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無邊無際,在礁石的暗角,默默生存著一群采珠人。大唐年間,揚州崔氏設(shè)珠場于合浦,歲供南珠,雖然珍珠價值連城,但是珠奴的生活卻暗無天日,監(jiān)視采珠的小工暴戾恣睢,凡是體弱不能下水者,男子終身為奴,女子卻被囚禁于產(chǎn)棚。
端午便是珠奴中的一個,下海采珠時雖然辛苦,確是最自由的,端午從小無父無母,并不懼怕海底食人鯊,反而是上岸后人的無恥狠戾才讓端午不能原諒,但是從小她便囚禁于此,端午也只能小心翼翼地生活。
這天,合浦中有個男子早就對貌美的端午覬覦已久,這天他伺機強迫端午,但是端午也不是任人捏的軟柿子,她有隨身帶著撬動蚌殼的匕首,刀刃鋒利無比,有匕首在,對方不敢再妄想。
宮里的崔主管想要購買五寸大的珠子,便到處放話,誰能采到大珠有重賞。采擷大珠需要去斷望池,那里鯊魚和鯨魚很多,非常危險,但是端午聽到會有重賞,還答應(yīng)可以給賣身契。端午毫不猶豫立刻報名。
和端午關(guān)系較好的女孩,看到大海深處的蔚藍,遲遲不敢下水,端午為了早點離開采珠場,毫不猶豫把沙袋系在腰上,便跳下去了。
海面還有只船,這艘船華美無比,上面坐著便是西域來的采購商,他們那里有金銀,只要東西看上眼,便出手闊綽。甲板上有位客商,因為不守規(guī)矩,竟然以次充好,被人識破后,便要遭受剜眼割舌的懲罰。
正當(dāng)那人唯唯求饒時,張晉然站出來,他斥責(zé)對方手段殘忍,根據(jù)大唐律法,假冒品只需要杖責(zé)五十。在商言商,更何況是在甲板上,大唐律法在這里是形同虛設(shè)的,張晉然便提出用自己祖?zhèn)鞯恼渲閬頁Q掉對方的懲罰,西域商人看到張晉然匣子里的珠子,輕蔑笑了,被人視作世代珍藏的珠子只不過區(qū)區(qū)兩寸不到,殊不知他們見到的珠子比這個大多了。
張晉然根本不信,西域商人燕子京提出帶張晉然去見見世面,如果遇到比這更大的珠子,這顆珠子就白送給他們,張晉然欣然應(yīng)允。
手下拉拉張晉然的衣服,擔(dān)心西域商人真的能找到更珍貴的蚌珠,但是張晉然并不在意會損失點錢財,他此番前來是帶著任務(wù)的,近些年來,海稅一直在縮減,但是貢珠的質(zhì)量卻大不如從前,他要微服走訪,爭取找出真相。
端午歷盡艱辛,總算找到一顆碩大的珍珠,但卻被同伴攔截,幸好端午水性極好,終于脫險將碩大的珍珠帶出海底。拿到珍珠實屬不易,沒想到這里的嬤嬤卻把端午的珍珠進行調(diào)換,最終放奴文書給了別的采珠人。
端午嚎啕大哭,苦苦懇求務(wù)必調(diào)查清楚,她采的珠子確實被調(diào)包。老嬤嬤自知理虧,便申請讓端午做珠姬。珠姬就是售賣珍珠的,老嬤嬤私下提醒端午,想要離開這里除非沒有呼吸,而珠姬則是端午涅槃重生的唯一出路。
崔主管問他們誰能把這個碩大的珍珠買到五十萬錢,便會重賞,端午迫不及待報名,她希望崔主管能給她兩份放奴文書,崔主管不希望被討價還價,直接提出,只要賣出七百萬便答應(yīng)端午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