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在辯機的禪房里向辯機尋求精神的交流,辯機為防不測翻身躍上房梁,徑自讀經,不再理睬高陽。高陽認為辯機是在故意捉弄她,掉下了傷心的淚。?公主和弟弟到凈土寺上香一天未歸,房遺直趕到凈土寺,見房遺愛孤零零站在大殿上,高陽卻在辯機的禪房里對著梁上的辯機哭泣。?房遺直讓房遺愛和高陽先走,自己留下來向辯機問罪。辯機和房遺直的人格博得雙方相互的信任,問罪變成了懇談。?房遺直得知高陽與辯機的故事,對高陽的身世驚嘆不已。?房遺愛看到辯機和高陽的關系非同一般,漸漸從無奈和氣憤中想出自己的主意,他要努力壓制自己心中的不平,盡量順應公主的意愿,這樣自己的日子才會好過。房遺愛想開了,內心變得平和了許多。?辯機離開凈土寺隱居山林苦讀梵文經典,耐心等候玄奘的歸來。?高陽預感到辯機會遠走高飛,可是當她看到辯機的禪房人走屋空的時候,內心的失落依然令她不能自持。在房遺直的耐心勸說下,高陽走出獨自呆了一整天的禪房回到房家。是夜,房遺直和高陽進行了一番長談。高陽把房遺直看作自己的知音,向他述說自己的苦衷,希望他能幫助自己擺脫心理的困境,她不惜把自己的一生獻給幫助自己的人。房遺直膽怯了。?辯機來到驪山,決心做一個隱逸之士。驪山樵夫孚老漢和孫兒孚由幫助辯機在山中蓋起了草庵。孚由對辯機的學問和人品十分崇拜,早就對辯機心存愛慕,時常為辯機送去齋飯。孚老漢看出孚由的心事,誠心誠意邀請辯機和他們一起生活,辯機謝絕了孚老漢的美意。?辯機潛心研讀經典,虛心走訪前輩大師,在佛學界獲得聲譽。
房遺愛為了得到官爵和金錢,主動幫助高陽尋找辯機。很快從庶戒那里打探到辯機的消息。房遺愛潛入辯機的草庵企圖在背后殺害辯機,辯機一身正氣,逼迫房遺愛放棄了殺機。回府后,他并沒有把辯機的消息告訴給高陽。?高陽進宮向父皇為房遺愛要官,李世民誤以為高陽和駙馬夫妻恩愛便爽快地答應了。高陽從父皇口中得知,吳王恪為入主東宮已去遼東作戰,承乾病死在流放地。這些消息令高陽悲傷不已。?高陽來到凈土寺,為親人鳴鐘祈福,無限傷感的她更加思念辯機。?高陽為自己不能盡妻子的義務而把兩個侍女送給房遺愛作妾,房遺愛高興之余,把辯機隱逸驪山的消息通過侍女靜奴告訴給高陽。?高陽以打獵為名進山尋找辯機。在辯機的草庵,高陽與辯機重逢。一時間,悲喜交集。房遺愛則忠實地承擔著護衛公主的職責。?高陽與辯機象一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在一起傾訴心曲,命運為他們編織的愛恨情仇的巨網可謂疏而不漏,兩人雙雙墜入,難以自拔。驪山的草庵變成了愛情的圣殿。?孚由親手做好齋做,興沖沖送到草庵,剛好看見高陽正依偎在辯機的懷里。驚詫與妒嫉使孚由的心驟然冷縮。高陽象女主人一樣把孚由讓進草庵,孚由看到草庵發生的變化,心知一切。高陽知道辯機曾有恩于孚由,于是對孚由說,辯機曾經治好過母親的病,現在是來報答他的。孚由質問高陽,你就這樣報答他嗎?高陽回答說,你不敢,我敢。孚由懷著悲傷的心情回到家中,孚老漢看到孫女為情而傷,暗自痛心,無可奈何。
房遺愛和高陽上山打獵兩天未歸,房府上下焦急不安,房玄齡命房遺直進山迎應。房遺直來到驪山,見房遺愛和高陽并不在一起,心中十分詫異。此時,高陽與辯機正在草庵里依依不舍地告別。當高陽告訴辯機還會常來看他時,辯機斷然說不。房遺直看到高陽在辯機的草庵里,向房遺愛舉起了憤怒的鞭子。?高陽滿懷惆悵告別驪山,從心底里發出愛的誓言。她告誡房遺愛,以后進山不許行獵,不許殺生。高陽的愛亦然包容了蒼生萬物。?房遺直來到草庵,橫刀質問辯機。辯機毫無懼色、毫無悔意,令房遺直既恨又敬。高陽回到房府,房玄齡老夫婦關懷備至,高陽內心頓生懺悔之情。房遺直暗囑高陽侍女靜奴注意觀察公主起居,同時命房遺愛設法控制局面,不要使房家丟丑。?房遺直以房家嫡長子的身份為房家的榮譽與高陽進行了交鋒,結果反被高陽數落一番。高陽命房遺直去看好自己的弟弟房遺愛,不要讓他做出蠢事。?李世民向房玄齡問起高陽的情況,房玄齡只能是報喜不報憂。房玄齡回房后命房遺直囑咐房遺愛,寧可委曲求全,不可恪求公主。?李世民得到"唐三代后有女王武氏滅唐"奏報,急命太史令秘密銷毀有關此事的所有文字記載。從此武則天在宮中心驚膽戰度日如年。?孚由依然如故給辯機送齋飯。辯機四處尋訪先賢努力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