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玦取走了上古九幽之后的記憶,不希望上古知曉混沌之劫,盼著上古平安一生。另一邊的天宮中,蕪浣前來見暮光,暮光質問起弒神花的來由,蕪浣并未否認弒神花是她從九幽帶出來的,她之所以帶出弒神花是想要殺了天啟,而當年月彌確實是她所殺的,她瞞了這個秘密六萬年。暮光對于蕪浣的話十分震驚,蕪浣辯解稱她是誤殺的月彌,并非心存刻意,而她這些年一直挑起仙妖紛戰也是為了守護這個秘密,她之所以不告訴暮光是不想連累到暮光,二人夫妻六萬載,暮光何其忍心看到蕪浣受罰,哪怕弒神是大罪,可暮光認為蕪浣并非心存刻意,他愿為蕪浣遮擋下來,只愿蕪浣能夠心存善念,改過自新。殊不知,蕪浣心中并非存有悔意,她只想著繼續修煉魔氣,成為三界之主。
天啟前來見白玦,白玦將所有的事情都一并告知天啟,二人輪番為上古扮演惡人以身赴劫,如今白玦已練成了混沌之力,他認為自己是必死之人,這才對后池冷漠相對,不愿給她多余的希望。除此外,白玦與天啟也知曉了蕪浣墜魔一事,只不過蕪浣在天宮六萬年已久,她根基深厚,二人不愿意打草驚蛇,只暗中提防著蕪浣。
白玦為了元啟的安全著想,讓元啟隨著天啟留在清池宮。轉眼間百年已過,天啟已長成一個小男孩,天啟帶大的孩子終歸是多了些調皮搗蛋,而上古也蘇醒過來,古帝劍感受到上古氣息應召而來,卻被鬼精的元啟拆成了幾塊研究。時隔六萬年,上古蘇醒過來,記憶卻停留在了九幽,她問起天啟關于白玦之事,天啟將混沌之劫解除,神界關閉一事告訴上古,他瞞住了月彌跟古君之死,只道他們留在神界助炙陽打理事務,而元啟則是白玦與凡仙女子有的孩子,但白玦將孩子拋棄了,與蕪浣的女兒景昭成了婚。一切切事情都變化得太快,令上古不知所措。
元啟跟天啟討要武器,天啟寵溺元啟,卻在這件事情上沒答應他,只稱不出幾年元啟必會擁有一件屬于他的獨一無二的法器,令眾人忌憚不得,這才將元啟哄開心了。看著元啟的嘴饞模樣,天啟也無奈起身,準備去給元啟做糖葫蘆。
蕪浣百年間一直吸收煞氣,她的魔力增長不少,鳳女依舊為蕪浣收集煞氣,只不過百年了,鳳族不少幼鳳從殼中降世,鳳女想回梧桐林料理重建鳳族之事,蕪浣雖嘴上答應了鳳女,卻在鳳女不備之時將魔氣侵入她體內,凡墜魔者,無論生死,皆受她所號令。
上古醒來已有些時日,她一心想見白玦,這日和鬼精的元啟達成共識,二人深夜夜探了一回蒼穹之境,元啟按照天啟吩咐的隱藏了自己的混沌之力,上古帶著元啟一同前來偷窺白玦。二人在屋檐上偷窺白玦沐浴之時,元啟故意將上古推向白玦面前,二人六萬年終得相見,卻彼此之間透露著生分之感。從浴池出來后,上古問起了元啟之事,白玦只對元啟作不管不顧模樣,引得上古頗為不滿。
白玦在上古眼中儼然成了一個不負責任,拋妻棄子的形象,白玦卻并未辯解半分,只讓上古無事不要再來蒼穹之境,讓上古失望不已,帶著元啟回了清池宮。清池宮中,白玦偷溜進清池宮給上古送東西,天啟搖頭輕嘆,生怕白玦長久下來會驚動蕪浣,他已分明決定好了斷情,卻還是舍不得放下來,看著白玦的癡情模樣,天啟還是讓白玦暗中見了上古一面。
清池宮流傳起神界的八卦,多半是天啟的丑事,鳳染將這些丑事說與天啟聽,天啟只又羞又氣,他查清八卦來源,一一過問了清池宮眾人,讓眾人不得再傳這些八卦。因著這次八卦,天啟再度想起神界之事,只不過心中唏噓,六萬年了,他也懷念著當年的神界。
天宮中,蕪浣為暮光端來瓊漿,東華壽宴將至,蕪浣想以自己千年靈力滋養瞭望山作為賀禮,暮光心疼蕪浣,這百年來蕪浣未出天宮,故暮光讓蕪浣代他前往瞭望山,參加東華壽宴。之后,蕪浣前來見景陽,景陽當年因弒神花被罰二十道天雷,卻并未將此事歸咎于蕪浣,且這百年他的心境已經發現改變,他只愿仙妖兩族能和平共處,他練就的一身本事能夠不派上用場。
景澗與鳳染二人情投意合,早已芳心暗許。上古蘇醒,景澗前來拜見上古,上古已從天啟那得知了鳳焰與梧夕是蕪浣所殺,她萬萬沒有想到她當年竟看錯了蕪浣,因此也對蕪浣之子沒有幾分好感。只不過,景澗性子謙虛,也寵著鳳染,就連天啟也看好景澗,上古與景澗交談幾句也發現了景澗確實是好的。景澗離開后,鳳染提起了東華的壽宴,天啟不同意二人前去瞭望山。只不過兵不厭詐,上古何其了解天啟的性子,她與元啟聯合起來誆著天啟,讓天啟無奈之下受不了二人的軟磨硬泡,讓二人鉆了出去前往瞭望山。
瞭望山內,蕪浣與景昭前來參加壽宴,蕪浣問起了景昭如今的處境,景昭只道她如今已不再活得如履薄冰,反倒逍遙自在,經過這百年,她也明白了自己能得的只是尊榮,故也不再對白玦或者清穆抱有幻想。另一邊,上古帶著元啟來到瞭望山的竹屋,她看著這破敗的竹屋,不由得想起當年她跟白玦的過往,而元啟始終對白玦心有膈應,記恨著白玦這百年來的拋棄。六萬載光陰,上古重新回到舊地,卻早已物是人非。
瞭望山的閑善等仙君議論起了蕪浣跟景昭的虛榮架勢,二人一來瞭望山便想取山中修煉之人專飲的泉水當水喝,閑善雖頗為不滿,還是帶了仙娥前去取仙泉。不曾想,元啟正好在仙泉邊小解,小仙娥交不了差,她氣急敗壞,元啟向來是知錯就改,他得知這并非普通仙泉,非但主動認了錯,更是愿隨仙娥前去向蕪浣跟景昭認錯。仙娥帶著元啟來到蕪浣面前,這些年元啟經常去蒼穹之境,他認得景昭,也與景昭關系不睦,蕪浣得知元啟是后池與清穆的孩子,只出手打了元啟一巴掌,欲教訓元啟,幸虧上古及時趕到。上古身為三界主神,她受了在場眾人一拜,更是讓眾人退下,單獨留下了蕪浣一人。
上古從蕪浣的口中得知了后池此人,她問起蕪浣關于鳳焰和梧夕之事,蕪浣并不承認自己所做之事,反將一切都推給了丹鳳長老。如今丹鳳長老已死,上古也無從對證,只與蕪浣結束了六萬年前的主仆情誼,且她向蕪浣下令,她不愿再見到蕪浣,他日神界重開,蕪浣不得踏入神界半步。結束了蕪浣之事,上古前來壽宴上尋元啟,她將自己無聊時修煉的渡劫丹作為賀禮送給了東華,此丹可助東華飛升成神君,且她有意開神界,他日若東華飛升成神,可到朝圣殿一坐。
景昭前來拜見上古,上古根本不把景昭天宮公主的身份放在眼里,只稱景昭根本無資格前來拜見她。正在這時,蕪浣也來到壽宴,上古當眾打回蕪浣一巴掌,為元啟討回了公道。元啟回到清池宮,將瞭望山的一切都告訴天啟,天啟早已看蕪浣不順眼多年,如今聽到蕪浣當眾顏面掃地,只心里覺得十分解氣。從瞭望山回來,上古也問起了后池此人,天啟敷衍過去,上古也只決定勤心修煉,盡快重開神界,并讓元啟幫她盯著天啟,有任何風吹草動前來向她匯報。
暮光得知上古已蘇醒十分高興,他為了讓上古勤心修煉,決定不去叨擾上古。隨后,暮光問起鳳女下落,無數仙君近日來都死于非命,一切都與鳳女有所關聯,蕪浣卻稱她并不知鳳女下落,暮光決定前往蒼穹之界一趟,讓蕪浣有鳳女下落盡快告知。暮光走后,蕪浣命鳳女速去羅剎地,她需要有更多的煞氣修煉成魔,好分化瓦解三大真神。
元啟將天啟偷溜出清池宮的事情告訴上古,上古一路跟隨,見到了天啟跟白玦呆在一起,天啟還將她的古帝劍交給了白玦,二人談著上古之事,天啟將景昭泄露后池之事告訴白玦,且他讓白玦務必要多拒絕上古,以絕了上古的念想,白玦心中自分寸,只出聲應下。之后,上古前來尋古帝劍,卻被白玦發現,白玦再次趕著上古離開蒼穹之境,他與上古的緣分早在六萬年前已盡,若上古想再續前緣,他不介意陪著上古重夢回一次。看著白玦這副輕薄模樣,上古只惡心的離開,卻意外遇到了三首火龍。見三首火龍這副諂媚模樣,上古只覺得此人與白玦如今沒什么兩樣。
暮光與森羽前來蒼穹之境議事,二人意見不合,白玦知曉上古還留在蒼穹之境,只召來舞姬,辦了一場宴席,與二人一邊飲酒一邊議事。舞姬的動靜確實是引起了上古的注意,上古肚子也有些餓了,她幻變成三首火龍前去參加宴席,在宴席上聽到暮光與森羽之間都收買了三首火龍鬧出的沖突矛盾,她還是亮出了自己的身份,讓暮光一行人先行退下。眾人退下后,上古前去敬了白玦一杯酒,見白玦身上有劍傷,上古猜測到了這一劍是元啟的母親所賜,在九幽的千年內,上古一直想念著白玦,可她卻不曾想,白玦會變成如今這副模樣,她對白玦的喜歡都是一分一分積攢起來的,如今也因為白玦一分一分消散。看著上古逐漸遠去的身影,白玦落下淚來,只心底難過。
蕪浣召景昭來天宮,得知白玦因瞭望山之事罰了景昭一年禁閉,她咬著牙告訴景昭,蒼穹之境已經沒有了景昭的立足之地,她們不應該將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而是要主宰在自己手上,她想要助景昭成為蒼穹之境的主人。
上古欲離開蒼穹之境,景昭前來見上古,她希望上古不要再踏入蒼穹之境,還她一席之地,而她愿意將清穆與后池的故事告訴上古。上古不受景昭所脅,三首火龍也連忙將景昭之事告訴白玦,白玦匆忙前來見上古,將清穆與后池之事告訴上古。白玦口口聲聲稱清穆與后池不過一介凡軀,他對二人絲毫沒有愧疚感,只讓上古加緊修煉,不要再因這段無關緊要的往事傷神。見白玦如此不念舊情,對元啟也沒有半分疼愛感,上古心灰意冷,徹底對白玦死心。殊不知,這些年來白玦一直默默守護著上古,也多次扮著鳳染的模樣陪著元啟玩,他默默承認著一切,只為了上古能夠平安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