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上海很多社區
周邊都有不少菜店
雖然營業面積不大
但品類較為齊全
許多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
都喜歡到這里買菜
近日,上海一位老爺叔在家門口社區菜店買了幾斤雞毛菜,但覺得這家菜店分量有點不準,于是他跑了附近四家超市和菜店想去復稱,但均遭到拒絕,理由是老爺叔買的菜不是他們所售,擔心引發糾紛……
上海市消保委通過對全市11675名消費者開展問卷調查,數據顯示:近九成的消費者表示,上海的老年人每周至少1-2次前往社區菜店買菜。菜店計量是否準確,是消費者十分關心的問題。調查發現,近八成的消費者對社區菜店計量情況表示關注。
為回應消費者關切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
對全市990家社區菜店開展暗訪
結果發現有51家
存在短斤缺兩問題
占比5.15%
5.15%菜店存在短斤缺兩
暗訪結果表明,有939家菜店計量準確,占比94.85%,有51家存在短斤缺兩問題,占比5.15%。
如浦東新區上鋼街道昌里路630號91生鮮超市牛腱肉(內蒙古黃牛肉)購買時顯示重量為870克,復測重量780克,重量差為-90克,短斤缺兩比例10.34%;奉賢區南橋鎮育秀路49號鴻芳生鮮超市梅花肉(雙匯)購買時顯示重量為670克,復測重量638克,重量差-32克,短斤缺兩比例4.78%。
同時,肉類的品牌、品種、產地以及是冷凍肉還是冷鮮肉等信息,與肉類的品質、價格密切相關。問卷調查中有20%的消費者對肉類來源等信息非常關注。
暗訪發現,有124家社區菜店沒有標注肉類的相關信息。如長寧區萬航渡路1498號生態園特價菜銷售的豬爪,寶山區河曲路117號明康匯生鮮菜市銷售的帶皮五花肉,閔行區古美西路272號滬豫生鮮超市銷售的土豬后腿肉等,青浦區青湖東路545號穩穩生鮮超市銷售的五花肉,均未標注相關信息。
此外,還有很多老年消費者表示,一些菜店標價簽缺失,有些標價簽較小,導致老年人無法看清,買菜很不方便。
靜安區柳營橋居民黃阿姨說,她經常去的一家菜店,雖然價格會發生變動,但標價簽卻不變。
寶山區顧村鎮菊泉第四居委居民程影反映,有些菜店標價簽非常小,一些“年歲已高”的老年居民看不清楚,這也對他們購物造成困擾。
各區市場監管部門已跟進
對此,參與暗訪的市人大代表姚海嵩認為,消費者有知情權,商家應該主動明示肉類品牌、來源等信息。希望社區菜店能從老年人需求出發,改進環境和服務。另有參與暗訪的居民代表建議,面積較大的菜店可在門口放置公平秤,方便消費者復秤。或者,菜店應像超市那樣把肉類信息粘貼在貨架上,讓大家明明白白消費。
記者獲悉,針對此次暗訪發現的問題,金山、徐匯、靜安、浦東等區市場監管部門已在第一時間跟進,督促經營者強化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綜合丨上海市消保委、東方網、新民晚報、上觀新聞
來源:看看新聞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