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林彪、聶榮臻向中央建議攻打打鼓新場,中央多數同志贊成,唯有毛澤東一人反對。雖然毛澤東闡述了他的理由,會場上仍無人表態。周恩來不知可否的態度使毛澤東愕然。毛澤東回到住處,沖著賀子珍發了一通牢騷。隨后接到的情報證明:毛澤東反對打鼓新場是正確的。經過討論,建立了以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小組,負責指揮紅軍的行動。中央紅軍在鴨溪按兵不動十多天。多疑的蔣介石剛剛下令部隊向黔西挺,又下令殺回烏江西岸,準備在此殲滅紅軍。毛澤東指揮攻打周渾元兩個師,意將敵人全部西調,周渾元取攻勢防御與紅軍決戰,待蔣介石派增援兵,紅軍又連夜撤出戰斗向茅臺轉移。毛澤東在茅臺鎮為與紅四方面軍會師進行了整體戰略部署。提出“調出滇軍就是勝利”,周恩來為實施戰略部署提出“佯攻似真""行動機密”的要求。
蔣介石在重慶密切注視紅軍的動向,認為紅軍反復無常是陷入絕境,下令在古藺地區收緊包圍圈欲殲滅紅軍于此地,黔北的中央軍、川南的川軍,在荒野上的滇軍疲憊不堪地向古藺集結。毛澤東突然下令揮兵東進,四渡赤水河。蔣介石大罵屬下"飯桶",攜夫人飛往貴陽親自指揮。四渡赤水后,紅軍開始實施整體戰略的第二步:把滇軍調出云南。劉伯承命紅九軍團佯裝紅軍主力北上;紅一、三、五軍團隱蔽行軍南下,迅速進抵烏江。紅軍主力迅速抵達烏江,因敵軍防范甚嚴,紅軍在狂風暴雨中搶渡烏江成功。為掩護主力向云南急進,紅軍佯攻貴陽,迫使蔣介石下令調距離貴陽最近的滇軍主力孫渡救駕。當孫渡率滇軍趕到貴陽,我紅軍主力隱蔽集結,只派少數部隊向東活動。蔣介石誤以為紅軍兵出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又派孫渡向東追擊,待蔣介石從迷魂陣中醒來,紅軍已擺脫追兵,向云南挺進。
周恩來下令紅一、三、五軍團及軍委縱隊和中央縱隊西進,力爭四月二十四日前進入云南。賀子珍生下一個女孩,當毛澤東聞訊趕來,孩子已被人抱走了,敵人的偵察機、轟炸機沿路狂轟濫炸。賀子珍為掩護傷員負重傷。毛澤東巧妙地部署佯攻昆明,致使滇軍向昆明集中。我紅軍主力突然兵分兩路,直奔金沙江。為確保北渡金沙江成功,劉伯承帶領干部團乘虛而入,在皎平渡為紅軍開路。中央紅軍勝利渡過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