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哪里摔倒的哪里爬起來,既然有人懷疑自己店里的食品安全,那就找權威機構做認證,真金不怕火煉,不僅洗清罪名可能還會有更大的廣告效益。大米希望在食品檢測所的果果幫自己做檢測,遭到果果的拒絕——第一這個自己做不了主,第二她們的關系太近,被人抓住做文章,對大米對果果起到的都是負作用。大米索性直接去找果果的領導,大大方方走官方,公事公辦。大米心情煩亂,路上闖了紅燈,并和一輛公務車發生剮蹭。皮大聰對馮家菜被瘟豬肉攪黃生意心懷愧疚,怕大米心里有事,發生什么意外,一直跟在后面。現見大米和對方發生了沖突,忙跑過去替大米出頭,不想越幫越忙,本來沒有激化的矛盾,被他一攪和立刻箭在弦上。事后兩人才知道,這個人,正是果果的領導,專門負責食品檢測的黃所。黃所被大領導派下任務,把馮家菜當做餐廳試點做檢測,大米惴惴不安。
盡管黃所口口聲聲說自己并非小肚雞腸之人,但事實上,他以歐盟的有機食品標準檢驗餐廳,極其嚴苛之能事。好在大米準備充分,信心滿滿。黃所沒有查出一點問題,卻在接受一屋子記者采訪時避重就輕,一句“馮家菜已經沒有問題豬肉了”明褒暗貶,不僅沒有揚名,反倒坐實了之前的傳言。大米敢怒不敢言,倒是果果見縫插針的幾句話為馮家菜加分不少。黃所不給大米半點機會,希望媒體轉告消費者,盡量不要到人氣低的餐廳去,因為食材流轉周期長,不新鮮。這話擺明就是給馮家菜雪上加霜。正在這時,一群食客組團前來捧場,在媒體面前大贊馮家,大米驚喜,感天謝地,以為危機將過,卻又被媒體發現了問題——來者年紀都20出頭,細一問都來自經濟學院。原來他們都是豆子用一口口不銹鋼鍋換來的“托兒”。
馮家菜找托兒捧場的丑聞頓時又傳滿整個互聯網。更讓大米崩潰的是,豆子的這次行動,被學校發現,外加他的三門功課不及格,學校要對豆子給予勸退處理。
一家人著急得要命,托人運作想辦法,豆子自己卻不以為然,在聽證會上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生生的把檢討書寫成了表揚信,向同學們暢談自己的“社會實踐”。就這樣,豆子被開除了。
大米見豆子確實不是學習的料,想留他在馮家菜工作,豆子卻不愿意,他有他自己的商業理想,不想家里大人干涉。果果和老馮頭都因豆子退學一事遷怒大米,怪她平時對豆子太過縱容。內憂外患,大米心力交瘁,硬撐著即將倒閉的店面,雖積極的尋找辦法,卻都收效甚微。
就在這時,傳來一個消息——周氏餐飲集團要聯合電視臺舉辦廚藝大賽。大米心中清楚,大賽說是弘揚中華美食文化,實則是周氏自己在做宣傳的同時,招賢納士。明知道如此,她還是想借此機會為馮家菜打個翻身仗,而這仗要想打得漂亮,必須請老爺子出山。但是老爺子因為豆子退學的事,別說出山幫忙了,連話都不想跟大米說。
大米心急如焚,搬出鄭叔試圖用激將法迫老爸進京,卻適得其反,爺倆不歡而散。老爺子丟下話,要想請他出馬,必須讓豆子回去上學。讓豆子回去上學,在大米眼里,比讓馮家菜起死回生還難。豆子根本看不上學校那些基礎課程,一心想到社會上賺大錢,此時的他正在跟皮大聰幫人賣房子,忙活兩個小時就賺了幾萬塊,有這個打底,他更對自己信心滿滿,死也不肯回學校了。大米氣皮大聰拉豆子下水,小米心有愧疚。
大米心煩意亂,和小米到江邊散步,很巧地看到志同和他的助手美薇在江邊吃生煎。美薇不斷向志同獻殷勤,志同倒自然大方不為所動,見到大米小米也只有驚喜沒有尷尬,大米雖相信他的人品,還是認為有必要提醒果果注意。
此時的果果宿舍斷電,急著向志同求助,卻無論怎樣都撥不通志同的電話,她第一次覺得志同離自己是那么的遠,只得讓皮大聰和豆子幫自己解決麻煩。
接到果果求助的電話,豆子怕被她嘮叨自己退學的事兒,不愿意去。但是皮大聰提醒他,到了那兒可以吃到飯。此時身上一文不名的豆子頓時來了興致。
皮大聰幫果果修好了電路,然后三個人開始吃飯。此時室友喬欣喝多了酒回來,見屋里坐著兩個大男人,便說得很難聽,豆子怒不可遏上去就要教訓。皮大聰則把隨身帶著用來防身的小匕首往桌上一拍,又挽起袖子露出紋身,喬欣頓時酒醒,干笑著給他們倒水遞咖啡。果果第一次發現皮大聰的可愛之處,同時又格外想念張志同。
大米無法解決豆子的問題,勸說父親未果只得返京。車在高速路上拋錨,家里漏了水,孫勇還一直打電話催問她在干什么。大小麻煩紛至沓來,大米終于被壓垮。此時,周路剛好路過,幫大米把車子拖到加油站。這對于周路來說,可能只是一點舉手之勞,卻足以讓精疲力盡的大米,重新打起精神。
回到家里后,第二天就生病了。孫勇勸她好好歇歇,但是被各種問題纏身的大米,怎么都放心不下。孫勇提議讓皮大聰來勸豆子,大米考慮到豆子全家最聽皮大聰的話,所以不得不去硬著頭皮求大聰,這讓皮大聰受寵若驚,滿應滿許表示會盡最大努力規勸豆子。
豆子發現大米和皮大聰的關系有了奇妙的轉變后,馬上攛掇皮大聰趁機敲敲大米的竹杠。
這邊讓皮大聰勸說豆子,而大米自己則去了豆子學校,又是海參又是將心比心的,終于感動了豆子的教導主任,為豆子爭取到了一個補考的機會。
大米離開淮州后,老馮頭嘴上說不管,心中卻放不下,加上鄭叔和姑姑的擠兌,又想到大米這些年的不易,還是心軟,終于還是坐不住,獨自坐上了北上的火車。
老馮頭悄悄去北京,沒人知道,大米以為父親丟了,著急上火,想想父親身體狀況不加,后悔不該拿鄭叔刺激他,自責愧疚,發誓如果父親找到,一定要花時間多陪他,化解隔閡。
當她看見父親出現在馮家菜后廚時,百感交集,知道父親嘴上雖怪她,心里始終掛念著這個女兒。父女倆都能感受到對方的愛,卻因為性格問題,還是好心沒好話。老馮頭批評大米后廚管理得不講究,這次出問題雖然是競爭對手所害,可馮家菜自身也并非無縫的雞蛋。幾條意見讓大米心服口服,當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