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空中飛來飛去,最后還是要雙腳踩在這塊土地上。
內心的故鄉,或許不存在於真實之處,但卻是一個能安放真心的歸屬。一處渴望回去的地方;一條記憶的老巷;一起發生過的故事?一點一滴,都是我內心的故鄉。
「十年一聚」就像一期一會,給遠在他鄉的孩子們一個回家的理由。把愛留在當下,把每一次的會面都當作是最后一次,珍惜付出,不錯過,就不遺憾。
「我們這一代人,遇到問題是想辦法修理,工作是、婚姻是、朋友也是??而你們這一代人是直接丟掉、換新的??有緣當朋友、當同事不容易啊,不要隨便放棄。」吳老師這番話,給了程諾省思。人生本來就不是完美的,誰會沒有一些痛苦或必須背負的過去呢?時間能讓人淡忘傷痛,一定也能累積情感。與白蓮的意外相遇,過往的恨與怨,程諾將會用怎樣的智慧來面對?
債主追債到金水家大肆破壞,反而翻攪出塵封已久的記憶,Jason憶起當年父親多麼愛他;程諾得知鐵哥兒們的壓力,相約不放棄夢想;過往的錯誤,大家在往后的歲月裡慢慢修補。
天雨逼自己忘掉柏森,選擇讓兩人在城市的兩端,各自孤寂。然而在得知柏森出事后,天雨卻是第一個趕赴現場;時空拉不開彼此的距離,小倆口終於有了對彼此袒露心情的機會…對於曾經失去的、漠視的情感,每個人用著自己的方式把愛找回來。透過佐藤剛的尋根,天晴想到二十年前獨自在車站等待母親歸來的自己,該去面對嗎?天晴看著小時候的畫,自己慢慢咀嚼著答案~
蘭姐將宜蘭駐地的田調專案交給了天晴,算是剽竊案后給彼此和解的臺階。穿梭在山與海之間,天晴眼裡盡是慢活自然,品味簡單的幸福。只是…這空氣中微妙的熟悉感,是源自天晴的記憶嗎??讓天晴覺得稀奇的是,不論在腦海里搜尋多少回,關於宜蘭的這份似曾相識,之於現在的她-完全陌生!
宜蘭土親、人更親的生活氛圍,常常反映在對陌生人的信賴上。一對母子在路邊攔車攔到程諾,這對母子又將如何沖撞出,程諾與天晴各自心裡的陰影?
我對這片土地的關心,從來不想敲鑼打鼓去張揚,只是挑了一件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然后默默義無反顧地去做。
老爸說,有些關心是很明顯的,有些則是藏在背后。我們關心一個人并不是為了讓對方知道我們在意他,而是很單純的希望對方能快樂、能變好,因此我們默默付出、義無反顧,也別無所求…就像靜靜躺在海上的龜山島一樣,不管是抬頭還是不經意的轉身,都能看見它不離不棄的身影,就像母親一樣殷殷的守望,無論孩子是離家或者歸鄉…
天雨到寬姐家關心居酒屋歇業的原因,卻無意發現寬姐受傷了。寬姐含糊帶過的同時,卻也讓天雨說出此刻的她有種「厭世代」的空虛感。天雨邀寬姐同去旅行,或許跟姐姐在一起就能沖淡這種百般不是滋味的無奈感受吧!一開始滿心歡喜的寬姐,聽見是宜蘭,頓時打消念頭。
阿莪母子的互動,各自投射出天晴、程諾內心深處的缺憾。單親媽媽不管多辛苦都沒有拋下孩子,而天晴自己卻是連親生母親都不要的孩子;程諾從阿莪母子的互動中逐步理解當年父親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結果公親變事主,天晴和程諾因為立場不同,發生齟齬…
天晴所在處傳來重大事故消息,寬姐與天雨慌亂趕赴現場。警車聲、救護護車聲、消防車聲此起彼落的持續著,揪著當地的居民,更揪著寬姐的心。寬姐看到天晴時不自主沖上前擁抱,眼神裡的擔憂終於卸下,這種種的過程,程諾都看在眼裡,也讓他不禁起了疑惑心。
與當地人們一起貢獻心力,用食物帶給災后人們安慰,寬姐危難中不意洩漏的真心,真的只是為報答家和曾經的恩惠嗎?採訪記者口中「李惠真」的故事是寬姐不愿回到宜蘭、不愿回首過去的主因嗎?
正如大部分心理學家認為,童年期的經歷會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塵封在大腦的某個深處角落,而這次竟是一碗米粉羹,挑起了天晴舌尖上的記憶…究竟在這座背山面海、依河而生的城市裡,蘊藏著多少屬於寬姐和天晴的過往?
迷茫與困惑誰都會經歷,恐懼與逃避誰都曾經有過,天雨能找到夢想的滋味嗎?柏森、天雨熱戀中的約會,被經紀人目睹,歐大任不得已搬出禁愛條款,柏森該如何面對?
龜山島,那滴在太平洋的臉頰上凝固的熱淚,是游子離家的眼淚還是母親殷望守護、在眼眶中打轉的淚滴?
堅持很困難,但只有勇敢的堅持下去,才能突破,有了突破,就會有進展。──齊柏林
有些事不是因為看見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能看見希望,就像滴水穿石,不是因為水的力量,而是因為晝夜的水流。所以想要走得更遠,就要一步一步的走。~天晴~
天晴在宜蘭結識農夫阿松哥,關於「風災后,稻米全被吹垮,可是只要種子健康,生命就會有力量重生」的一席話,悄悄在天晴心中扎根。空氣中、道路上熟悉的感覺,不斷召喚出過去深埋在心中的記憶,就算天晴潛意識再怎麼想否認過去,心以奇特的方式記住了。
她開始想到、夢到自己被遺棄前,刻意遺忘的片段,總是擺脫不了被遺棄感;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總是習慣性的取悅他人、配合他人…這難道就是阿松哥說的因為種子不健康?所以生命會長得歪斜?遇到難關自己無法長出復原的力量?
當年那個心底受傷的小女孩還留在原地哭泣,程諾一針見血點出天晴內心深處的等待,天晴終於愿意勇敢面對生母遺棄自己的原因與真相,理解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更多時候是大人自己的問題,迎向程諾所謂的「戴天晴重生元年」,一點一滴、把自己重新種回來。
天雨對柏森的愛是成全與信賴,相信彼此只要各自努力、繼續堅持下去,將在未來的人生中重逢。
宜蘭深溝小農們「現實常摧毀夢想,但夢想不也常打敗現實嗎?」堅持往夢想前進的理念,促成天晴、程諾各自展開人生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