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歡在房間內看著到手的銅匣十分欣喜,傾城此時急忙沖了進來讓易歡趕快去救慈煊。另一邊,李公公將慈煊帶到一個宮殿,里邊站著若干名太監宮女,慈煊對此頗為不解。李公公只道太皇太后下旨將他們這些捉拿鰲拜有功之人都聚集在一起,每個人賜一杯御酒。
易歡前來請求康熙去救慈煊,康熙知曉了易歡打他的事情已經傳到了太皇太后那里,這是太皇太后親自下的懿旨,他不好公然挑釁太皇太后的權威。易歡不解這時候康熙居然還顧忌太皇太后的權威,康熙只道太皇太后要維護的是皇權的威嚴,如果沒有皇權那整個紫禁城都會亂了套,每個人在宮內都必須按規矩行事。目前是李太醫和宮人們,下一個就會輪到易歡,康熙責怪于易歡當時的沖動,易歡聽此便跪在了康熙面前,她讓康熙先殺了她,如果眾人都因她而死,她日后一定十分愧疚。
康熙讓易歡先起身,人是自然要救的可他也要找理由說服太皇太后,易歡讓康熙和太皇太后講齊恒公和管仲的故事。康熙只道他是齊恒公可易歡并非是管仲,而且易歡日后還是要出宮去嫁人。說罷,他便問起了易歡她那個青梅竹馬的未婚夫,易歡只道這是自己心里的小秘密。
見易歡不肯透露,康熙只好換了個問題問,他想知道那人與他相比如何,易歡將自己的心里話都和康熙說了出來,慈煊待她十分溫柔且有求必應,可她對面康熙時卻必須萬分小心,不能得罪于他。康熙聽此追問著易歡她是否愛那個青梅竹馬,易歡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反倒想讓康熙趕緊去救人,康熙拉住了易歡,他表示太皇太后的動作他早已經知曉,雖然他不好公然抗旨,但他早已經命人準備好了解藥。
易歡斷定康熙是需要條件才肯給她解藥,康熙只道自己只想問易歡幾個問題。他再次追問易歡她是否愛那個青梅竹馬,易歡如實相告她并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不是真的愛他,但她知道日后她是一定要嫁給那個人。康熙聽完了再問易歡是否愛自己,易歡有些愣然于康熙的問題。
慈煊拿過御酒之后便知曉了這酒有毒,他想讓李公公替他們向太皇太后求情,可李公公卻說他沒有這個面子也沒有這個膽子,太皇太后的懿旨他們必須履行,這杯毒酒無論如何他們都必須得喝下去。見眾人都不肯喝下,李公公讓人強行灌著眾人和慈煊喝下。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慈煊以李公公是鰲拜眼線的身份威脅李公公。
易歡告訴康熙她不知道要怎么回答這個問題,她生怕一個不小心回答得不好惹怒了康熙。康熙讓易歡照實說,不管答案如何他都會救慈煊和那些宮人。易歡得到康熙的保證后也如實告訴了康熙自己并不愛他,她的回答雖然如康熙意料之中,但康熙依舊感到難過失落。
李公公想要讓人殺了慈煊滅口,可慈煊武功高強,那些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李公公見此情景慌忙逃出,慈煊也趁機追了出去。李公公想讓慈煊先把他放了,他去向太皇太后為他求情,至于其它宮人他無能為力。慈煊不肯看著這么多無辜的人枉送性命,他想要殺出去見皇上。這時,皇上和易歡也趕到此處,他赦免了慈煊的罪,并讓他和索額圖拿著解藥去救宮人。
皇上離開之后,李公公讓易歡不要記恨于他,他這都是依旨辦事。易歡將李公公當日和鰲拜的對話重復給了李公公聽,李公公十分詫異易歡居然知曉當日他與鰲拜的談話內容。易歡只笑著道如果李公公不對他們兄妹起什么歹心,她自然不會對李公公怎樣。
太皇太后賜的毒酒毒性強烈,宮人們縱然服下解藥日后也會無法開口說話。易歡聽此十分難過,康熙也明白了此事一定會成為易歡心中的陰影,易歡是更加不可能會愛上自己。而這個皇宮也并不適合易歡,易歡應該出宮去嫁給那個青梅竹馬的未婚夫才會得到幸福。
李德福前來通知易歡,太皇太后讓易歡前往慈寧宮。康熙聽此生怕易歡有危險便牽了易歡的手一同前往。慈寧宮內,康熙讓易歡在外邊等著,他先進去與里邊太皇太后說清楚。
太皇太后對康熙違背她旨意一事十分生氣,康熙只道他對于太皇太后的忠心一直都未變過。至于李易歡之所以打了自己一巴掌是因為自己一時貪圖玩樂騙了易歡,他騙易歡說自己是皇上的替身龍三,易歡不知他的身份卻為了他不顧性命與鰲拜拼死相抗,這才有了后來打他一巴掌的事情。
康熙極力為易歡說著好話,太皇太后這才答應放過易歡。隨后,康熙提出想讓易歡繼續留在宮中伺候他,太皇太后卻不肯答應此事。康熙想繼續和太皇太后說著易歡的奇特,太皇太后卻想自己見識見識易歡的真面容。
易歡見到太皇太后之后極力夸贊著她,她將當日康熙穿龍袍告訴自己是龍三的場景演了一遍,惹得太皇太后和眾宮人都開懷大笑。太皇太后認為易歡不過是一個天真的小丫頭便饒過了易歡的死罪,但因易歡右手打了康熙一巴掌,所以她想懲罰易歡五十手板。
易歡告訴太皇太后自己的右手受傷了,康熙在一旁也附和道易歡之所以右手受傷是為他擋了匕首,如果此時再挨五十手板怕是會傷口裂開。太皇太后經康熙和易歡的勸說過后,她再給了易歡一個機會,她出三道題目,如果易歡答對了就可以免去這五十手板,如果答錯就需要乖乖受罰。易歡聽此更加為難,考試對于她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夢。
易歡生怕太皇太后會故意刁難于她,太皇太后只道這三道題都是有答案的,她絕不可能會欺負一個小丫頭,后宮之主乃是皇后,她決定讓皇后來出這三道題,一個時辰之后回來考易歡。皇上對于太皇太后如此輕易放過易歡感到不解,太皇太后告訴她如果自己強行要殺了易歡,那么皇上肯定是會埋怨于她,皇上尚且年少,目前他對于易歡也只是圖個新鮮而已,因此她這才決定饒過了易歡的性命。
皇后還是擔憂著易歡會是下一個董鄂妃,太皇太后只道她原本也是這樣想的,但她后來一見到李易歡便知道她不過就只是一個魯莽的小丫頭而已,而皇上也值得年少,他也就只是想找一個玩伴,而不會動了真感情。至于出這三道題的目的她一來是為了考量易歡,二來是想給皇后一個機會。前邊的兩道題由皇后來出,后邊的題目她自己來把關。
一個時辰之后,太皇太后出了第一道題目,她讓易歡用一根繩子把碗里的冰塊移到另一個碗里,但條件是不可以用繩子拴住冰塊,可以用一只手幫忙,但手也不能觸碰到冰塊。康熙在一旁感到了題目的困難便一再替易歡求情,可易歡卻道她已經想到了辦法。易歡奔跑到御膳房取來了鹽,她把繩子放在了冰塊上邊,然后將鹽撒在了繩子和冰塊上,不一兒會繩子就穿到了冰塊里,易歡輕而易舉拿起繩子移動冰塊。
第一道題目易歡已經過關,眾人都夸著易歡冰雪聰明。接下來第二道題目是一張紙上有八個銅板,橫著數四個豎著數五個,易歡必須在八個銅板里拿出一個銅板,把這兩列銅板都變成五個,時間只有一炷香的功夫。易歡操作著銅板但卻不得要領,康熙在一旁用手勢給予了易歡暗示,易歡看此靈機一動,她將其中一個銅板放重疊,破了此關。
太皇太后問著易歡此答案是否是自己想的,易歡如實回答這答案是皇上先想出來然后告訴她的,皇上也向太皇太后承認了自己確實是給易歡比了手勢暗示,太皇太后看在易歡如此誠實的份上,這題目也就算她過了,易歡謝過太皇太后后,再次極力夸贊著太皇太后。
第三道題的題目是什么事情別人都能做得到,偏偏你自己卻做不到。易歡道只有別人才能殺了自己,自己卻不能殺了自己。太皇太后否定了易歡的這個答案并給予她暗示,答案是需要有人來演示的。易歡苦思冥想想不出答案,康熙見此便只好為易歡爭取到了一日的思考時間,但為了不讓別人給易歡作弊,太皇太后將易歡留在了慈寧宮,明日再解答此題目。
皇后糾結于這三道題目易歡的勝敗,太皇太后卻讓皇后不用如此計較結果,她只道皇后只需要知道自己出這第三道題的原因就可以了,如果李易歡沒有答出這第三道題目,皇后需要怎么做相信也不用她教。
李公公與慈煊兩人在談論著此次的事情,李公公告訴慈煊出賣他們兄妹兩人的并不是他。雖然他跟兩人一樣都受制于鰲拜的大補丸,但他并沒有慈煊想得那么狠。鰲拜目前已經是被抓了,皇帝也開始親政,他沒有理由會對他們兄妹兩人痛下殺手,至于想置他們于死地的人他也確實是不知道,這皇宮里的關系十分錯綜復雜。慈煊聽到這里也選擇相信了李公公,他告訴李公公日后他們要互相多加照應。
永和宮內,康熙在為易歡的第三道問題而煩心,傾城和六師父也想不出辦法。傾城建議康熙召集幾位心腹大臣一起想辦法,康熙聽此深覺傾城說得有理,他夸贊傾城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不和其它女人一樣嫉妒于易歡。
康熙將幾位心腹大臣召集進宮,就連慈煊也請了過來,眾人紛紛不解皇上究竟是有何急事大半夜召集眾人進宮。康熙告訴眾人此次召他們前來是有一題目解不開,索額圖聽完題目之后,他的答案與易歡所想的一樣,可康熙卻道這個答案并不過關。
大臣們不解康熙為何問出這么奇怪的問題,而且還如此著急,康熙只道這其中的緣由不便透露,他們只需解答出來就好。但全場眾人都答不出這個問題,索額圖只好提議道讓他們回府里與其它人商量,然后趕在天亮之前將答案寫在紙上送進宮,康熙準許了索額圖的這個提議。
易歡深夜偷偷潛回永和宮,傾城告訴她康熙已經在召集大臣為她尋找答案,她看得出來康熙對易歡很不一樣。易歡只道這只是因為宮里的女子都賢良淑德,而她不一樣,康熙對她只是圖個新鮮而已。說罷,她將此次前來的目的告訴了傾城,她已經在鰲拜府里找到了銅匣。
易歡也懷疑道明珠谷內有J細,幸好慈煊已經通知了晉王,晉王也已經趕回明珠谷和眾位師父商量此事。傾城擔憂J細會把他們的行蹤告訴了鰲拜,易歡卻認為那個J細應該還不知道他們在谷外的行蹤。易歡將銅匣的存放位置告訴了傾城,如果明日她還答不出問題的話她就會用輕功離開皇宮,到時候傾城就可以去取銅匣和她所存的金銀珠寶,然后一起撤離紫禁城。
康熙叫住了慈煊,他不知道要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把答案遞給易歡,慈煊聽此便教了康熙一個妙招。康熙擔憂著慈煊和易歡兩人身上的毒,目前鰲拜不肯交出解藥,而且鰲府也搜查不到解藥。慈煊也道他研究至今最多只能配出緩解毒性的解藥,不過他會多加努力,盡快研制出解藥。說罷,他向康熙告退讓康熙早些休息,康熙只道他還有政務要處理,看到康熙如此勤政,慈煊深感當時幫助康熙擒拿鰲拜的計劃也許失算了。
第二日,易歡決定午時一到她就逃出宮去,不再回紫禁城。為了方便逃出她向太皇太后請旨到門口思考答案。太皇太后準許了易歡之后,康熙想將手中的扇子送給易歡防曬。太皇太后怕扇子里有詐便查看了扇子但并無發現有任何異常。康熙把扇子給了易歡后便提起了易歡的琉璃吊墜。
原來,早在昨晚慈煊就給康熙支了一個招。慈煊手中的扇面用了一種特別的青汁寫著答案,待干了之后字跡就會消失不留下任何痕跡,但如果通過易歡身上的彩色的琉璃吊墜查看,消失的字跡就會重新顯現出來,易歡聽到康熙說的話也明白了他的意思。這時,皇后也賞賜了易歡一條絲巾給她擦汗。
易歡得到扇子之后便解開了題目,別人可以做得到自己做不到的就是她坐在車上,別人可以推得動這輛車而她自己卻推不動。這個答案沒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太皇太后讓易歡通過了此關,易歡拿著皇后賞賜的絲巾擦汗,也發現了絲巾中隱藏的答案,她與皇后相對一看。
皇后告訴太皇太后易歡此人十分聰明,她昨日得到太皇太后的提點之后便將答案畫在了絲巾上邊,可易歡是先答出的題目再看到的絲巾答案。太皇太后聽此卻夸起了皇后的聰明,皇后這樣做之后李易歡與皇上都對會皇后此次的大度和幫助感激在心,皇后只是一個名分而已,只有攥住皇上的心,她在后宮中的地位才能穩固。
康熙前來見鰲拜,鰲拜并無任何悔過之心反倒還沉浸在自己幾十年前的功勞之中,康熙向鰲拜細數著他近年來的殘暴蠻橫,要不是鰲拜是大清的功臣,自己早就除掉他了。鰲拜聽此笑著道別以為除掉了他,康熙的皇位就能安然穩固。
鰲拜指出在康熙身邊身邊潛伏著兩條毒蛇,隨時會要了他的命。李氏兄妹兩人一直在挑起他們君臣之間的內斗,他們之所以會幫助康熙擒拿鰲拜只不過他們的計劃罷了。當時他提前知道康熙要擒拿自己的計劃就是因為慈煊把計劃悄悄地告訴了自己,只是他當時沒想到的是李氏兄妹兩人居然會反水,這才讓康熙險勝。
索額圖認為鰲拜說得極有可能是實話,不然當時鰲拜不可能會提前服下解藥。康熙不太肯相信鰲拜所言,他大聲呵斥著鰲拜的挑拔離間之計,鰲拜聽此卻放聲大笑,他笑康熙被李易歡的美色所迷惑,大清江山遲早會斷送在他手上。
雖然他鰲拜是康熙的眼中釘肉中刺,可兩人都是滿八旗的身份,同為大清子弟。而李氏兄妹卻身為漢族,來歷不明,行為詭異,說不定兩人正是前朝的余孽。康熙堅決不相信易歡會是那樣的人,他認為此次若非李氏兄妹反戈一擊,他早就死于鰲拜的刀下了。
永和宮內,慈煊驗證了這個銅匣乃是真的,傾城想將銅匣和金銀珠寶繼續存放在永樂齋。可慈煊卻堅決不肯,他生怕易歡與康熙兩人再深交會擦出火花來,他想立刻將銅匣和珠寶都運出宮,他們一行人也馬上撤離。六師父在一邊聽此反對了慈煊的提議,現如今一號金鑰匙還沒有到手,萬一要是金鑰匙在宮中的話那他們此時撤離紫禁城只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