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被安排在培訓中心,作進一步的聽力測驗。?下午,鐵院長、華主任一行人,帶著20部錄放機和20個不同的福爾斯電波,在聽音室擺開架勢,準備對阿炳進行專項聽力測試。測試方式是這樣的:先給阿炳聽一個電波信號,給他10秒的時間分辨特征,然后任意給他20?種不同的信號,看他能否從中指認出開始的那個信號。?阿炳對福爾斯電碼一竅不通,聽都沒聽過,所以,對這種考測,安在天持悲觀態度,他甚至覺得這樣做是有點離譜了?但阿炳簡直神了!考了十個回合,沒有一回叫他犯難,更不要說出錯了。沒有錯,非但沒有錯,而且每一回合他都提前“出局”。?這個下午讓所有在場的人都感到萬分震驚和鼓舞!?為了讓阿炳有十足的把握去做偵聽工作,安在天按照首長指示,對阿炳進行為期三天的偵聽訓練,完成這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阿炳僅用三天的時間,就學會了一個偵聽員要學八個月的課程,再次給安在天一個神話般的驚喜。?一方面阿炳的天才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認同,而另一方面阿炳的弱智又經常弄得大家哭笑不得。胖子拿刀給他削水果,阿炳卻認為是要用刀來割他的耳朵。他居然將金魯生的兩發子彈當耳塞用,放在自己的床頭讓大家虛驚一場。
不管怎樣,華主任和鐵院長還是破格讓阿炳加入特別單位“”701。?安在天陪同阿炳,舉行了志愿加入特別單位“701”的宣誓儀式。儀式是莊嚴的,對阿炳來說又是神秘的,面對一個個生死不計的“要求”和“必須”,阿炳以為自己即將奔赴硝煙彌漫的戰場,并為此一半是激動、一半是恐慌,恐慌和激動都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負責宣誓的干部處長問阿炳對組織上有什么要求,阿炳“悲壯地”提了兩條:1、如果從此他不能回烏鎮,希望組織上妥善解決他母親的“柴火問題”;2、如果他死了,決不允許任何人割下他耳朵去做研究。?宣誓完畢,安在天想起該問阿炳真姓實名,得到的回答是沒有。最后,根據他母親姓陸的事實,組織上臨時給他冠了一個叫“陸家炳”的名子,并立刻簽署在了三份即將上報和存檔的文書上。?阿炳開始了神秘的生涯……?安在天帶阿炳走進了“701”高墻深筑的院中之院。阿炳問這是哪里?安在天說:“這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機房里,陳科長專門給阿炳當轉機器的“一只手”。陳科長的手機警地落在頻率旋鈕上,沉睡在無線電海洋里的各種電波聲、廣播聲、囂叫聲、歌聲、噪音紛至沓來。阿炳端坐在沙發上,抽著煙,以一種絲毫不改變的神情側耳聆聽著。?他一再要求將轉速加快,幾次要求都未能如愿,阿炳似乎急了,親自上機。他試著轉了幾下,最后確定了一個轉速,并要求以這個速度轉給他聽。在場的人都愣了,因為他定的那個轉速,少說在正常轉速的5倍之上。在這個轉速下,正常人的耳朵已經聽不到一個像樣的電波聲,所有電波聲幾乎都變成了一個倏忽即逝的“滴”音或者“噠”聲。換句話說,轉速快到這個程度,所有不同的聲音都變成了一樣的噪音。?然而,就這樣,阿炳找到了敵臺!?求勝心切是當時“701”所有人的心情。在阿炳進機房之前,沒有人知道怎樣去贏得勝利,然而自阿炳進機房的這天起,大家似乎都一下子明白了。這一天,阿炳在機房坐了18個小時,抽了4包煙,找到敵臺3部共51套頻率,相當于每小時找三套,也相當于之前那么多偵聽員10多天來收獲的總和。?這簡直令人驚嘆的興奮又難以置信!?以后的一切是可想而知的,阿炳每天出入機房,幾乎每天都在不斷刷新由他自己創造的紀錄,最多的一天他共找到敵臺5部、頻率82套。奇怪的是,這天之后,他每天找臺的數量逐日遞減,到第25日,居然一無所獲。阿炳已經不肯進機房了,他認為該找的電臺都找完了。
墻上掛有進度統計表,一目了然,到此為止,一共找到并控制對方86部電臺共計1516套頻率。至少還有12部電臺沒有找到。?一邊是不容置疑的資料,表明還有敵臺尚未找到;一邊是絕對自信又絕對值得信任的阿炳,認為所有敵臺都找完了。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鐵院長召集各路專家開會,結果大家一致認定,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未顯形的敵臺肯定以一種與已有敵臺截然不同的形式存在著,否則阿炳不會一下變得束手無策的。?但到底是什么形式呢??與此同時,美蔣特務活動越發猖狂,多次試圖通過炸天線等破壞活動,阻止701偵聽工作的順利開展,701的安全首當其沖地受到了威脅。于是,解放軍專門派來一個團的兵力來保護701……?阿炳對于沒有敵臺可找的絕對的自信,讓整個701和安在天都感到無可奈何。?因為做了噩夢阿炳堅持要回烏鎮見媽媽,為了讓阿炳能安心留在701,安在天費盡心思地為阿炳和他媽媽接通了電話。阿炳的媽媽希望阿炳能找個媳婦,阿炳告訴胖子他喜歡楊紅英。?同時,為了讓阿炳相信,還有敵臺沒有找到,安在天冒險帶阿炳離開大院,來到湖邊。波光粼粼的湖邊,安在天用岳父釣魚的比喻來告訴阿炳,讓他明白:至少還有部分敵臺尚未找到,為什么找不到?是因為它們“像狡猾的大魚一樣”躲起來了,躲到我們一時想不到的地方去了。?阿炳終于愿意去機房繼續尋找敵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