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央視主持人,卻是一個隱藏頗深的間諜。”
相信沒有一個人愿意相信,堂堂央視苦心培養出的優秀主持人,居然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她擁有成千上萬的忠實粉絲,卻甘愿給其他國家當臥底,而且還造謠生事,敗壞國家的名聲,實在是太可惡了。
這個女人,就是曾經被不少觀眾喜愛的財經主持人——成蕾。
看名字這應該是個知書達理,非常知性的姑娘,可誰能想到,她居然是“國家間諜”。
她究竟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在登上巔峰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選擇背叛自己的國家?
而她又是怎么走上這條卑鄙無恥的道路,當上“間諜”的?
1975年,成蕾出生。
她跟多數普通的女孩一樣,成長于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起點并不是很高。
而在她出生的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經濟并不如現在這么發達,很多家庭都因為生計而苦惱,成蕾一家人也是如此,所以她的父母開始想別的辦法。
當他們聽說了移民的好處后,父親便帶著一家人,準備踏上移民的道路。
漸漸的,父親開始變得癡迷起來,完全將移民這件事,當成了他一生的夢想。
在成蕾十歲的時候,他們的機會來了。
父母為了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將自己的土地和家產全部賣掉,還有那些不需要的東西,也通通換取到錢財。
費了大勁,終于攢夠了錢。
此時的成家人,可以說是非常高興,甚至有些驕傲,認為自己移民了,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也隱隱有些覺得自己是“高人一等”了。
但實際上,澳大利亞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們受盡了折磨。
因為他們不是本地人,再加上這里的人對外來者非常排斥,這讓成蕾的父母不得不在社會上做一些低級的工作,拿著微薄的工資。
而成蕾這邊,也并不好過。
澳大利亞的教育環境確實更好,可她畢竟是外地人,經常被欺負,校園霸凌是常有的事。
一家人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為了生存,苦苦掙扎。
不過,他們還是堅定地相信:移居澳大利亞,這是他們這輩子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對此沒有一句怨言。
與此同時,父母在為生活奮斗的同時,也試圖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成蕾的身上,希望她能有一天能有所成就。
好在成蕾也不負所望,雖然每天都被同學嘲笑,但她從來沒有忘記過父母對她的期待。
每天都在努力地學習,想要出人頭地,改變這個“卑微”的家庭。
而她的付出并不是沒有收獲,作為一個奮斗在最前線的人,她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數一數二的,遠遠超過了當地的同學。
奈何即便如此,所有人還是不給她面子,對她冷嘲熱諷著。
另一方面,成蕾所處環境中的人,對亞洲人總有種“鄙視”。
她從小隨父母來澳大利亞,受的是最純粹的西方教育,所以對于自己的故土,有一種很膚淺的感覺。
從一開始排斥不公平,到后來逐漸接受,再到后來和當地人聯合起來,與他們一同“鄙視”自己的祖國。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成蕾長大了,對祖國也就沒有了感情,甚至滋生了一股敵意。
但她當時還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孩,很難被當成“間諜”。
最初的時候,成蕾夢想著成為一名到處跑的記者,覺得能拿到第一手新聞,是極大的成就感。
于是,她在大學畢業的時候,第一想法是在這個圈子里混一份工作。
不過和經商比起來,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一個小小的記者,能夠養活自己就足夠了,想要讓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一開始,成蕾還能和父親有商有量,但后來,父親越發不理解,完全不同意女兒的選擇。
成蕾沒辦法,迫于父親的壓力,只好選了一個財務類的專業。
畢竟對于這家人來說,既然已經移民,若是混不出名堂,傳回老家也太丟人了。
畢業后不久,她就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而且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她的收入也在穩步增長,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也在不斷的好轉。
后來在機緣巧合之下,她又重新找到了一家中澳公司,進入到合資形式企業任職。
當初她對這家公司感興趣,一來是為了發展自己的事業,二來也是想趁著這個機會回國,實現自己當記者的夢想。
恐怕連成蕾自己都不知道,她成為一名記者的夢想,竟然如此的順利。
自從回國之后,她就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再加上她的學歷和商業頭腦,以及豐富的工作經歷,讓她在中國的金融界混得風生水起。
更讓程蕾驚訝的是,自己竟然在這么多人的競爭中,被選上了央視的主持人。
不管性格如何,就業務能力而言,成蕾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
她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也是做經濟的,但憑著她那張能說會道的嘴,還是把主持人的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而不久之后,她就得到了領導的賞識,開始擔任央視《環球金融》的股票分析專家。
這一下,她的身份更是水漲船高,經常被一大群崇拜者簇擁著。
而這些人,無一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比如馬云,又比如比爾蓋茨等人,幾乎全是商界成名已久的大佬級人物。
最重要的是,成為主持人之后,成蕾不僅在國內聲名鵲起,更是在國際上享有不小的聲譽,拿到了不少國際大獎。
從小就飽受壓迫的成蕾,很喜歡這種萬眾矚目的感覺。
但她野心不小,仍舊想著更上一層樓,而就在這時,程蕾遇到了她認為的“人生巔峰”。
有一天,美澳政府發現了她,發現她從上學開始,就對中國抱有敵意。
而這一點,恰恰就是“策反”她的絕佳契機。
當初美澳政府一接觸成蕾,就開出了極高的價碼,并以“敵視中國”為誘餌,一步步將成蕾“馴化”成了間諜。
而且美澳兩國都向成蕾保證,等這件事結束后,除了巨額資金,還會給予她相應的政治權力。
這讓一心想要出人頭地的成蕾,更是不能拒絕,甚至以當坑害祖國的“間諜”為榮。
此外,美澳兩國之所以會選擇成蕾,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時候的成蕾,是一名出色的金融界主持人,在經濟圈的地位很高。
而且,她能坐上這個位置這么長時間,人脈肯定很廣,說不定還能借助這些關系,進入更高層次的經濟體系。
可經濟這個領域,對于每個國家而言,幾乎等同于“命脈”。
后來從成蕾所犯下的罪行來看,她也的確是在出售國家的經濟情報。
自從和美澳政府“茍且”后,成蕾就一直在研究這些情報,并將其交給背后的組織。
這一舉動,無疑是向美澳兩國透露了不少堪稱絕密的“國家信息”。
有人估計,成蕾事件給中國帶來的經濟損失,已經達到了千億。
身為一名間諜,成蕾必須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時刻提防著周圍有沒有什么可疑的人。
否則的話,她的所作所為就會被人知道。
可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就算她在睡夢中不敢撒謊,總有一天,她也會露餡的。
而可笑的是,她在央視臥底了二十多年,自以為聰明絕頂,卻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被人罵成這樣,竟然是因為一個很普通的“口誤”。
2021年2月,成蕾在一次訪談中“唾沫橫飛”,講到興奮之處,居然揚言說:“美澳兩國已經將中國的經濟狀況,摸的一清二楚。”
成蕾這明顯不對勁的話,以及有些“蔑視”的態度,頓時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當時國家的安保方面,就開始猜測:這個成蕾,身上一定有秘密。
之后,相關人員迅速介入,開始對成蕾展開調查。
結果在成蕾的案子上,澳大利亞一直以“人權”為借口,從中作梗,企圖為成蕾開脫。
可成蕾犯下了如此深重的“惡行”,我們怎么可能會放過她。
我方當即表示:在保障成蕾適當權益的前提下,法律方面絕不姑息。
此后,澳大利亞仍舊不斷地騷擾中方,就連澳大利亞的首相阿爾巴尼斯,都發表了向中國施加壓力的言論。
阿爾巴尼斯曾說:中國對成蕾事件的處理太過嚴厲,澳大利亞公民不應被如此對待。
總而言之,就是要中國減輕對成蕾的處罰,但我們當然沒有被這種威脅嚇到。
成蕾的刑期一天都不能減少,她必須接受相應的懲罰和譴責。
最終,成蕾的判決下達:入監兩年零11個月。
而如今,成蕾的刑期終于到了,并且直接被驅逐出境。
如此一來,她便能以“澳大利亞公民”的身份,回到“祖國”。
不過澳大利亞的做法,卻讓我們大吃一驚,成蕾再厲害,也逃不掉她是間諜的事實。
如今她的間諜身份曝光,又被驅逐,換做是誰都會小心翼翼,絕不可能高調行事,畢竟外界那么多人在罵她呢。
可成蕾和別人不同,澳大利亞的民眾和政府,都對成蕾的做法表示出極度的欣賞。
澳大利亞政府更是不遺余力,將成蕾塑造成了一個舍己為人的英雄。
通過澳大利亞的舉動來看,成蕾非但不是一個“坑害祖國”的小人,反而是為澳大利亞立下汗馬功勞的“將士”。
所以,成蕾被釋放后,澳大利國首相阿爾巴尼斯又為成蕾出面,而且還針對成蕾回到澳大利亞發表特別的演講。
如此一來,外界非議更盛,奈何成蕾和澳方對此不屑一顧,成蕾更是沉浸在與家人團聚的幸福之中。
可能對于成蕾來說,這簡直就是不能再完美的事情。
更令人意外的是,澳外交部長黃英賢也曾在機場迎接成蕾,并向成蕾表達出十足的熱情。
這一幕,再加上成蕾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一種嘲諷。
把背叛當成榮耀之舉,簡直就是“無德無義”的典型。
遙想當年,成蕾還是一個飽受“欺壓”的外來人,如今卻搖身一變,成了當地人口中的“女豪杰”。
但即便她自我感覺良好,我們中國人也會將她唾棄到底。
國家主權永遠不容侵犯,這種“坑害祖國”的人,更是永遠都不值得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