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得知嵇康先生于半個月后就要問斬了,不由得大吃一驚,布準也很擔心,甚至想出了劫法場的主意。香苓與皇甫謐商量,只要找到證據為嵇康翻案,就能保住他的性命。思來想去,皇甫謐決定從元亨身上入手。布準覺得這個辦法很不靠譜,元亨為人本來就不忠厚,自從嵇康出事后,他更是不知所蹤。皇甫謐卻認為元亨本性不壞,可以浪子回頭。
司馬魁進宮,叮囑麗妃不要和梁柳有任何瓜葛,麗妃非常不悅,司馬魁苦口婆心的勸說,自己能夠保麗妃母子平安,已經十分不易,千萬別再惹是生非。令司馬魁沒想到的是,這一番話被門外的梁柳聽見了,司馬魁發覺梁柳躲在門外后,便趕緊跑出去查看,梁柳只好保證不會糾纏麗妃,但希望司馬魁幫自己出頭,教訓一個叫小貴子的太監。
皇甫謐和布準悄悄來到元亨家中查看,讓管家說出元亨到底去了哪里。管家只好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那天晚上,元亨房里一直點著燈,后來有幾個黑衣人翻墻出去了,管家急忙跑到元亨房間,發現元亨已經無影無蹤,桌子上只留著一封遺書。皇甫謐從黑衣人的特征推測,這也許是京城第一代筆曹勛,此人最擅長模仿他人筆跡,恐怕就是他仿寫了元亨的遺書。
梁柳去麗妃娘娘宮里看望孩子,他交給麗妃一種毒藥,讓麗妃找機會給皇后娘娘的皇子下藥,這種藥雖然不會要人性命,但是足以讓皇子舊病復發,也只有這樣,才能讓麗妃的孩子順利登上皇位。另一邊,皇甫謐和布準找到了曹勛,逼迫他說出替元亨寫遺書的內幕。曹勛被嚇得拔腿就跑,皇甫謐與布準緊追不舍,誰知半路竟然出現了官兵,兩人只好作罷。
這時,王贊火急火燎地來找皇甫謐,稱皇子的病又犯了。皇甫謐這次也是無力回天,只能去找封衡幫忙。封衡聽說皇甫謐讓自己去進宮救人,他百般推脫,說什么也不肯。皇甫謐也很無奈,將此事告知王贊,王贊想了一個辦法,不如把皇子“偷”出宮來,讓封衡醫治。不過,皇宮守衛森嚴,怎么才能把皇子“偷”出來呢,大家一時間都陷入了兩難境地。
于是,王贊帶著皇甫謐和香苓、布準偷偷入宮,面見皇后娘娘,希望能夠說服娘娘,帶皇子出宮,只有這樣,皇子才能有一線生機。另一邊,司馬魁責怪梁柳和麗妃膽大包天,麗妃的孩子才剛剛出世,皇后的皇子就出了問題,這也太招人注目了。梁柳和麗妃反倒不這么認為,他們覺得皇子此次一定難逃一劫。皇甫謐帶著皇子一路狂奔,皇子身體虛弱,瑟瑟發抖,很快沒有了知覺,皇甫謐趕緊給皇子施針,順利帶到封衡面前。
皇甫謐將皇子帶到了封衡面前,封衡終于救治了皇子的性命,在臨走前,封衡再三囑咐皇甫謐,千萬不要對外人透露自己的姓名。這時,司馬魁和梁柳派人包圍了皇甫謐等人,準備趁亂殺掉皇子。在關鍵時刻,大家把皇子交給了香苓,然后一起去和司馬魁、梁柳對抗。司馬魁逼迫皇甫謐交出皇子,皇甫謐仗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布準也跳出來幫忙,這才拖延了一些時間。
在危急時刻,幸虧皇上及時趕到,叱責司馬魁圖謀不軌。司馬魁不僅沒有承認錯誤,還反咬一口,稱皇甫謐等人涉嫌綁架皇子。最后,皇上還是決定相信皇甫謐一次,在等了一柱香功夫后,皇子終于緩緩蘇醒。皇上龍顏大悅,對皇甫謐很是欣賞,高興地帶著皇子回宮了。
皇甫謐立了大功,皇上認為他功不可沒,是朝廷的棟梁之才,決定對皇甫謐封官加爵。可是,皇甫謐并不愿意入朝當官,他只想好好地治病救人。現在,最大的任務便是營救嵇康先生。皇甫謐進入皇宮,皇上詢問皇甫謐想要什么賞賜,皇甫謐只有一個請求,希望皇上能見一見元亨的妻子。
元亨的妻子走上大殿,拿了一個元亨親手所做的風箏,稱這風箏中藏著一封信,就是元亨的絕筆,里面寫出了梁柳所做的一切壞事。元亨妻子更是梨花帶雨地控訴,梁柳為了控制元亨,一度綁架自己,用來威脅元亨。梁柳臉色大變,皇甫謐則又拿出了另外一樣證據,是梁柳的草春堂所生產的劣質藥品。皇上見證據確鑿,馬上將梁柳打入死牢,還讓王贊徹查此案。事到如今,梁柳也不得不說出來,自己把元亨藏在了城外的廟中。皇上命人去尋找元亨,同時準備封賞皇甫謐。
然而,皇甫謐并不在意榮華富貴,他想行醫救人,與香苓一起幸福地生活。皇上知道梁柳做盡了壞事,還誣陷了嵇康,便釋放了嵇康,但是卻命令嵇康給自己寫傳記。嵇康是一個很有骨氣的人,堅決不肯為皇室貴族做事,又惹得皇上十分不悅,再次被押了下去,關進死牢。
皇甫謐想辦法救嵇康,香苓無可奈何地嘆氣,皇上當然想讓名家為自己寫傳記,好讓自己流芳千古,可嵇康先生偏偏又如此倔強。皇甫謐想了個妙招,他聯合各大官員聯名上書請求放了嵇康,結果,皇上更是大怒,覺得皇甫謐自命清高,竟然敢與皇權對著干,打算狠狠懲罰皇甫謐,將他關入大牢。皇甫謐在牢獄里見到嵇康,兩人相談甚歡,皇甫謐很欣賞嵇康的氣節。
麗妃娘娘在皇上面前說皇甫謐的壞話,貶低皇甫謐是一個小郎中,而皇上卻一直忌憚他。麗妃胡亂編造,稱外面流言紛紛,大家都說皇甫謐是皇上的大恩人。皇上勃然大怒,這時,李公公進來稟報,稱抓到了闖宮之人。皇上定睛一看,發現闖宮的人竟然是香苓。香苓在皇上面前替皇甫謐和嵇康說話,見皇上不肯釋放皇甫謐,香苓一時沖動竟然要求皇上也將自己問斬。
很快,皇甫謐和嵇康都被處以斬首,雙雙被押到了刑場。司馬魁負責監斬,皇甫謐對其破口大罵,原來,司馬魁竟然割掉了嵇康的舌頭,這種行徑簡直令人發指。百姓們情緒激昂,嚷嚷著讓朝廷釋放皇甫謐和嵇康。皇甫謐已經做好準備,要與嵇康同生共死,來世再做忘年之交。另一邊,王贊和香苓仍然在苦苦哀求皇上,皇上最終答應釋放二人,但既然嵇康說什么也不肯寫帝王紀實,那就交給皇甫謐吧。
此時,午時三刻已經到了,嵇康已經被斬首,當司馬魁準備對皇甫謐行刑時,香苓及時帶著圣旨趕到,救下了皇甫謐。皇上讓皇甫謐來到朝廷做官,還讓他撰寫《帝王紀事》。皇甫謐說什么也不想當官,王贊在一邊替皇甫謐說情,不如讓他先回神針堂思考清楚,再做定奪。皇甫謐一行人從皇宮出來,結果在半路遭到黑衣人截殺,失去蹤跡。
皇甫謐失去了蹤跡,司馬魁趁機在皇上面前煽風點火,稱皇甫謐這是故意逃走了。皇上很是后悔,不應該釋放了皇甫謐,便下旨即刻抓捕皇甫謐。司馬魁與麗妃娘娘聊天,他告訴麗妃,皇甫謐現在不管怎么做,都是死路一條。其實,皇甫謐并沒有性命之虞,他躲在香苓家里,正準備混入城中,不巧卻被守衛抓住,這時,多虧王贊及時趕來解圍,救下了皇甫謐。
皇甫謐來到皇上面前,可他還是不愿意寫帝王紀實,皇上一氣之下干脆將皇甫謐軟禁起來。王贊來到神針堂告訴香苓等人,皇甫謐被軟禁在御醫館,雖然沒有危險,但是時間長了,怕皇上失去耐心,會對皇甫謐不利。皇上在宮中設宴,并且當眾懸賞,誰能勸動皇甫謐寫帝王紀實,就大大有賞。皇后娘娘好心勸告皇甫謐,不如順著皇上的意思。可皇甫謐實在倔強,說什么也不肯答應。
明妃娘娘自告奮勇勸說皇甫謐,還準備了許多美女和金銀財寶,打算以此撼動皇甫謐心智。皇甫謐自然全部推辭,他本來就不是貪財好色之徒,更不會因此被收買,書寫帝王紀實。美女們無奈,只能一一退下,皇甫謐哭笑不得,王贊在一邊看著這一幕,感嘆皇甫謐躲得過初一也躲不過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