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沐海是個敏銳的商人,當然也知道當今之世,清廷衰微,不知何時就會轟然倒下,然而他卻還看不清同盟會的實力,所在他選擇了避害而非趨利。在他的默許下,艾月放走了伯恩。?阿細得知伯恩曾到阿花姐處尋訪過自己,心花怒放,趕去相認,卻恰巧看到艾月帶著伯恩出逃時手拉著手無間的樣子,頓時誤會更深,心如死灰,到看日出的地方扔掉了當年伯恩送給她的那方手帕。?段沐海明白戰亂將起,就已放走伯恩為由,把艾月關入了自家的地牢。龍出來則一直在地老外陪伴艾月,他那憨實的愛慕之情讓艾月很是感動。?不久大理城的清兵不戰而逃,革命軍入主大理。段沐海以為戰亂已過,就把艾月放了。艾月出門玩耍,卻正趕上清兵反撲,與革命軍展開巷戰,被困戰火之中,被阿細所救。此時的阿細因為段沐海與艾月的關系,加上對伯恩和艾月之間的誤會,早已顧不上當年的金蘭之誼。而艾月以為阿細早已亡故,根本沒認出自己的結義妹妹。?戰后,革命軍敗走,對此段沐海似在意料之中,又出意料之外。他知道造反決非易事,卻沒想到躊躇滿志的革命軍竟會如此不濟。連忙修補于清朝地方官員的關系。
伯恩刺殺了大理的清地方官,被清政府畫影圖形,只得帶著革命軍殘部匿入山林。清政府知道伯恩曾做過艾月的家教,想用艾月為餌誘捕伯恩,并將段沐海等人盡數收監。艾月不忍家人受苦,就在龍出來的保護下,假意領著清軍到大山中尋索伯恩。本想大理山多林茂,不易把他們找見,不想卻真地把他們找見了。龍出來為了保護竹任免受伯恩的牽連,領著清軍對革命軍殘部進行圍剿。艾月欲勸阻,卻被一名清兵攻擊,阿細伺機相救,被清兵的子彈擦傷了手臂。?這是傳來了武昌起義成功的消息,包括圍剿隊伍在內的大理清兵再次避戰而走,革命軍又回來了。久歷人世的段沐海,在走出清朝監牢時,也不得不感慨于世道的莫測。?艾月感激阿細兩次相救,讓她倒段家做了短工。?龍出來因為殺過許多革命黨人,被通緝。平素仗義的艾月為了掩護龍出來逃走,被革命政府的警察逮捕。伯恩迫于上方壓力親自審問艾月,兩人發生激烈的爭吵。?段家紈绔的三公子段濯禮欲輕薄阿細,被其母撞破。事后其母顛倒黑白,到處非議阿細。
段家二太太想趁艾月被關在警察局的機會,趕走阿細,就對她百般刁難。?伯恩到牢中探望艾月,二人和好如初。段沐海到同鄉陳專員處活動,警察局迫于壓力釋放了艾月。伯恩因此對這個初生的民主政權感到了一絲失望,辭去了警務參謀的職務,到學堂教書去了,并邀請艾月到他任教的學堂去讀書。?艾月回家時發現了被二太太的丫環來喜關在大門外,淋了一夜雨正在發高燒的阿細,用惡作劇報復來喜以震懾二太太。艾月對生病的阿細照顧得無微不至,喚起了阿細對她的一點點結義之情??墒钱斔忠淮慰吹桨屡c伯恩的親密后,非常傷心。?段沐海認為伯恩忘恩負義,是段家的災星,讓艾月欲他斷交,艾月卻不以為意,陽奉陰違。?得知段沐海好普洱茶,阿細便利用自己對普洱茶的了解開始接近段沐海。迷信佛法的大太太掉了一串請來的佛珠,被阿細撿去,扔入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