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遠之回家后想了很久,終于想到了如何設計吉服,他打算將團壽一分為二,將鳳穿牡丹和花開并蒂結合在一起,鳳穿牡丹代表著太后在人前的華貴,而花開并蒂則代表著太后在人后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子,他將設計圖給蘇夫人看了,還說三裁堂的三裁代表著裁衣裁人裁心,自己這個設計,就是揣摩了太后的心思,蘇夫人見陸遠之講得頭頭是道,也被他給說服,并說出三裁堂現在面臨的危機,希望他能幫幫忙。
陸遠之進了宮,把自己的設計圖給江末生看了,江末生還是覺得不妥當,這個設計實在是太冒險了,覺得陸遠之就是不長記性,陸遠之說出三裁堂出事的事情,并說自己是想要哄太后高興,這樣就能在太后面前提出禁售洋布的事情,幫三裁堂度過難關,江末生聽到三裁堂出事也有些焦急,但他認為自己的設計也可以討得太后歡心,還更加穩妥。陸遠之見江末生不肯答應,只好作罷。但他又想到康寧的請求,便動手又制作了一件吉服,把自己的設計放了上去,打算讓康寧拿這件衣服給太后做壽禮。
蘇佩瑤自從上次在街上誤放了女賊,便一連幾天守在街上想要抓住女賊,正好在街上遇到了康寧,蘇佩瑤便說康寧也有責任,要康寧和自己一起抓賊,康寧拒絕了,說抓賊是巡警的事情,蘇佩瑤不依不饒,康寧便說守株待兔不是辦法,讓蘇佩瑤戴上很多配飾去街上吸引賊來,蘇佩瑤心思簡單就照做了,但康寧就是想要戲弄一下蘇佩瑤,結果過了不久康寧還真看到了上次那個女賊路過,兩人合力把女賊抓了。康寧也向蘇佩瑤道歉,蘇佩瑤沒有怪康寧,還把她當作姐姐,兩人的友誼深厚不少。
江末生回白家后聽到了白鶴年在和其他商鋪一起售賣洋布,并想要趁此機會把蘇敬安拉下馬,白鶴年讓江末生想清楚,白家好了,他才能好,自己想要四合祥有個好的未來。康寧正在家里畫畫,打算將畫作為壽禮,再打點一下張進山的干兒子祿公公,讓祿公公把壽禮給太后呈上去,這時陸遠之拿著做好的吉服來了,他和康寧說了自己的設計理念,并讓康寧把握住這次哄太后高興的機會。
陸遠之走后,就回宮和江末生一起為太后獻上了江末生主做的那件吉服,太后欣賞江末生的手藝,加上張進山在一旁為他說好話,太后便下旨讓陸遠之就在養心殿聽差,陸遠之朝江末生使眼色,想讓他提出禁售洋布的事情,江末生卻沒有開口,兩人告退后,張進山去暢春園籌備壽宴事宜,祿公公趁機把康寧的壽禮給太后送了進去。陸遠之對江末生不提禁售洋布之事很是惱火,覺得江末生變了,不提洋布的事情是怕自己的利益受損。
太后見了衣服便召見了康寧,康寧順著陸遠之的設計理念發揮了一番,讓太后很是動容,她又傳來陸遠之,佯裝生氣問他是否知罪,陸遠之趕緊認罪,但又說自己是想向太后請個恩典,提出要禁售所有洋布,還說這雖然是國事,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果任由洋布縱橫市場,那大清的紡織業可就要毀了,康寧說可以想個折中的法子,陸遠之眼珠一轉,提出可以讓朝廷官員和皇室宗親禁穿洋布,老百姓則可以自由選擇,只要讓土布有喘息和發展的時間,一定可以和洋布抗衡,太后本就為此事有些煩惱,見陸遠之的提議不錯,便答應了這個做法。兩人從太后那出來,康寧開始找陸遠之算賬,她很生氣陸遠之利用自己議論國事,如果剛剛說錯一句話,自己和陸遠之都不會有好果子吃,陸遠之有些愧疚,但他不能不管自己的師父,便說這次就算是欠康寧的,以后康寧找自己幫忙,他義不容辭。
江末生得了太后賞識,便立刻被其他同僚巴結,和眾人喝完酒后,江末生約了蘇佩瑤出來,說自己的吉服受了太后賞識,以后專職伺候長春宮,他準備了孔明燈陪蘇佩瑤一起放,他在燈上為蘇佩瑤寫了情詩,蘇佩瑤卻不知道是為自己而寫,她在自己的孔明燈上寫了青梅竹馬,卻說不是寫給江末生的。
太后下旨讓朝廷官員和皇室宗親禁用洋布的事情很快傳了出來,蘇敬安的土布有了銷路,而白鶴年的洋布卻沒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