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的父親因不愿拉花石綱,被官兵打死,方浩為救父親,打死官兵,并打傷了童貫的親信大鼻子。而這邊朝廷又因方浩的漆器手藝高超要征用方浩去杭州制造局應奉。情急之下方竹翁讓方浩去杭州暫避風頭,找一個多年前救過的,現任御史大夫的鄭大人,并帶上一封列舉了花石綱對百姓的危害,以及童貫和蔡京等人狐假虎威,借著花石綱的幌子欺壓百姓等種種事?的親筆信和半塊用以表證身份的餅干。請鄭大人向皇上轉述民間疾苦,盡早矯正花石綱的弊端。方浩來到杭州在一錦衣少年的指引下找到制造局,但被告之沒有鄭大人此人,錦衣少年告訴他鄭大人押送花石綱回京去了。
早朝,趙佶與諸大臣商討治理荊湘水患問題,并提議以詩詞立國,教育興邦。?散朝后,孟皇后與趙佶一起觀看周邦彥安排的長安歌姬歌舞表演。睦州知縣為討好童貫,到處打探璇璣石的情況,得知碣村確有璇璣神石后,欣喜若狂,馬上引導童貫一伙前去盜挖,方竹翁與村民極力反對。方竹翁想到當今皇上是位道君,便想假扮道士借卜卦稱璇璣石一挖,馬上就有血光之災,而且會動搖大宋根基,但童貫決心已下,說方竹翁妖言惑眾,方竹翁不幸中箭身亡。童貫對村民大開殺戒,將碣村夷為了平地。方玉兒為父親和村民的不幸身亡悲痛欲絕。
方浩在途中遇官兵抓捕一名書生范之瀾,挺身相就,并從其口中得知花石綱及童貫要挖走璇璣石的消息,急忙往回趕,看到了碣村的慘景。安頓了玉兒后,方浩決心殺童貫以報仇,玉兒得知后決心同往,并勸方浩不要妄動,可以上京城告御狀。兩人來到東京憑著半塊餅干找到鄭大人,鄭大人知道事情的原委后,表面答應替他們主持公道,暗地里確給童貫通風報信,準備捉拿方浩二人,被方浩識破,和玉兒連夜逃出鄭府。趙佶一心想畫成一幅《江南山水美人圖》,但夢中那入畫之人一直模糊不清,這日為派遣愁緒,趙佶微服出行至鎮安坊李師師的醉杏樓處,并與方玉兒擦肩而過,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