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時間里,我國經濟實現了飛速發展,農村也跟著迎來了非常大的變化。不難發現,如今的農村不再是以前那個“灰頭土臉”的農村了,因為我國農村已經全部實現了主干道的水泥或是柏油路硬化,在農村蓋小洋樓的村民也越來越多。
然而,就在人們感嘆農村居民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也有人指出,如今的農村雖然物質基礎水平越來越高,但農村的一些寶貴的東西也隨之消失了。有村民甚至感嘆道:現在農村已經徹底變味了!如今,四大怪象正席卷農村,不知道大家發現了嗎?
第一個現象:農村已經失去活力。
眾所周知,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只要年輕人越來越多,發展的活力就越大。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年輕人為了尋找更佳的賺錢機會,紛紛扎堆前往一二線大城市,繼而導致了農村地區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現如今,大部分的農村只剩下年邁的老人和幼齡孩子,逐漸失去了生機。
對比有專家直言,當老一輩的農村老人去世后,年輕人可能將不會再回到農村,這是一個可以預見的事情。
第二個怪象:買房買車成為農村年輕人的夢想。
在過去,農村人眼中真正的成功是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家鄉,讓家鄉變得越來越好。
但是現在情況已經完全變了,有條件的年輕人紛紛選擇逃離貧困的農村,以到城市買房買車為人生最大目標。這種以“擺脫家鄉”為傲的現象,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第三個怪象:尊老孝敬的美德在農村逐漸消失。
在以前,女性嫁給男性結為夫妻后,需要主動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相夫教子、孝敬老人是最起碼的事情。
然而,現在農村卻出現了很多的“少奶奶”,年輕一代的女性在結婚后,不僅不幫忙做家務,反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有的還要伸手向父母要錢,把貓狗當寶貝供著,平時對父母卻從不關心,喪失了傳統尊老愛幼的美德。
第四個怪象:農村土地逐漸被荒廢。
一直以來,土地都是農村人最寶貴的東西。然而,現在的農村大量土地正在被荒廢,曾經的一片片的莊稼變成了雜草叢生。
據了解,現在的農村人之所以選擇“拒絕種地”,主要是因為種地的收益太低了,靠種地難以養家,以至于很多村民寧愿去城市打零工,也不愿意留在家種地,這也是很現實的問題。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如今農村從內到外都發生了變化,很多村民失去了初心,其中一些優良的傳統文化丟失成為最大的遺憾。不知道大家對此怎么看呢?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