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之上,唐大人欲對死者的家人動刑,幸得果格格及時趕來用御賜的哭喪棒救了二人,并要求與二老關在一起。在監牢里二老把實情告訴了果格格,原來,死者才是真正的李春立,他考中生員后,由于家里貧窮,被官府將喜報隱匿。而當地李鄉紳胸無點墨的兒子卻改名李春立,通過行賄,頂替真正的李春立取得了功名,而真正的李春立卻渾然不知。?弘歷設計在南陽擺下賽詩會,在賽詩會中,俞鴻圖點中的那幾位才子都是冒名頂替的假貨,一比之下,不由笑話百出。當然他們都已學業荒疏已久作為托辭。而福敏則故意大肆貶低河南學子,臺下的河南眾鄉親憤憤不平,有幾位與秀才重名的鄉民于是有了機會,滿腹經綸的他們上臺與福敏車輪大戰,這一切弘歷都看在眼中?;氐礁?,弘歷訓斥俞鴻圖,并要帶俞鴻圖進京面圣。莊親王為了毀滅證據把河南考試的試卷燒毀,李大川也被滅口。到了金鑾寶殿,雍正以失察之罪罷免了俞鴻圖的官,但莊親王為了以防萬一又將俞鴻圖滅口。假李春立為了避免皇上用自己的筆跡和真的李春立的筆跡對比,弄傷了自己手腕,皇上無奈只好作罷。隨后雍正斥責弘歷,不該當眾讓那幾個假才子出丑,這樣百姓會以為那些有功名的人都是假冒舞弊所得,而科舉是國家進仕之道,不允許懷疑和動搖。最后決定那些得了功名的,不管是否名正言順,只要在官任上還算稱職,也就不必追究了,否則就會動搖國體。弘歷功過抵消,而弘歷知道李杜之死是弘晝所為,但為了保護弘晝就沒有申辯,過后只是將那幅郎大人做的畫交給弘晝,畫揭示的殺人兇手就是弘晝,弘晝深感愧疚。弘歷和果格格把翰林院對李杜的祭奠送給李杜的父母,目送他們回鄉。弘歷和果格格的誤會也煙消云散,這個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在金鑾殿之上,錢首度因拆借庫銀,使國庫損失四千五百萬兩。雍正帝將之正法,并且稱凡牽扯私販庫銀事件的殺無赦?;氐郊抑械陌灿H王魂不守舍,因為他把庫銀以放貸的形勢借給各種官吏,但沒想到那些官員不但不還錢,而且還貪得無厭。他們對安親王軟硬兼施,安親王也只能委曲求全,現在安親王已有外債二千多萬兩,但都收不回,又加上礦上出現事故,需要用錢,安親王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怕重蹈錢首度的覆轍。?弘歷在家與果格格的走的越來越近,而相對疏遠了福晉富察氏,但富察氏并沒有埋怨什么。弘晝整天游手好閑,拿著蛐蛐在街上閑逛,這時被安親王的兒子弘昌貝勒爺看見,并想與弘晝比試斗蛐蛐。弘晝原本不想與其斗蛐蛐,可受不了弘昌貝勒的激將法就接受了,剛一開始弘晝贏了幾次二百兩,但弘昌在最后一局三千兩賭注的比賽中使詐贏了弘晝,弘晝氣憤離去。這一切被一個名叫陳九的潑皮看在眼里,他利用這點訛詐弘昌貝勒,弘昌貝勒無可奈何只好自認倒霉。回到家中的弘晝大發脾氣,但事以如此只能怨賭服輸,可家中沒有那么多錢,弘晝想要典當東西來湊錢,而弘晝的福晉卻想到了更好的辦法。
弘晝的福晉找莊親王借錢,而莊親王卻給福晉出主意,讓她去安親王的家里借,并把利害關系透露給弘晝福晉。到了安親王府,安親王無可奈何只好借錢給福晉。在金鑾殿上,問起安親王采礦之事,正當安親王不知如何回答之時,莊親王出來替之解圍。?退朝之后安親王向莊親王討債,莊親王勸他去找巽貝勒要,而巽貝勒卻耍賴,只拿物品來抵債。安親王一氣之下病倒在家。?弘昌貝勒去弘晝家要錢,弘晝為了氣弘昌就把錢是從他父親安親王那里得來得告知了他,這可氣壞了弘昌。氣急敗壞的他只好拿陳九撒氣,到了陳九家,弘昌被陳九的妹妹梅香迷住,多虧陳九百般阻攔,弘昌這才作罷。弘昌回到家里,馬上又向他爹要錢,忍無可忍的安親王決定不再縱容任何人。次日,巽貝勒被人殺,而且被用馬拖尸街頭,接著劉公公也被害,這引起了雍正帝的絕對重視,并命寶親王弘歷和岳文匡調查此案。岳文匡提醒弘歷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弘歷卻不以為然。在調查中,弘歷發現安親王的疑點最大,而莊親王和弘晝卻認為安親王沒有作案的動機,因為人死債銷,欠債的人都死了就不會有人還安親王錢了,安親王也為此大傷腦筋。這時,與果格格逛街的弘歷被人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