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徽茶,屬于綠茶。產于安徽省黃山。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泰茶莊所創制。每年清明谷雨,選摘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于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采自當地特有品種,經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過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葉。“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早在唐代,《茶經》就有“廬州六安(茶)”之稱;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其著《農政全書》里稱“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明代李東陽、蕭顯、李士實三名士在《詠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風自六安”“陸羽舊經遺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評價;“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為“貢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兩;大文學家曹雪芹曠世之作《紅樓夢》入竟有80多處提及,特別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讀來令人蕩氣回腸;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為中央軍委特貢茶,開國總理周恩來同志臨終前還念嘮著“六安瓜片”;1971年美國前國務卿第一次訪華,“六安瓜片”還作為國家級禮品饋贈給外國友人。可見,“六安瓜片”在中國名茶史上一直占據顯著的位置。?“六安瓜片”馳名古今中外,還得惠于其獨特的產地、工藝和品質優勢。
主產地是革命老區金寨縣,全縣地處大別山北麓,高山環抱,云霧繚繞,氣候溫和,生態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綠色飲品。同時,“六安瓜片”的采摘也與眾不同,茶農取自茶枝嫩梢壯葉,因而,葉片肉質醇厚,營養最佳,是我國綠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六安瓜片”炒制工具是原始生鍋、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后達81次,茶葉單片不帶梗芽,色澤寶綠,起潤有霜,形成湯色澄明綠亮、香氣清高、回味悠長等特有品質。正因為如此,“六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飲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藥,更是消食、解毒、美容、去疲勞的保健佳品。
“六安片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也是綠茶系列中的一種,更在綠茶家族中占據首要位置。據現代藥理學研究成果表明,綠茶有利于預防和抑制癌癥;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治療;有利于減肥和清理腸道脂肪;有利于清熱除燥、排毒養顏。總之,它帶給人們的福音是很多的。
觀形:通過察看應具備片卷順直、長短相近、粗細勻稱的條形,可見形狀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中國極品名茶,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產于黃山區新明鄉,尤以猴坑高山茶園所采制的尖茶品質最優,特稱“猴魁”。外形兩葉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翹.不曲;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葉面色澤倉綠勻潤,葉背淺綠,?葉脈綠中藏紅;入杯沖泡,芽葉成朵,或懸或沉,懸在明澈嫩綠的茶計之中,?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杯中對你伸頭縮尾,有刀槍云集.龍飛鳳舞的特色。其滋味鮮綠醇甘甜,香氣高爽持久,湯色清綠明凈,有爽口.潤喉.明目.提神之效。
【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為世界四大名茶,常簡稱“祁紅”,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祁紅產區,自然條件優越,山地林木多,溫暖濕潤,土層深厚,雨量充沛,常有云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釀成“祁紅”特殊的芳香厚味。
祁門紅茶采制工藝精細,高檔茶以一芽二葉為主,一般均系一芽三葉及相應嫩度的對夾葉,分批多次留葉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少采或不采秋茶。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使芽葉由綠色變成紫銅紅色,香氣透發,然后進行文火烘焙至干。紅毛茶制成后,還須進行精制,精制工序復雜,經毛篩、抖篩、分篩、緊門、撩篩、切斷、風選、揀剔、補火、清風、拼和、裝箱而成。
祁紅茶宜于清飲,但也適于加奶加糖調和飲用,腸胃不好的更要堅持喝一杯紅茶,暖胃。適合做下午茶和睡前茶。祁紅在英國倍受寵愛,贊美祁紅是“群芳最”、“王子茶”。被譽為“在中國的茶香里,發現了春天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