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決定再多做幾樣工作:第一,要把上黨等地的國民黨進犯之敵,全部消滅,讓蔣介石在戰場上占不到便宜,自然就會投入到談判桌上來。第二,告訴赫爾利,如果談判再無進展,毛澤東返回延安,第三,求助于各民主黨派,得到他們的支持,由他們在社會上呼吁民眾關注和談,呼吁盡快達成協議。第四,可以考慮,再做出一些讓步,以打動赫爾利,使赫爾利站到共產黨這一邊來。
赫爾利再次找到中共,表示已經停止對蔣介石的援助,希望中共方面能向他做出承諾,愿意讓步,愿意談判成功。中共也制定了一篇新的方案交給了赫爾利。
赫爾利希望蔣介石能夠在中共讓步的基礎上也再進行更大程度的讓步,蔣介石最終同意讓中共編為二十個師,但是解放區的問題必須一起談妥,否則就不發表公報。蔣介石不允許中共劃單獨的行政區,一切人員必須由中央統一安排。如果中共不同意,就終止談判,武力解決。
赫爾利想在回國前再做最后一次努力,說服中共妥協,他把兩國的談判代表都叫到了桂園,國共雙方都不肯讓步。九月二十二日,赫爾利帶著失敗的陰影返回美國。由于他奉行偏袒蔣介石的政策,引起了美國朝野進步人士的廣泛批評11月27日,被迫辭職。
毛澤東認為赫爾利走了,蔣介石沒了后臺,談判反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