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世界格局,正是由過往的國家質量戰略奠定的。無論是德國、日本、美國、乃至韓國,質量,重塑了現代社會,也再造了大國的內涵。?這一集將開門見山,在世界范圍內縱橫捭闔,強調質量與大國崛起的關系。不論是“德國制造”、“東洋貨”的涅磐,還是美國《質量振興法案》的出臺,都充分說明了質量才是一個國家安身立命之本。從2013年到中共十九大,質量工作逐漸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將質量強國作為國家戰略,是我們當下必然的選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于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重視科學基礎發展都是重視質量發展的第一步。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這“四個輪子”被稱為“國家質量技術基礎”。它們是深奧科學到廣泛運用的橋梁,是國家質量的基石,是國家間科技競爭的最前沿。十八大以來,中國對于質量基礎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這一集將講述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的發展史,闡釋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關系,以及它們作為“立國之基”,對于國家質量發展的基礎作用和引領作用。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國人將為世界貢獻怎樣的力量呢?
在打造現代市場的進程中,標準與標準化,爆發出了巨大能量:從工業到農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的幾乎所有領域,我們生活的整個星球已經被標準所覆蓋。凡是有標準的地方,標準競爭也無處不在。?“得標準者得天下”,這一集,我們將視野放向每一個新市場的規則之戰,講述標準化與標準制定權對于國家參與國際質量競爭的重要性,發達國家與標準競爭的歷史。在一個全球化的新時代,中國正在標準的制定中,逐漸取得更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