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華文明的靈魂人物、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截取其人生兩大重要轉折點,會見另一位思想泰斗老子以及遭遇陳蔡之厄,延展出孔子跌宕卻偉大的一生,并由此展開對中國原發思想啟蒙與發展歷程的追溯。
出身平民的墨翟,對機械技術和自然科學懷有異于常人的熱愛與鉆研。他曾是孔子的信徒,卻又漸漸成為儒家的批評者。在墨子這里,儒家華而不實的觀念并不利于社會發展,能夠廣泛應用的精巧器械才更能順應時代需求。
把孔子奉為精神導師的荀子,與多數固守傳統的士人不同,有著更開闊的胸懷與視野。他不排斥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也不偏信儒學先輩的觀點。荀子提出“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爭鋒相對,認為人并不是因為本性中無法避開道德才有道德,而是因為人知道應該具備道德,所以才努力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