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中國改革開放的步子邁得更大了,民企有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這個故事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展開的。
女大學生飛越是昌州高低壓開關廠的技術骨干,康廠長一直非常器重于她,培養(yǎng)她當上了銷售科副科長的職位,飛越也沒有讓這個伯樂失望,她剛當上副科長不久,就給廠里簽下了一個一百多萬的大單,同事們都夸贊她能力強,飛越的光芒晃得銷售科屠科長失去亮色,她因此對飛越很是不滿,總是大話小話地擠兌著飛越,這不,飛越從上海出差回來,屠科長就陰陽怪氣地跟她搭著腔,飛越也不是故意拿出拼命工作的勁頭,她也沒有辦法,氣還沒喘勻就被廠長叫了過去。
廠長知道飛越是一個多面手,遇到棘手的問題總是第一個會想到她,這一次他想讓飛越出差去日照港,因為廠里的產品出了些問題,是主令控制器出了故障,廠里技術人員與對方電話里勾通不暢,所以只好讓飛越辛苦一趟,飛越對老廠長言聽計從,二話不說就趕往日照港。日照港的接待人員看到飛越是一個女同志,不免有些輕視,可他看到飛越非常專業(yè)的態(tài)度和水準后,馬上就改變了看法,飛越輕松解決了故障后,日照港的技術人員佩服不已,在從高空樓梯下來途中,飛越的安全帽不小心掉落在地,北京到日照港考察的領導把帽子撿了起來,他問了飛越幾個問題,對這個漂亮而干練的女同事很是欣賞。
飛越完成了任務,可是天公不作美,她被大雨困在了日照港,幸好搭乘了北京港口研究院領導的車,她才能得以順利返回,途中,她與這個被她稱作岳教授的領導交流得非常愉快,飛越講了自己如何從技術科調到銷售科的,上海的同學鼓勵她下海闖蕩,她卻因為家庭而有顧慮,岳領導語重心長地開導她,同樣鼓勵她要抓住機會,飛越聽后受益非淺。
昌州市機械局準備任命鄧煥昌去開關廠當廠長,而康廠長則升職到外經留委當主任,機械局專門派人去開關廠召開新老廠長的交接會,康廠長春風得意,只是對自己多年經營的廠子有些戀戀不舍,鄧煥昌接手新廠同樣干勁十足,他聽人介紹飛越后對她很感興趣,還特意從主席臺走下來跟飛越握手,飛越開會時走了神,滿腦袋都是下一步的打算,突然出現這樣的狀況讓她有些措手不及,連跟新廠長握手都忘記了。
飛越回到家中,丈夫郝泰平嘮叨著廠里關于飛越的議論聲音,話語中滿滿地是對妻子能力的認可和得意之情。飛越收到了閨蜜汪麗娜的來信,汪麗娜勸說她辭職后到上海應聘研究院外包的工廠,憑她的能力一定可以干一番事業(yè),起初飛越是因為感恩于老廠長的栽培而不想離開廠子,如今老廠長高升了,她也動了心思,可是,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丈夫后,郝泰平極力阻止,他用去年下海的一個同事為例勸說飛越,不想讓她就這樣把鐵飯碗給砸了,但飛越似乎鐵了心想要下海闖一闖,用岳教授的話來說,即使失敗,至少她的人生不會留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