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遺詔被驪姬拿到。在后宮,驪姬當著介子推的面將遺詔燒毀,介子推怒不可遏。?驪姬下令將介子推斬首。就在介子推面對屠刀的千鈞一發(fā)之際,荀息趕到,制止驪姬誅殺介子推,為的是王權未穩(wěn),怕直接誅殺介子推會引起朝臣的憤怒。?驪姬以介子推患下瘋癲之病,指使醫(yī)官卯毒殺介子推。?驪伊得知介子推被禁,憂心忡忡,決定搭救介子推。最終她向醫(yī)官卯曉以大義,終于得到了醫(yī)官卯的幫助。醫(yī)官卯用自己的性命換來了介子推逃脫的機會。?介子推逃離絳都,來到醫(yī)官卯家謝恩,卻看到其子早已搭好靈堂祭奠。介子推悲憤不已,情緒跌到了最低谷,甚至不再想摻和這些殘忍的宮廷斗爭,直接轉回綿上。?驪姬得知介子推逃離,派人去往綿上捉拿介子推。而此時重耳和夷吾都得到了消息,也都趕到綿上,欲得介子推。樹欲靜風不止!?介子推歸家,受到介母的訓斥,介子推誠心接受。夷吾趕到,在勸說無望的情況下,將介子推擄走。勃鞮趕到,介子推已經不在了,于是將介母抓獲,回宮復命。?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夷吾沒想到重耳早在一旁等著他。重耳順利地搭救了介子推,但介子推卻孤身前去救母。在重耳的幫助下,介子推追趕上了勃鞮。?營救失敗,重耳受傷。眾人無奈之下,回到蒲城。?驪姬假意善待介母,為的是引介子推回絳都。驪伊盡力保護介母。介母身處絳都如陷狼群,一切危機都將爆發(fā)。
驪姬原想利用介母修書,將介子推叫回綿上。沒想到介母拒絕了。?為免禍害,驪姬派勃鞮率軍去往屈城和蒲城,驅趕重耳和夷吾。?在用兵問題上,驪姬信不過大將軍里克,多是借用勃鞮。因此里克與勃鞮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實際就是兵權之爭。?里克手下七輿大夫幾次與勃鞮對抗,皆被驪姬打壓下去。七輿大夫憤憤不平。?勃鞮率軍來到蒲城,重耳在介子推的說服下,既不迎戰(zhàn),也不迎接,只是借故在城樓接旨,逃過一劫,但為了保命,仍然逃往北翟。重耳告別蒲城,得到了眾百姓的夾道歡送,深得民心。?而夷吾則是率軍與勃鞮正面廝殺,結果慘敗,逃往梁國。?重耳、夷吾皆已逃亡國外,驪姬開始著手準備即位大典。而此時,危險的矛頭逐漸指向幼小的奚齊。?深夜,夷吾派殺手潛入宮中刺殺奚齊,奚齊生死未卜……
驪姬聽到有刺客進入宮中刺殺奚齊,她內心中的母愛立刻被喚醒。她瘋一般沖向奚齊的寢宮,卻沒有看到奚齊,頓時昏倒在地。當她醒來,與眾人一起尋找奚齊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奚齊由于害怕,躲到了床底下才逃過一劫。但驪姬仍然驚魂未定。?北翟王同意借兵給重耳復國,重耳動心。但介子推提醒他,北翟這點軍隊根本于事無補。?為了保住奚齊,驪姬重新找到介母,以為驪伊提琴為由,想把介子推找回來。介母再次拒絕。驪姬大怒,欲將介母打入大牢。驪伊抗死搭救介母,并同意去往北翟找介子推回來。其實驪伊是想介子推能保護奚齊的生命,而不是王位。?介子推終于趕回了絳都。來到絳都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介母并沒被打入大牢,而是虛驚一場。?介子推離去,重耳欲引北翟軍隊返國。但看到北翟軍隊的實力,只得最后放棄了。?介子推在驪伊的勸說下,同意保護奚齊。因為一個十歲的孩子,畢竟是無罪的。?重耳等人欲說服里克主持正義。里克不相信遺詔是假的。狐偃請他靜觀其變。?奚齊一直生活在恐懼當中。滿宮的衛(wèi)士,不自由的生活,在這個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極度的恐懼。?當著介子推的面,介母再次拒絕了驪姬的提親。眾人皆不解。?北翟的重耳郁悶飲酒,酒后將北翟的公主拖上了床。北翟王震怒!重耳只得肉袒請罪,希望獲得北翟王的原諒。重耳在北翟危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