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華和福牛在通往前沿的開闊地不幸中彈,鮮血染紅了潔白的雪野。肖勁光為穩定軍心,密不發喪,連陳云都沒告訴,忍痛指揮作戰。此時國軍內部紛爭不斷,文強希望鄭洞國能親自到南京替杜聿明開罪,鄭洞國對此痛苦不堪。肖勁光在大北岔吃掉敵91師272團后,命令三縱全部和四縱十師向91師和195師殘部發起猛攻,國軍不適夜戰,加上地形不熟,不敢戀戰,棄陣向通化潰逃。當日,林彪指揮北滿聯軍主力15萬人二下江南。三保臨江,以敵五個師被打垮三個,斃傷敵近萬人而告終。肖勁光把杜光華和福牛犧牲的消息告訴了陳云。陳云悲痛萬分,為杜光華舉行了萬人追祭大會。他拿著福牛送的圍巾,睹物思人,不由淚流滿面。陳云并沒有停留在悲傷里,他以戰略家的眼光,協同林彪在松花江解凍前進行了北滿主力三下江南的作戰,安排春耕生產,繼續發動群眾,搞好后勤工作。1947年3月29日,趁松花江解凍,北滿“共軍”無法再下之機,杜聿明命令鄭洞國指揮部隊并用剛從熱河調過來的精銳89師擺開寬大正面,向臨江發起了第四次大規模進攻。一場惡仗迫在眉睫。陳云、肖勁光連夜召開分局、縱隊以上緊急干部會議,號召大家要有打大仗打惡仗的思想準備和堅強決心。陳云采用韓先楚的作戰方案,拍板決定先打全美式裝備、對本地情況不熟悉的敵89師。此役粉碎了敵人的整個進攻計劃,另兩路敵人不戰自退,四保臨江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自此,國民黨在東北的機動兵力遭到嚴重削弱,我軍兵力則不斷壯大,逐漸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迫使敵人在東北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御。為相繼到來的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和冬季攻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重病纏身的杜聿明被調離東北。殘雪消融,雁叫聲聲。臨江迎來了1947年美好的春天,陳云一家在這個美好的季節再次得以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