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館旁邊做生意的鄰居同時也是庫爾班的朋友,一聽面館里有吵嚷聲便趕來聲援孤兒寡母。一群人正鬧得不可開交時,回店里取私人物品的庫爾班和桑嘎出現(xiàn)。庫爾班見到了久未謀面的妻子和孩子一時興奮異常,卻見妻子阿拉木罕眼含熱淚,又從朋友口中聽說是因為馬永福逼著妻子替自己還錢,便一怒之下砸了拉面館里的鍋,讓馬永福做不成生意。
拔刀相向的馬永福和庫爾班一路鬧到了公安局。公安局的同志一看涉事雙方都是少數(shù)民族,便請來對民族事務經(jīng)驗更為豐富的民宗局一并負責調解。越永強和沙爾亮一到公安局,沙爾亮就認出對方是曾在火車上幫助過的母子三人,主動上前和阿拉木罕打招呼。阿拉木罕知道沙爾亮是好人,心里多少平靜了一些。在越永強和沙爾亮的全力調解下,庫爾班被判拘留三天,并賠償馬永福店里的損失,此事才勉強平息了下來。
入夜,沙爾亮見無家可歸的阿拉木罕和孩子一直坐在公安局門口,便熱心地把他們安排進了招待所住宿,并主動替母子三人交了房費。阿拉木罕不愿再欠沙爾亮的人情,又拿不出錢來繼續(xù)付房費,第二天便退了房,臨走時還不忘把第一天的房費托前臺的服務員還給沙爾亮。
此時云海市刮起了臺風,沙爾亮擔心新疆來的阿拉木罕母子不知道臺風的厲害,會有生命危險,便馬上匯報給了越永強。越永強不顧個人危險,叫上處里的同事一起,并聯(lián)合了警察局的同事們,頂著臺風緊急出動尋找母子三人,終于在一個橋洞下找到躲避的母子三人,將她們重新安排進了招待所,才放下心來。等到越永強處理完這一切回到家中,已快天亮了。
鑒于站前廣場無證經(jīng)營的情況,越永強還是堅持將庫爾班等無牌照的閑散人員,全部按照遣送原籍的方式處理。沙爾亮因為此前接觸過較多的外出務工人員,更了解他們心中的疾苦,提出了反對意見,兩人還為此發(fā)生了第一次工作上的爭執(zhí)。
庫爾班三天拘留期滿,沙爾亮親自把他接了回來,與阿拉木罕母子一家團聚。越永強也主動犧牲了周末的休息時間,趕來調解他們夫妻的關系,勸說庫爾班一家返回新疆。因為自尊心強的阿拉木罕不肯再讓越永強和沙爾亮自掏腰包,越永強便謊稱民宗局有這筆專項資金,可以解決他們的住宿的返家的車票問題,庫爾班一聽是政府花錢,也就欣然接受了。
阿拉木罕從丈夫口中得知欠了馬永福十萬塊錢,被這個天文數(shù)字嚇到腿軟。庫爾班卻覺得自己替馬永福出去賣烤羊肉串,又替他被抓進城管還拘留了幾天,十萬塊可以就此抵消了,便再次去面館和馬永福理論,兩人為了十萬塊錢又吵了起來,再次驚動了越永強和沙爾亮。阿拉木罕怒丈夫不爭,替他承諾就算去掃大街,也一定還清欠馬永福的錢。
越永強為進一步了解各民族事宜,帶著女兒越小玲到東方民族園邊玩邊學習。還去聚集了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南沙大街,了解在這里做生意的少數(shù)民族人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