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機終于迎來了他日思夜想的師父玄奘法師,師徒一起回到京城。李世民召見了玄奘,讓玄奘撰寫一本有關西域地理民俗的書,以此作為支持玄奘譯經的條件。李世民派房玄齡和房遺直負責協助玄奘的譯經工作。房遺直把辯機回京的消息告訴房遺愛,讓房遺愛告訴高陽,以免落埋怨。?房玄齡父子與玄奘師徒商討在全國選拔譯經大德的事,得知辯機正協助玄奘法師撰寫《大唐西域記》,認為辯機應該是譯經大德的首選之人。房氏父子離開凈土寺,高陽就來到凈土寺找辯機。高陽對辯機一往情深,辯機決心做一名譯經大德,把余生獻給佛佗,他將為高陽母女終日祈禱。高陽回府后,讓房遺直把辯機排除在譯經大德人選之外,房遺直深感為難,因為這樣只能引起人們對辯機戒行德學的種種不利猜測。次日,高陽又讓六歲兒將孚由做的齋飯給辯機送去。辯機見了六歲兒,百感交集,然而矢志于譯經事業的愿心卻絲毫未減。高陽在百般無奈之時,房遺愛主動向高陽提出,他有辦法讓辯機回心轉意,只要高陽再給他要個一品驃騎大將軍的官。高陽情急之下,只管答應。房遺愛來到凈土寺,終于從庶戒口中探詢到辯機的身世。房遺愛把辯機的底細說給房遺直,沒想到房遺直早就知道,吳王恪和高陽也知道,只有他自己不知道。房遺愛被激怒了,他恐嚇高陽,不僅要高陽離開辯機,還要滿足他的一切要求,否則就向朝廷告發辯機。高陽無奈,同意辯機加入譯經大德行列。從此辯機身在譯場終年不出。?庶戒沒有選入譯經大德行列,對辯機萬般妒嫉。
房遺愛逼迫高陽找父皇要官,逼迫高陽為他生兒子。高陽求房遺直為她想辦法,房遺直亦不敢對房遺愛怎樣,只能讓辯機停止譯經,前往益州投奔吳王恪。辯機斷然拒絕了房遺直。高陽只好進宮請求父皇給房遺愛更大的官爵。李世民看了玄奘口述辯機撰寫的《大唐西域記》,對辯機的才華贊不絕口,高陽覺得這或許是她和辯機命運的轉機。?恰在這時,房玄齡病重,李世民和高陽一同趕往房府。房玄齡臨終遺言,如果高陽想離開房家,請皇上恩準。?高陽滿懷希望地把自己和辯機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房遺直直言告訴高陽,辯機翻譯佛經或許要用盡一生的時間和智慧。高陽把珍藏多年的玉枕拿出來,托庶戒帶給辯機,以示終生相守,辯機沒有接受。壓抑多年的庶戒,把玉枕送到御史臺,告發了辯機。長孫無忌答應庶戒頂替辯機譯經大德的位置,以讓他招出更多內幕人物。長孫無忌的馬隊包圍了凈土寺。辯機被捕前,把譯好的經文恭恭敬敬捧給師父。房遺直把辯機被捕的消息帶回房府,高陽決定把全部事情攬到自己身上。房遺愛感到大禍臨頭了。
長孫無忌把案情報告給李世民,李世民讓長孫無忌不要牽扯吳王恪和高陽,長孫無忌則表示為難,因為他知道這正是他除去吳王恪的大好機會。?玄奘與李世民的會見是十分尷尬的,他們的徒弟和女兒給他們的臉上摸了黑。玄奘再三為辯機求情,李世民不允。?高陽得知辯機被定謀反罪--死罪,闖進宮中與父皇理論,要自己承擔責任。李世民為高陽的所作所為痛心疾首,終于一病不起。?房遺愛私找長孫無忌為自己開脫責任,長孫無忌暗示房遺愛,只有把吳王恪拉下水,房家才能自保。房遺愛找高陽商量對策,高陽不答應他的要求,房遺愛就把六歲兒拉出來威脅高陽。如果高陽不配合長孫無忌辦案,他就把六歲兒交出去。高陽急中生智,對房遺愛說六歲兒是她與房遺直所生。房遺愛質問房遺直,房遺直為了高陽默認下來,令房遺愛異常羞怒。?房遺直為成全高陽和辯機,用錢買通獄頭,使高陽有機會和辯機見面并說服辯機一同前往吳王恪所在的益州,卻被辯機斷然拒絕。高陽與辯機的訣別令房遺直萬分不忍,他要替代辯機去死以成全這對戀人,遭到辯機拒絕。高陽淚水淋漓地告別了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