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多種歷史原因的作用,戰爭還是未能避免。公元688年,兵部尚書張光弼以瑯琊王殺害欽差大臣、拘押朝廷命官為借口,起兵圍剿博州,越王李貞之子瑯琊王李沖被迫開戰,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燮、越王李貞、上黨公李申、黃國公李撰、武陵公李誼等李姓家族紛紛響應,大唐歷史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混亂局面。回京復命的狄仁杰看到戰爭瘡痍痛苦萬分,他多么希望瑯琊王賜的那杯酒真的放了劇毒,那樣他就解脫了,就看不到這尸橫遍野滿目瘡痍的戰亂局面了。
狄公找到太醫毒郎中徐莫愁,說他活得太累了,得罪了不少人,連夫人都賠進去了。他找太后辭官,太后不準。他實在沒辦法,只好找他毒郎中,他狄仁杰也想假死?他只要騙過朝廷,就什么煩惱也沒有了,就可以悄悄躲回太原府伺候夫人,還可以過清閑日子了。徐莫愁刀子般的眼睛盯著狄仁杰說,你想死是你的事,上吊、跳河、抹脖子怎么都行,就是別找我。徐莫愁還問他是不是因為一勞永逸?狄仁杰說:別知道的太多,會短命的。沒過多久,李多祚就向太后武則天報告,李賢太子妃在白馬寺自盡了。
經勘察與調查,狄公認為太子妃的確是自殺的。但是他非常想知道她為什么要自殺,而且為什么死得那么平靜,那么從容。在找接生婆詢問的時候,大家才驚然發現,接生婆失蹤了。綜合分析表明,有人拿著另外的一個孩子把太子妃的孩子換走了,這又是一出掉包計。郭湘成的夫人也恰好生產了。狄公找到郭湘成,他很懷疑郭大人用自己的孩子,換走了太子的兒子小太子。可是,郭夫人生的孩子現在就在府上吃奶呢,而且也是個丫頭,用丫頭換丫頭,有這個必要嗎?但是,從太子妃自盡現場發現的胭脂味道判斷,明明是有人進去過了,這種胭脂味道不是太子妃的,也不是接生婆的;狄公終于回憶起,那是段無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