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砍來當柴燒。春秋挖根夏采草,漿果初熟花含苞”,古老的歌訣里,透露著時間賦予藥材的千變萬化。世間萬物皆有其時,同一種藥材在不同的時節、不同的時辰采摘,藥效大為不同,這是現代科學儀器也無法測出的神奇,也為人類探索本草奧秘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分集《時間》將以時辰、月份、季節、年份等節律為單位,從“快、慢、準、長、新舊交替”幾個維度講述紅花、藏紅花、紅曲、霜桑葉、天麻、陳皮,這六味藥在采摘、貯藏、炮制過程中與時間的精妙配合,展現時間賦予生命的不同的涵義。
無論是神農嘗百草,還是李時珍著醫書,對中醫藥的發掘起源于人們對延續生命的渴求,故而本草中的上品,總是滋補養生之藥。《本草中國》第二集《年華》,將引領我們于重山絕壁、藍天碧海、市井鬧市之間,尋找那些傳說中令人青春永駐、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為求一味“救命仙草”,藥工們會面臨怎樣的艱難險境?從野生采摘到人工種植,從古法炮制到現代化加工,一味藥草的命運變遷之中,又上演著多少父子師徒、新老藥人的世代更替。
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此消彼長,依存互根。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后、推動其變化發展的基礎性邏輯有著最深刻的描述。世間萬物皆有“雙面”,本草這樣獨具性靈之物,更是如此。《本草中國》第三集,將帶領我們跨越地域、穿越季節,深入秘境,看附子、何首烏、芡實、血竭等本草,怎樣以“化毒為藥”、“生熟異治”、“藥食同源”、“雙向調節”的功效,開啟自然界千變萬化的生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