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興奮地把要到丁潔家做小時工的事告訴了馬建新。馬建新非常震驚,覺得李寬的想法非常瘋狂。但看到李寬心意已決,馬建新作為一個旁觀者腦子很清楚地幫李寬想到很多他沒有考慮到的事情,比如姓名、稱呼等等。李寬聽了馬建新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這些問題真是他忽略的容易出現(xiàn)紕漏的問題。
經過他和馬建新的商議,他決定在丁潔家改名李寬厚,小名寬子,稱李母為老太太,稱丁潔為丁姐。
而此時有同樣憂慮的丁潔也在家里交待孩子們,要他們尊重明天就要來上班的小時工,因為他是他們的叔叔馬建新推薦來的,在歲數(shù)上是他們的長輩。同時她囑咐孩子們不能把那些該他們自己做的事丟給小時工做。孩子們都一一答應了。
第二天,為了怕李寬見到老人和孩子們失態(tài),馬建新親自帶著李寬到了丁潔家。在馬建新的周全下,兩個孩子對李寬一點也沒有生疑,雙方見面時都很自然很開心。孩子很愉快地接受了李寬。接著李寬就在丁潔家里開始做起了小時工,他不僅做家務,還幫李母按摩,李母非常滿意。李寬能為母親按摩他無比知足和幸福,甚至非常激動。
晚上李寬做好飯菜準備離開時,善解人意的丁潔以李寬第一天上班為由很自然地留下他和家人一起吃飯。十七年來李寬第一次跟家人一起吃飯,他拼命地壓抑心中的感動,只能用眼神向丁潔表示感激。
為此丁潔還很自然地以歡迎李寬第一天上班為由,破天荒地拿出紅酒慶祝,李嘉木雖有些覺得意外,但也沒有多想。李寬正式進入到這個家里。李寬在家里打掃衛(wèi)生時,李母突然又犯起糊涂,她又認不出李寬是小時工,一個勁地懷疑他是騙子,還要硬拉著他要去找丁潔證實。李寬不停地告訴李母自己是他的兒子,希望李母能認出自己。
第二天司徒憾去干洗店找丁潔時,發(fā)現(xiàn)她的氣色和精神狀態(tài)非常好,無心地說丁潔找了小時工竟然很見效,丁潔有些心虛。司徒憾告訴丁潔,自己想帶著孩子們去見見世面。丁潔囑咐他千萬不要影響孩子們的學習。
司徒憾等在學校門口,等李嘉木和李嘉嘉出來后他告訴他們帶他們去片場看看。李嘉嘉非常喜歡藝術,一直想考藝校,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激動。司徒憾認識導演,在片場正好碰到一個女演員演的非常糟糕,司徒憾便極力推薦讓李嘉嘉試試這個角色。導演很為難,但架不住司徒憾的一再說情,最后同意了。李嘉嘉的表演讓導演非常滿意。李嘉嘉本來一直不太喜歡司徒憾,但這次司徒憾投其所好讓她非常高興,對司徒憾的態(tài)度也有了改觀。
晚上回到家中,李嘉嘉還沉浸在導演表揚她有表演才能的興奮當中。吃飯時她竟然說出了不再想考學,想直接拍電影,她還說好多電影明星就沒有上過大學。丁潔對孩子突然改變的想法非常生氣,對李嘉嘉嚴厲地批評。李嘉嘉接受不了丁潔的說法,氣的連飯都不吃了。
李寬怪丁潔教育孩子的方法欠妥,他想試試勸勸李嘉嘉,丁潔不太相信李寬能夠說服孩子。李寬到李嘉嘉房間輕聲細語地問李嘉嘉的真實想法。得知她是因為不喜歡歷史老師,所以才導致歷史太差,也才喪失考大學的信心。李寬答應她由自己想辦法幫她請到她喜歡的歷史老師來給她當家教。李寬又問了李嘉木的學習情況,得知他的學習成績也離重點高校有差距時,他答應由自己幫他想一個有用的計劃幫他提高分數(shù),盡量幫他在離高考的這七個月里成績能突飛猛進。
李寬忙完離開時,剛走了幾步就聽到丁潔和孩子們扶著李母叫他。原來晚上李母覺得李寬炒菜好吃,多吃了一些,結果引起腹痛。李寬幫著丁潔趕緊把李母送到醫(yī)院。幸好無大礙。李寬勸丁潔回去,自己一個人留在醫(yī)院守了李母一夜。
司徒憾到干洗店找丁潔時,丁潔告訴他,他上次帶孩子們去片場后,李嘉嘉回來就不想考學了。她請司徒憾在孩子面前不要一味地投其所好,慣著孩子,要真正了解孩子們到底需要什么。司徒憾覺得丁潔說的非常有道理,他就問兩個孩子有什么愿望想滿足。結果李嘉嘉告訴他自己歷史成績不好,想請四中的名師吳之洲老師做家教,而李嘉木則讓他想辦法在幾個月內幫自己成績提高一百分。司徒憾一一地應承下來。兩個孩子激動地拍手叫好,還保證如果他幫他們達成心愿,他們就促成他和老媽的好事。
司徒憾通過教育局的朋友找到四中的領導,想請領導幫忙說服吳之洲做家教。誰知領導告訴他,吳之洲因為相當出色已經在電視臺開辦了一檔講壇節(jié)目,他現(xiàn)在主要從事電視臺的講壇節(jié)目,已經一年沒在學校授課了。司徒憾愣住了。
這邊李寬為了幫助兩個孩子也在打聽吳之洲老師。他請馬建新幫忙打聽到吳之洲的家庭住址,誰知當李寬找到吳老師家時,才知道他在電視臺辦節(jié)目,平時住賓館根本不回家。李寬也傻眼了。
李寬又到孩子們的學校打聽。通過與學校門衛(wèi)師傅套近乎,他打聽到學校的尖子生伍依依的家庭住址。據(jù)說伍依依門門課都是一百分,被稱為六百分學生,是要被北大清華特招的學生。李寬想她一定有好的學習方法,他想請伍依依到家里給自己的兩個孩子做家教。
等他找到伍依依家時被眼前的情形驚呆了。原來伍依依家住在一個破爛不堪堆滿廢品的小院里,她的媽媽以收廢品為生,她的爸爸在路口擺攤修鞋。李寬沒有想到這么出色的優(yōu)等生竟然是在這么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和條件下成長的。他十分震驚。
李寬去路口修鞋攤找到伍依依的爸爸,他以修鞋為名自然地與伍爸爸攀談起來。他向伍爸爸討教孩子的教育方法。伍爸爸說自己沒什么文化,也談不上心得,只說孩子得勞動,得知道勞動的艱辛才會珍惜學習的機會。李寬若有所思地到伍家小院看望伍依依時,發(fā)現(xiàn)這個狀元女孩沒有絲毫的嬌氣,她默默無聞地毫無怨言地幫伍媽媽把收回來的廢品往院子里搬。此情此景讓李寬受到很大的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