基斯坦——瓜德爾港,肯尼亞—蒙巴薩港。
從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就推動著農作物的流通,推動著人類農業文明的發展。中國的茶葉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傳播至世界各地,而來自印度、中東地區的香料也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傳入中國。
從中國到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沿線國家基本都是農業大國,大米、棉花、水果、橡膠、棕櫚,物產資源豐富。在海上絲綢之路上,人們播種、采摘、收割、挖掘、加工,共享大地之寶。
如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使得這些物產資源的流通更加順暢,使得各地人們共享地球的饋贈。
這一集將通過物產的流通,講述海上絲綢之路如何推動人類共享農業文明。
物種:茶葉、香料、大米、緬甸蟹、棕櫚、棉花
歷史上,中國的絲綢、陶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這些傳統的商品至今依然在海上絲綢之路廣袤的沿線上煥發著新春。
如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互聯網的盛行、全球物流的便捷,使得各國的貿易更加繁榮。浙江義烏的小商品通過網上絲路遠銷海外,來自中東的石油公司也進入中國投資、建廠。未來,隨著上海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迪拜自貿區的發展,各國間貿易壁壘的消除、金融的互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促進沿線各國自由貿易的升級,形成一個立體的互聯互通的商業網絡。
本集將從貿易的角度,講述海上絲綢之路如何將各國的市場緊密相連,展現“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互惠互利之路。
故事:中國—絲綢、泰國—光纖、義烏—小商品、斯里蘭卡超市、沙特石油、迪拜,上海自貿區、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