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農村的日益重視,農村發展很快,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居住環境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為什么還會出現“地荒著、房空著、車放著”的現象呢?
地荒著:耕地賺錢有限,要維持生計
畢竟伴隨著農民大半輩子的土地,不說為農民家庭生活做出了貢獻,再少也與農民有了感情不是。就目前農村家庭,人均也有個一畝地左右,當然有些比這多、有的比這少。
但作為農民生存的基礎性的,即使不賺錢農民也不舍得放棄土地。而這些年越來越多的農民逐漸將土地承包出去,一時半會不種地了,但這不是農民不勤勞了,而是現在種地維持不了一家人的開支。
而現在生活成本并不低,且不說父母養老、孩子教育的花費,就一個結婚的開支,不出去打工,靠種地難以應付的了。
這也是為啥,很多農民家里有田地,但自己不種,承包出去,自己外出打工。
可是需要重點提醒的是: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里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準機關批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
所以大家在沒確實自己是否要真的放棄耕地之前,不要輕易拋荒 、閑置耕地,實在沒時間打理,建議可以把耕地進行土地流轉,一來可以讓自己安心外出打工,二來也能賺點租金,兩全其美,不正好嗎?
房空著:現在沒時間住,老來還有家
雖然農村房子院子都比較大,但在居住率并不高。不管是蓋得新房還是老宅子,要么家里平時鎖著門,要么只要老人、婦女和小孩在家。
其實不難理解,主要因為家里勞動力外出打工,無法享受。這就是一些人所說的有房空著的原因,不過對于農村的房子,即使平時不在家,但也會即使修繕的,在農民眼里,落葉歸根,家鄉永遠會是第一選擇!
國家明確表示過:現階段農民進城落戶定居,放不放棄承包的耕地、草地、林地和宅基地,必須完全尊重農民的意愿,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所以自己在城里和農村有房都是沒有問題的。
再加上,現如今農村的發展是迅速的,特別是靠近城里的郊區,發展潛力更是不可小覷,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被征收,如若自己有個房子在那,將來也有一筆不小的收益啊。
即使不被征收,閑置住宅用來發展農家樂等也是不錯的,這國家也是支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提到:鼓勵村集體和農民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通過自主經營、合作經營、委托經營等方式,依法依規發展農家樂、民宿、鄉村旅游等。”
總之好處這么多,于是也就蓋了房子,不住也就那么放在那了。
車放著:敢買不“敢”開,為了面子
農村一個標志性的變化,就是村里買車的多了。買車的目的不同,有錢了、要結婚、為面子等,但買車容易,養車卻犯了難。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買車還會經常開開。
但有些無奈買的車,甚至貸款買車,本來就要還著車貸,油費、保養等,都是一筆開支。多數農民平時很少在家,外出打工也不能總開著車,索性就把車房子家里,蓋上罩子,等回來了時不時的開開。
其實,以上這幾個現象,也只有對農村了解的人理解,一些人看不透也就不足為怪了。對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