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娉婷看著那些最后的涼軍心生感慨,如今他們已是江山覆,居無所,歸路無處,卻依然守著最后一面涼旗翻山渡水經年苦戰,破釜沉舟也要盡力一搏。楚北捷寬慰妻子,如今他們帶來了糧草、軍械、錢財,只盼能助他們重新招募兵力,收聚殘勇,白蘭人雖然裹挾著橫掃天下之勢而來,卻無真正一統天下的能力,加之何俠的軍隊殘暴,天下不服之猛士眾多,打敗何俠只是早晚之事。娉婷知道丈夫一定心系大晉陛下的安危,卻還義無反顧地來幫自己襄助涼軍,楚北捷說天下沒有陛下的消息就是好消息,而且楚漠然跟隨在陛下身邊一定會保他周全,只要王室血統不滅晉人的信仰就不會倒;而大涼則不同,涼王和上將軍則尹都不在了,涼軍需要他們來幫助重新樹立信心。現在何俠回到白蘭必然會對舊勢力開刀,待他處理完內政必會重新揮師征討,所以他們這邊必須利用這不長的時間完成所有的聯絡和部署工作,楚北捷請求娉婷時時留在自己身邊,陪自己一起對抗何俠。
楚漠然為司馬弘帶來了鎮北王重新現身的消息,這無疑為司馬弘帶來了活下去的勇氣,他知道只要楚北捷現身,大晉就不會滅亡了。
駙馬凱旋回白蘭,公主請他去公主府一敘,何俠明白此行可能兇多吉少,但該面對的始終無法逃避。耀天一見何俠的面就要他向自己承諾今生今世絕不做白蘭的王,何俠稱自己當年來到白蘭舉步維艱,他只想好好活下去,沒想到遇到了公主,一步步走上高位,走到今天,從他決定復仇起他已經沒有退路可走了。耀天拉著何俠的手覆上自己的腹部讓他感受兒子的存在,她對何俠說他們有退路,但何俠只怨這孩子來的不是時候,他現在不能退,此時放下刀劍他只會被白蘭的老臣挫骨揚灰,所以他雖然愛自己的孩子,但要讓他的孩子來當王他做不到。
何俠當朝宣讀公主“懿旨”封自己為攝政王,凡提出反對意見的大臣均被斬殺,識時務者為求保全性命均拜見攝政王。
白蘭軍的探子發現了司馬弘的行蹤,白蘭軍一路追殺,楚漠然護送司馬弘且戰且退,終因晉軍力量薄弱護不了晉王周全,楚北捷聞訊趕來救駕終究還是晚了一步,司馬弘胸口中刀身受重傷。
何俠截下風音的手指送到天牢交到貴長青的手中,貴長青明白自己已經無力回天,一根白綾在天牢中結束了性命。
司馬弘身受重傷怕是無法再轉移,而白蘭的追兵將至,娉婷為了讓楚北捷多點時間陪陛下,她布置楚漠然將糧草、武器、營帳和犧牲的戰友們的尸體都堆放到山隘風口處燃燒,白蘭軍屆時看到熊熊燃燒的烈火定會派人好生打探一番,于她而言能拖得白蘭軍一分鐘,己方就多一分勝算。
司馬弘提出要見娉婷,他感謝娉婷這些年為鎮北王的付出,但是大晉對不起她,現在大晉危急,唯一有王室血脈的就只剩下楚北捷了,大晉再也找不出像楚北捷這樣的登高一呼就有萬千民眾相和的英雄了,他求娉婷幫幫楚北捷,幫幫大晉。直到看到娉婷頜首,司馬弘懸著的一顆心才算是落了地。雙兒宣讀司馬弘詔書,稱白蘭軍入侵大晉,鎮北王楚北捷德義兼之,輝功越古,上順天命,下應人心,必能克承大統,著其登基即大晉王位。大晉將士山呼萬歲恭賀新王登基,司馬弘在營帳中含笑倒地而亡。
耀天決定動手,她借口自己生日讓御膳房準備好酒菜,傳駙馬過來共度良辰。何俠如何會不明白,耀天此時邀自己赴宴分明是嫌自己活得太長了,冬灼擔心少爺安危,建議何俠不如找個借口不要去了,何俠告訴他此時朝堂之上多少眼睛盯著自己,巴不得自己犯上那么一丁點的錯,所以這次就算是鴻門宴他也必須去。飛照行去宮中打探后回復稱公主并無埋伏,他建議今天是向公主動手的好機會,何俠稱只要公主不殺他,他決不向公主動手,因為公主是他的妻,她腹中有自己的兒。
何俠將親手畫的鳳冠圖樣送給耀天當生日禮物,他說他們結婚時就承諾總有一天他會將這天下的后冠戴在她的頭上,如今天下已難擋白蘭軍的鐵騎,實現這一愿望已經指日可待,他親手畫了鳳冠的圖樣,已讓工匠開始著手打造。耀天讓何俠陪自己喝一杯女兒紅,何俠多疑他將自己的酒和耀天的對換,耀天顫抖著手端起酒杯喝下杯中酒,她問何俠有沒有想好孩子的名字?何俠說就給孩子取名叫“無憂”吧,耀天很喜歡孩子的名字。隨后耀天又取出一份懿旨交給何俠,說自己這就把白蘭的江山交給他了,她知道如今白蘭已經容不下他,作為執政的公主這毒她必須下,她也知道何俠一定會和她交換酒杯,所以她今天早已做好必死的打算。眼看公主毒發,何俠奔跑著回宮取來解藥卻還是在最后關頭猶豫了,為了他的王位不旁落,他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女人死在自己懷中。
楚北捷知道娉婷的人生愿望是和自己的愛人、孩子歸隱山林,過與世無爭的日子,但自己如果不接下王位又有誰可以去和何俠抗爭,楚北捷很矛盾,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么辦?娉婷通情達理地安慰丈夫,比起他的胸懷天下,自己的小情小愛又算得了什么,只要心中有山水哪里都是田園,她會陪著丈夫一起,他贏她陪他君臨天下,他輸她陪他東山再起。
娉婷告訴楚北捷與他們接應的涼軍會在天黑之前趕來,他們要盡快與涼軍會合,如今他們只剩一頓之糧,其余全部會拿來燒掉用來迷惑白蘭軍,現在他們抓緊要做的就是好好將陛下安葬了。
娉婷寫信給陽鳳,讓她帶著孩子速至涼軍營中與軍隊一起赴晉與他們會合。
飛照行帶來了司馬弘去世,臨死前傳位楚北捷的消息,何俠意識到已經到了和楚北捷決一死戰的時刻。飛照行建議立即開拔晉地,置楚北捷于死地,何俠卻認為現在他們該做的是直取毫無防備的大燕,先奪燕再滅晉,此乃上上之策,眼看一統天下之大業將成啊。
晉軍和涼軍都躍躍欲試要與何俠決一死戰,娉婷讓大家稍安勿躁,他們還沒那么快與何俠正面交鋒。因為以她的判斷如果何俠現在進攻大晉,鄰國大燕絕不會坐視不理,定會派兵增援,屆時白蘭軍腹背受敵境況堪憂,所以現在何俠進攻大晉決不是良策,反倒是大燕更為危險,而大晉將會是何俠最后的點心。
娉婷料想何俠來自大燕,對大燕王室頗為了解,何俠攻燕必是樂氏父子應戰,屆時何俠定會利用樂氏父子的軟肋圍城數日困死燕軍。所以對晉涼大軍來說并非沒有時間做充足的準備。
何俠得知楚北捷和白娉婷在晉涼交界處大肆招兵買馬,且鎮北王聲名在外不少百姓、綠林人物紛紛投軍時,他猜到白娉婷又開始揣測自己的心思,料想自己沒有功夫對付晉軍,他下令白蘭軍即刻三軍整頓,攻燕之戰必須在兩日內完成。
楚北捷發現深夜了娉婷的營帳還亮著燈,他悄悄走入營帳發現娉婷依然面對著地圖在苦思冥想,娉婷說她能想到的何俠也能想到,行軍布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她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大意。楚北捷讓娉婷早點回房休息,娉婷卻要與丈夫打個賭,她說白蘭的眾多城池中只有一座是糧草充足的,他們分別把城市的名字寫下來,若北捷猜對了她才跟他回房,結果心懷默契的夫妻倆攤開掌心上面都寫著“且柔”。
楚北捷對眾將士下令三日之后直取且柔,打掉何俠的七寸。軍令來報涼軍大將華參前來投靠,楚北捷與華參惺惺相惜,華參的前來令他信心倍增,華參告訴他自己還替他帶來了霍神醫、上將軍夫人和兩個孩子。楚北捷得知親生兒子來軍營找他自是欣喜非常,沒想到長笑曾見過楚北捷和阿漢打架,他直覺認為楚北捷是壞人,堅持不肯叫他爹爹,令楚北捷沮喪得很。
大燕長子城中斷糧數日,百姓日日暴動,何俠知道作戰時機已到,喚來左右將軍準備進攻,何俠在城外叫陣,聲稱若不應戰,翌日就將率十萬大軍踏破長子城屠城十日。陸軻將軍第一個出城迎戰,何俠感念當日陸軻放他逃生有恩于他勸陸軻不如棄暗投明,他定不會辜負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