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子死后,烏云珠的身體每況愈下,終于危在旦夕了。簡親王出征并沒有阻止住鄭成功,金陵失守在即。其他省份也有動亂發(fā)生。此時順治已一心向佛,不理朝政,竟想與世無爭,退回滿洲去,被太后厲聲斥責;在朝堂上順治表示將御駕親征,又是一片反對聲。內(nèi)憂外患,進退兩難,加之吳良輔急報貴妃已經(jīng)彌留,順治的神情恍惚了。
貴妃烏云珠的死使順治悲痛得死去活來。太后就此教育孫兒,不要學他的皇阿瑪,因為人生就像一場火,要燒得越旺越好。順治覺得自己雖貴為天子,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愛子愛妃均去,自己已心灰意冷,萬念俱空,不如剃度出家,以免誤國。他想把皇位讓給寬厚大義的安親王,安親王拒不接受。眾王臣也極力反對。簡親王等暗中策劃兵諫皇上。
簡親王、巽親王兵諫的主旨是:不管剃度與否,軟弱無能的福臨必須退位,玄燁是大清國的太陽,將冉冉升起,受人擁戴。兵諫之事被太后知曉,以失敗告終。吳良輔知曉兵諫而不報,加之平日為非作歹被處死。安親王聲淚俱下,苦勸福臨跳出虛妄的佛境,重坐龍椅,福臨不為所動。趁著宮中混亂,靜妃的肚子忽然大了,太后雖命嚴查拷問,仍不知何人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