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答不出第三題,正為難時,在一旁的的黃素扯著她的面紗輕輕地擺動了幾下,諸葛亮省悟,說出了正確答案。水鏡先生說剛才的“儒、禪、道”三題考題諸葛亮都通過了,他答應收下諸葛亮為徒。諸葛亮拜倒在地。?眾人向諸葛亮和水鏡先生祝賀,同是水鏡先生的徒弟龐統、徐庶也高興地拉著諸葛亮的手。廖九公卻突然揮舞著大蒲扇,唱著:搖哇搖,擺呀擺,這個題目才答來。水鏡先生和黃承彥也齊朝著罩著黑紗的黃素大笑。諸葛亮這才知道剛才黃素的動作早被三老看出。黃素也害羞地扭頭走了,諸葛亮欲追卻又不敢。蔡玉姣見狀生氣,不理諸葛亮,拉著龐統去吃西瓜,使龐統受寵若驚。諸葛亮和徐庶初識,言談甚是投機。?水鏡先生授徒很是隨便,只是讓學生自由談,緊要處才點撥一二,卻是大白話,一語說清道理。倒是龐統、徐庶都是善談之士,與諸葛亮談古論今,海闊天空,諸葛亮和他們倆成了好友。諸葛謹也在姐姐的勸說下,收起想念大喬之心,參加聽講,倒也增長了不少知識。黃素也常由柳不凡陪著來聽講,卻是只聽不說,讓諸葛亮越發覺得她神密莫測。柳不凡有時也參與談話,看得出他也學識不淺。蔡玉姣也帶著馬謖、廖化來聽講,但更主要的是看諸葛亮,又坐不住,反倒讓龐統有了獻殷勤的機會。廖化只是調皮,馬謖倒是認真。又有外地的石廣元、崔洲平、孟公威等也慕名而來,一時,南陽崗學術氣息濃厚,人氣旺盛。?徐庶來找諸葛亮,諸葛蘭接待他,諸葛蘭得知徐庶是個大孝子,心存欽佩,徐庶也對諸葛蘭有好感。?諸葛亮一直想看黃素真像,但眾人只知道她從來出來都蒙面紗,誰也沒有見過她真面目。問水鏡先生,水鏡先生也搖頭不答。這天,黃素要來聽講,諸葛亮以答應為他做風箏收買廖化,讓他在黃素經常站立的樹上設下機關,用刺條去挑開黃素面紗。黃素的母親早聽女兒說諸葛亮善講,很想當面聽聽,黃素就讓母親化裝成她去偷聽諸葛亮開講,沒想到卻中了諸葛亮的機關,被刺條掀開了面紗。黃母大怒,黃素也引起了警惕。為此事廖化挨了爺爺一頓死打。水鏡先生責怪諸葛亮心有旁鶩,不認真做學問。諸葛亮卻說這些簡單的道理他早就會了。水鏡先生罰諸葛亮做一個月雜務。?蔡瑁好釣魚,常因釣魚不理民事,眾人有怨。這天有人告知諸葛亮,說他家的母豬被人捅死,但蔡瑁要釣魚而不去管,反說不是人命案子不要找他。諸葛亮生氣,就寫了一張紙條,讓人前去找蔡瑁報命案。蔡瑁正在釣魚,但一看紙條上寫著:一刀捅母命,九子一齊亡。大驚,以為是人命案,忙去現場,但那人卻將他帶到死的母豬前,說這只母豬死了,肚里有九只小豬,正好是和紙條說的相符。蔡瑁無奈,只好處理了此案。后來得知是諸葛亮所教,更是生氣。正好蔡玉姣看諸葛亮回來,蔡瑁責怪女兒,蔡玉姣透露愛慕諸葛亮之心,蔡瑁更氣諸葛亮。后悔不該留下諸葛亮。?這天三老喝酒,諸葛亮在旁倒酒。三老忽打起了禪語,一個個深奧莫測,連廖九公瘋顛嘻笑之語也充滿禪機。諸葛亮在一旁聽得呆了,竟將一壺酒打翻。水鏡先生責怪。諸葛亮說以前聽先生講課都是淺顯明白的話,今日三老學問高深,才呆了。黃承彥嘆道:禪語本是玄機,才虛幻飄渺,而縱橫之術以治國理民為根本,所以實在明白。你呀,還沒有學成呀!廖九公也搖頭說是真僧才說家常話,你怎么和廖化一樣。水鏡先生又指出諸葛亮不專心大學問,只知玩小聰明,如刺條、母豬事件,這不是成大事人之所為。一語道醒懵懂人,諸葛亮才知自己錯了,決心從頭學起。?朱皓終于得知諸葛亮在葫蘆口,當他將消息信報給曹操后,曹操當即將他調到南陽任職,一要他為將來控制荊州劉表做準備,將朱皓委為南陽太守。二要他加緊收服諸葛亮其人。朱皓本想復仇,接此相令,反倒陷入了兩難之地。?而本來心定了的諸葛玄聽到朱皓來南陽就職的消息,驚恐萬分,生起病來。
朱皓查找諸葛玄,蔡瑁因想趕走諸葛亮,向朱皓如實報告了。朱皓要以欽犯之名捉拿諸葛玄,蔡瑁怕葫蘆口人責罵,又做好人給諸家報信。此時諸葛玄已經重病在床,無法動彈。諸葛亮犯了難,不知如何是好。黃素提出去請劉表出面,但水鏡先生等認為劉表不會為此事得罪曹操。諸葛亮自嘆沒有地方勢力。?諸葛玄聽到前廳眾人商議,更是氣急,猛的一聲大呼:朱皓,你欺人太堪!頓時氣絕身亡。諸葛亮一家哀哭。蔡瑁也覺內疚。?第二天朱皓帶人來捉“欽犯”,看到的卻是諸葛玄的尸體。這時,他命人抬上禮品,卻說是來和好的,眾人一時懵了,諸葛玄實則是被朱皓氣死的,現在卻又弄了這場鬧劇,諸葛亮氣憤地將朱皓回拒了。朱皓只好退走,尋機再打主意。?安葬了叔父,諸葛亮再次反省到自己的處境。?水鏡先生告訴諸葛亮、龐統、徐庶,說你們三人都有輔國安邦大才,我縱橫之術已經教完,現在要學盡更多的東西,黃承彥善布兵列陣,你們應該跟他學習。?三人都想拜黃承彥為師,黃承彥卻說他只能收一個徒弟,誰能通過他三關才行。諸葛亮三人躍躍欲試。?柳不凡向黃素埋怨師傅怎么又收徒,應該把一百零八陣教給他。黃素直說柳不凡不如諸葛亮,只有諸葛亮才能學會用好父親的一百零八陣。柳不凡遷怒諸葛亮。黃素卻另有想法。?黃素先找到諸葛亮,問還想不想看她的真面目。諸葛亮說不敢。黃素問他知道她是個什么樣的人。諸葛亮說不管怎么樣,都是一個好女子。黃素說他想不想娶她,諸葛亮嚇了一跳,說不。黃素問是不想還是不敢。諸葛亮猶豫,還是說了不敢。黃素高興,說你記住這句話就行了。?雖有意收諸葛亮為徒,但仍嚴于察考。黃承彥以“日、月、星”三光為題,擺了一個“文擂臺”,徐庶有意謙讓,只過一關就退下了,龐統過了二關,第三關退下,諸葛亮雖過了三關,但黃承彥卻說黃家祖傳一百零八陣法,七十二地煞陣可傳外人,柳不凡已經得到,但三十六天罡陣不傳外人,柳不凡跟我學藝多年我都沒有傳授。問諸葛亮想不想學。諸葛亮說當然想。黃承彥說那你必須成為我的家人才能得到。諸葛亮問怎樣才能做他的家人。廖九公笑說只有當女婿才行。諸葛亮猶豫,這時面罩黑紗的黃素走出來,問諸葛亮可還記得說過的話。諸葛亮這才悟出,說他愿,但要看黃素一面。黃承彥喝道不到結婚不能看。黃素卻說遲早是要看的,再說她不愿意老戴著面紗,到了該揭的時候了。黃素伸手慢慢揭開了黑紗。
黃素終于揭開了了面紗,露出了半邊臉上的胎痣和一頭黃毛。眾人大驚,諸葛亮呆住了,盯著這胎痣丑臉望了一會兒,忽的怪叫一聲,朝外狂跑了出去。?望著跑走的諸葛亮,黃素的丑臉上流出了兩行傷心、屈辱的淚水。?黃承彥安慰女兒,黃素卻讓父親不要擔心,她現在已經是諸葛亮的人了,此生非諸葛亮不嫁。一旁的蔡玉姣大驚。?諸葛亮逃走,半路上停步,被龐統追上。龐統責備他不該跑。諸葛說自己怎么也沒有想到黃素是這樣的丑女人,后悔不該答應。倆人一時無奈。?柳不凡直言相告黃家父女,自己愿意娶黃素,黃承彥猶豫,但黃素以大義曉之,要父親仍教諸葛亮,她的事情她自己會來解決。柳不凡生氣。?水鏡先生等人來勸諸葛亮,但諸葛亮寧愿不學陣法,也不肯娶黃素。三老就向他公開了他們想培養扶植他的打算,諸葛亮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決心立大志,要做輔國安邦的大事。三老也退一步,讓他先學陣法,婚事以后再說。?黃承彥給諸葛亮三本陣法書,讓他自己去看。諸葛亮疑是師傅生氣,廖九公告訴他,雖然他拒婚,但黃承彥還是將三十六天罡陣給他看,這證明了黃的胸懷。諸葛亮慚愧,表示一定精心鉆研。?蔡玉姣找到諸葛亮,向他直剖心跡,要諸葛亮娶她,諸葛亮以現在不談婚事為由推辭。蔡玉姣冷笑說:我知道你既嫌黃素丑,又不喜歡我,你真心愛的是小喬。這讓諸葛亮大驚,自省也確實如此,他心中一直是裝著小喬。蔡玉姣哭說你們諸葛家人為什么都非要想想不到的東西。你們姐弟三人難道都這么生活一輩子。諸葛亮頓悟,考慮起一家的婚事來了。?蔡玉姣從諸葛亮家哭著出來,被一闊少帶人調戲,蔡玉姣正好有火無處發,施展出一身武藝,打得闊少和眾家丁紛紛討饒。還是柳不凡出面說情,蔡玉姣才放過了他們。?闊少感激柳不凡,請柳不凡喝酒,席間,柳不凡才知道這個闊少是朱皓的公子,此行是來查訪諸葛亮的。因喝多了酒,柳不凡就將三老培養諸葛亮的事告訴了朱公子。?朱公子稟告朱皓,朱皓大驚,連夜修書曹操,要曹操除掉禍根。又囑兒子極力拉攏柳不凡。?黃素從此素面朝天,不再罩面紗了。她親自找到諸葛亮,說諸家要想在這里站住腳,僅有幾畝灘地是不行,必須要有自己的勢力范圍,你諸葛家一無所有,只有人。她給諸葛亮指出的聯姻道路,正和諸葛亮的想法一致。但諸葛亮說可以考慮姐哥的婚姻。但他決不娶丑女黃素。黃素冷笑說她不急,總有一天你諸葛亮會娶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