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配合高漢英正面抗擊日寇攻勢的同時,楊庭輝巧用一支奇兵秘密穿插,奔襲空虛的洛安城。在前線指揮作戰的日酋得知大本營外神兵天降,大吃一驚,不得不回兵護救。但洛安城和周圍一些據點已遭受不小的損失,浩浩蕩蕩的第七次大掃蕩就此偃旗息鼓。?作完檢討的竇玉泉和張普景期望將功補過,主動要求到第一線帶兵作戰。尤其是張普景,在奔襲洛安城的戰斗中,他身先士卒,表現十分英勇,身上幾處負傷。?當分頭作戰的部隊重聚麒麟山時,再度負傷的姜大牙在分區醫院意外遇見了張普景。張普景雖有些尷尬,卻依然矜持著。他進手術室取腿上子彈時,硬是咬住牙一聲不吭。姜大牙得知張普景在戰場上的表現,讓警衛員把慰勞品送給張普景。張普景在他心底里重新贏得了諒解和尊重……?楊庭輝帶著王蘭田、竇玉泉、萬古碑和李文彬到醫院探望姜大牙。面對幾乎把自己整死的這些"同志",姜大牙有一肚子話要說,但他沒有多談個人的委屈,而是痛惜被錯殺的同志,痛惜毀滅了即將反正的周柳樹三大隊,說得聲淚俱下。竇玉泉等誠懇地向他表示歉意,幾雙手又握在了一起。?看到姜大牙軍政素質全面成長的楊庭輝留了下來,同他徹夜交談。楊庭輝從麒麟山的歷史,到根據地目前存在的問題,從有史以來的治軍方略到個人的為將之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使姜大牙茅塞頓開,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812高地一仗下來,79團死傷四百余人,余下僅三百多官兵,哀聲一片。為平息眾怒,高漢英為死去的石云彪授勛,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陳墨涵、趙無妨拒絕了高漢英、文澤遠和張嘉毓要為石云彪執拂、挖墳等故作姿態的安排,以79團剩余的人員組成方隊,以無比悲憤的心情安葬了自己的團長。?79團的中低級軍官們怒火難遏,聯名寫信彈劾高漢英用兵無道,張嘉毓臨陣脫逃。陳墨涵卻比他們深看了一層,認為上峰與高漢英等原本就是一丘之貉,而陳上將已被削去兵權,恐怕也補天無力了。?果然不久后,上峰來了新命令,只字不提812高地之事。反而將元氣大傷的79團取消了編制,再次降格為79營,并入了張嘉毓的246團。所有營連長也都下降了一級職位。高漢英經過一番謹慎權衡后,選擇了各方面都能接受的陳墨涵擔任79營營長。?對于高漢英的心思陳墨涵洞若觀火,而79團骨干們的洶洶憤慨更使他血脈相通,深有同感。他堅決要求辭職,無論如何不肯當這個裝點門面維持平衡的勞什子營長。?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舉動導致許多人上門勸說。除了趙無妨余草金等79營的中下級軍官們,文澤遠也是其中之一。各人都從不同的角度反對他辭職,陳墨涵一時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洛安城里,強撐面子的日軍也搞起了"第七次掃蕩祝捷大會",大肆宣揚他們擊斃了中國軍隊的悍將石云彪。高秋江開始并不相信鬼子宣傳,但在韓春云提醒下,還是決定回舒霍埠打聽清楚。?當高秋江回到舒霍埠,得知石云彪果真已經為國捐軀,如同五雷轟頂。她認定石云彪的死是高漢英有意設計陷害的,于是拔槍上門,要與自己哥哥同歸于盡。但高漢英并無明顯的把柄可以證明高秋江的判斷,他痛惜石云彪的眼淚甚至一點也不比妹妹少。高秋江狂噴了幾口鮮血,卻也拿高漢英無奈何。?陳墨涵聽說高秋江回來了,生怕她作出過激舉動,急忙趕去找她。最終在石云彪的墓地上,找到了一夜間變得憔悴的高秋江。?陳墨涵還沒有來得及安慰高秋江,就被高秋江罵了個狗血噴頭。高秋江質問他,為什么不接受79營營長職務?難道愿意眼睜睜看著多災多難的79團從此覆滅?難道還要讓地下的石云彪靈魂不得安寧?高秋江在石云彪墳前跪下,誠摯地要求陳墨涵為"多苦多難的79軍弟兄們扯桿旗,保住火種","至于為石云彪報仇,就由我來吧。"?受到極大震憾的陳墨涵懷著一腔紛亂和悲愴的心情,接受了任命,并決心以自己的意志和方式帶好這支部隊……?反掃蕩結束。麒麟山根據地的干部們進入了休整學習期。?傷愈后的姜大牙充滿激情和虔誠地投入到刻苦學習之中,引起了為他授課的董聞音一陣感嘆--委實是時勢造英雄。這位涉世不深的姑娘通過前階段的"純潔運動",從政治到感情都成熟了許多,對姜大牙的好感也在不斷增強。她習慣了姜大牙的風格,認可了姜大牙的品德,從姜大牙身上感悟出真正的戰斗者的精神,也從他身上看到了革命戰爭是怎樣把這樣一個村野莽漢變成了越來越出色的指揮員。但她仍然否定這是愛情,對自己說,欣賞和愛情不是一回事。?姜大牙當然不會放棄追求他心愛的董聞音,但目前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接受董聞音的建議,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姜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