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8年冬,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相繼駕崩,年僅三歲的溥儀繼位,隆裕太后垂簾聽政,與攝政王載灃共同主掌風(fēng)雨飄搖的大清王朝。新帝登基,新太后掌權(quán),之前慈禧太后所寵幸的裁縫三裁堂的蘇敬安受命為隆裕太后縫制吉服,工期未到,高公公突然來傳話,說隆裕太后要提前看看吉服,并叫了同樣縫制吉服的兩位裁縫,四合祥的白鶴年,成豐祥的葛元茂一同入宮待選。
隆裕太后先看了葛元茂所做的衣服,只看了一眼便勃然大怒,原來這衣服是以前慈禧太后的舊吉服,原來葛元茂所做的衣服缺少材料,隆裕太后提前要看吉服,他只好拿舊衣服先搪塞過去,誰知隆裕太后一怒之下,下令當(dāng)場處死葛元茂。而后隆裕太后又看了蘇敬安所做的衣服,隆裕太后對蘇敬安的手藝贊不絕口,但這衣服的樣式花樣都是之前慈禧太后喜歡的,一旁的張進山也添油加醋,說現(xiàn)在是隆裕太后掌權(quán),應(yīng)該要換換新人了,隆裕太后怕自己苛待以前慈禧太后的人會惹人話柄,還是選了蘇敬安的衣服,并賞賜了蘇敬安一塊匾額。決定后,隆裕太后也沒有再看白鶴年做的衣服。
這樣的結(jié)果讓白鶴年和張進山都有些不滿,白鶴年一直被蘇敬安壓著,把蘇敬安視作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而張進山則是因為蘇敬安和高公公交好,便自視甚高不與其他公公來往,高公公曾是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而今改朝換代,自己有了隆裕太后做靠山,自然想把蘇敬安拉下來。
蘇敬安入宮獻吉服,而他的徒弟江末生和陸遠之則去了造辦處參加裁縫的選拔考試,去考試之前,陸遠之在街上遇到了郡主康寧,康寧坐的馬車在街上翻車,是陸遠之接住了摔下來的康寧,但康寧卻覺得是陸遠之搗亂,兩人在街上爭執(zhí)后,又在造辦處相遇,而康寧還是考官。考試過程中,陸遠之發(fā)現(xiàn)考生蘭二在作弊,便上前抓了他個現(xiàn)行,并要求處置蘭二,但蘭二是張進山的干兒子,康寧之前備受慈禧太后寵愛,慈禧太后死后,她雖是郡主,但勢力也大不如前,只能讓陸遠之不要再鬧,江末生也在一旁勸說陸遠之不要把事情鬧大,陸遠之只好作罷。
幾人考完試從造辦處出來,蘇佩瑤正在門口等著陸遠之和江末生,蘭二見蘇佩瑤和陸遠之認識,便故意上前欺負蘇佩瑤,這下惹怒了陸遠之和江末生,雙方在街上打了起來,打了半天也沒分出個勝負,陸遠之便讓蘭二出來單挑,蘭二打他三拳,自己打他一掌,蘭二正猶豫著不知道要不要答應(yīng),一旁看熱鬧的康寧站出來慫恿兩人,按照約定,蘭二先打陸遠之,陸遠之最后鼓足勁打了蘭二一拳,趁蘭二倒地,便拉著蘇佩瑤和江末生逃之夭夭,而康寧則被趕到的官兵給抓了。
蘇敬安正拿著隆裕太后賞賜的匾額在三裁堂門口放炮,這時張進山卻抬著一口棺材來到三裁堂,口口聲聲說是陸遠之當(dāng)街打死了蘭二,叫蘇敬安交人,而陸遠之此時還沒有回來,蘇敬安便說等陸遠之回來,如果真是陸遠之殺了人,自己親自帶著陸遠之去刑部自首,張進山不依不饒,甚至要把棺材抬進三裁堂,蘇敬安趕緊把匾額抬出來,說蘭二的尸首不能從太后御賜的匾額上過,讓張進山寬限幾日,張進山為羞辱蘇敬安,讓他給蘭二磕頭,為了陸遠之,蘇敬安只好照辦,張進山這才離去。
陸遠之還不知道自己闖了什么禍,三人回家后知道蘭二死了都很驚訝,蘇敬安覺得陸遠之這次闖了大禍,便要和他斷絕師徒關(guān)系,讓陸遠之趕緊逃跑,陸遠之堅持自己沒有殺害蘭二,如果走了就更說不清楚了,他甩掉江末生,獨自一人去了張進山家偷偷查看蘭二的尸體,發(fā)現(xiàn)蘭二的指甲上有血痕,脖子那里也有掐痕,他覺得蘭二一定是被人掐死的,此時蘭二的手下來祭拜蘭二,嘴里說著讓蘭二不要怪他們,要怪就怪張進山心狠手辣,這下陸遠之便明白了個大概,等家丁走后,陸遠之正要離開,卻被路過的白鶴年發(fā)現(xiàn)了。而陸遠之剛剛出門,就被巡邏的官兵給抓住了。
陸遠之被關(guān)進大牢,發(fā)現(xiàn)康寧和丫鬟盼夏也被關(guān)在里面,他便要康寧為自己作證,自己確實沒有殺蘭二,康寧原本不肯,還讓陸遠之想辦法把他們弄出去,陸遠之說自己有辦法,但要康寧幫自己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