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秋,川陜蘇區反六路圍攻的勝利階段,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指揮部隊緊追川軍田頌堯潰敵,乘勝渡過嘉陵江,卻被張國燾強令撤回。川軍得以卷土重來,乘機加強江防。蔣介石根據川軍的六路圍攻大敗和正在進行戰略轉移的中央紅軍向西的情況,親赴重慶指揮,在加緊對長征中的中央紅軍圍追堵截的同時,亦加緊部署對紅四方面軍的“川陜會剿”,其嫡系胡宗南部進入川北的廣元、昭化地區。在敵人重兵壓境之時,張國燾入民間了解到蘇區已慘遭破環,民窮財盡,失去了抗敵能力,這才感到當初撤兵失策,提出再向嘉陵江西進兵。而徐向前認為,目前敵人江防嚴固,今非昔比,渡江作戰不利,只能另作他圖。三年前張國燾為了整徐向前,在“肅反”中逮捕并最終殺害了徐向前妻子程訓宣。紅軍婦女獨立團團長高明華深知這段經歷,但是,她和同志們出于對總指揮的關愛一直替其隱瞞著。徐向前不知妻子下落,始終在思念她。高明華暗戀著徐向前,但苦于難以表達感情。
為了打破敵軍的會剿,徐向前制訂了“川陜甘計劃”,決心向西北面行動,進兵甘肅南部,消滅胡宗南,創建川陜甘根據地。張國燾卻依然想的是向西渡嘉陵江,因而否定了徐向前的計劃。經徐向前反復說服,雖有所動心,但又顧及傷亡,猶豫不決,最后,實在找不出更好辦法,不得不表示同意。正在這時,中央紅軍奪占遵義的捷報傳來,全軍一片歡騰,決心以開辟甘南來慶祝勝利。大進兵路上,張國燾親自來為指戰員送行。徐向前領兵進入廣元、昭化地區,戰斗按計劃順利進行,胡宗南難以招架。高干會議上,大家精神振奮,決心一舉打開通道,直入甘南。就在這時,張國燾從后方來電,命令撤兵回師。徐向前等從前線趕回后得知,原來,遵義會議后,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計劃中央紅軍從瀘州段渡長江北上入川,指示紅四方面軍從嘉陵江中段蒼溪、閬中、南部處渡嘉陵江西進迎接。由于敵江防嚴密堅固,重兵集結,渡江困難很大。面對如此情況,張國燾顧慮重重。徐向前表示,我們雖然渡江很困難,但中央是大局,我們應該服從大局,克服一切困難打過江去。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和副總指揮王樹聲支持徐向前的意見。張國燾不僅不以為然,而且對徐向前產生猜疑。陳昌浩和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張琴秋很關心徐向前,既暗暗為程訓宣的犧牲而痛苦,又苦于不便告訴他真實情況,同時又準備尋找時機為高明華和徐向前牽線。
為了創造渡江的有利態勢,徐向前反復籌謀,決心利用紅軍運動作戰的優勢,迷惑調動敵人。計劃首先出兵陜南,造成抄胡宗南甘南后方的假象,逼迫胡宗南從川北廣、昭地區撤兵,然后再在中段的蒼溪、儀隴處尋殲敵人一部,拉開敵人的江防兵力。陜南作戰的進展,使胡宗南深感甘南后方有失,不斷電請蔣介石批準從廣、昭回師,以保甘南后方。但蔣介石多疑,仍然懷疑紅軍意圖在西渡嘉陵江上。為了進一步迷惑蔣介石,徐向前一面命令陜南部隊大造聲勢,一面親自布置給敵人的諜報人員下套。蔣介石擔心胡宗南甘南后方不保,舉棋不定,為了進一步試探紅軍虛實,命令川軍江防部隊在嘉陵江中段向蒼溪、儀隴發動進攻。對此命令,精明的敵江防總指揮鄧錫侯認為將危害江防,不惜犯顏直諫,但終被蔣介石罵退。川軍田頌堯等江防部隊奉命大舉打過江東,徐向前因勢利導,故意示弱,命令從蒼溪、儀隴先退一步。至此,蔣介石中計,誤判徐向前主力果然在陜南,從而命令胡宗南撤出廣、昭,開回甘南,并命令敵江防中段部隊大批開出接防廣、昭。待敵交接完畢,徐向前突然發起儀隴、蒼溪戰役,大量殲敵,并奪回了蒼溪、儀隴。川軍第二路總指揮田頌堯夜半裹著被單僥幸逃過江去。至此,終于拉開了敵人的江防,創造出了渡江的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