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百川深知村民們不愿合并的根源在經(jīng)濟利益上,他一邊把自己在臨時安置點拍攝的焉支村村民的照片張貼出來,號召村民在焉支村危難之時伸出援手,這樣才不負丹霞村是文明村和先進村的稱號;一邊向村民們承諾決不會因為焉支村的到來讓大家的利益受損,如果村民收入減少,他會自掏腰包補足差額。
在趙百川和其他村干部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們被打動,過半數(shù)人投出了贊成票,兩村合并的事終于塵埃落定。當夏寶生接到蔣書記的通知,讓他準備整村搬遷時,一顆懸了好久的心終于放進了肚子里,馬上安排劉東橋組織村民做好搬家準備。
趙百川主動約夏寶生一起商量搬遷事宜。夏寶生和劉東橋立刻來到丹霞村的速展人才小區(qū),一邊看房一邊現(xiàn)場商量搬遷安置事宜。因為焉支村的獨居戶偏多,東橋在實際考察后發(fā)現(xiàn)房子不夠分。趙百川和夏寶生商量著把幾套大房改建成單人公寓,改好后全村再搬進來。夏寶生卻擔心日久生變,決定讓村民們先搬過去再改建。
因為事出突然,焉支村還沒來得及提前跟村民們思想工作,夏寶生就直接和趙百川定下了搬遷時間,劉東橋擔心村民知道實情后會不同意,夏寶生腦筋一轉(zhuǎn),想出了先刻意隱瞞搬遷地點,只用新房照片做誘餌的主意,鼓動村民立刻行動起來。村民們看到高大上的新小區(qū)果然上當,恨不得立即搬遷,劉東橋卻總覺得夏寶生的做法不妥,頗有微詞。
李金財察覺有詐,一再追問搬遷地點,劉東橋只得說出實情。一聽說要搬到“仇人”的地盤上,村民們死活不同意。夏寶生向大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擺明利害,讓全體村民投票表決。在他苦口婆心地勸說下,同意搬遷的變成了大多數(shù),兩村合并已成定局。
關(guān)鍵時刻,妻子蕙蘭卻打了夏寶生的臉,公開拒絕搬遷到丹霞村,跟他唱反調(diào)。夏寶生連忙把蕙蘭拉到一邊,以離婚相威脅,嚴令她作為干部家屬堅決不能拖后腿。蕙蘭卻擔心搬到丹霞村后,兒子虎娃就再也回不了家了。最后還是夏雪悉心勸服了母親勉強同意。
劉東橋因為幾個少數(shù)不愿搬的村民,征求夏寶生的意見。夏寶生一個個地逐一做工作。他知道姜大嗓是因為五年前的舊事才抵制搬遷的,把他單獨叫到一邊開解,讓他為了未出生的娃忍一忍同意搬遷,還希望他能在丹霞村找到致富的路子。姜大嗓這才被說服,著手搬家。
細心趙百川考慮到焉支村的村民們因為受災(zāi)幾乎一無所有,就想著把村民的家具一并解決了。付鵬卻站在村民利益的角度上,提出如果動用公家的賬,丹霞村的村民們絕對會跟趙百川鬧翻天。趙百川只好動用自己的關(guān)系,拉下臉來找到老戰(zhàn)友的企業(yè)要來了贊助。又自己出錢買下了一套最好的家具,放進了鳳鳳家中。
趙百川帶著人忙活了一整天,才把給焉支村村民準備的家具搬完了,長舒了一口氣。不過,兩村合并的萬里長征這才剛剛開始,因為焉支村的一百多戶村民大部分都是貧困戶,兩村又存有多年的過節(jié),如何將兩村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并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是擺在趙百川面前的兩大難題。
明天就是焉支村搬遷的日子了,夏寶生直到深夜也無法入睡。看著在走廊上橫七豎八躺著的村民們,他回想自己上任之初曾拍著胸脯向村民們保證,一定要帶大家脫貧致富。可沒想到一場天災(zāi)過后,焉支村竟然在自己任上就這么沒了,夏寶生感慨萬千。
第二天一大早,趙百川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就忙活著先幫著鳳鳳和東橋搬了家。他不僅給鳳鳳準備了最好的家具,還配齊了所有的家電。趙夢為此再次和趙百川發(fā)生了爭執(zhí),東橋看不過眼,替趙百川教訓了趙夢幾句。
東橋幫夏雪搬家的時候,無意間發(fā)現(xiàn)夏雪還留著兩人年輕時的定情信物,心有觸動。蕙蘭見狀趕緊把他支了出去。賈吉祥和三不沾因為都是單身,加之單人公寓還沒有改建好,暫時被安排合住。兩人不滿意,找丁香要個說法,丁香費了好一番口舌才把二人安撫住。
趙百川和夏寶生發(fā)現(xiàn)李金財?shù)葞孜徊辉赴徇w的老人不見了,在鎮(zhèn)中學里里外外找了半天也不見人影,斷定他們肯定是偷偷回到了焉支村。兩人立即驅(qū)車趕回焉支村,看見李金財?shù)热苏驗轸[著回村被防疫人員攔在村外,雙方吵得不可開交。
夏寶生為了勸村民們回去,現(xiàn)身謗法勸村民們放下恩怨跟自己回去。李金財擔心搬到丹霞村會受欺負,趙百川給他吃了定心丸,表示村里會對大家一視同仁,絕不會區(qū)別對待。在趙百川和夏寶生的輪番勸說下,眾人終于和他們一起回到了丹霞村。
因為村委少算了秀秀肚子里的娃,姜大嗓去找劉東橋理論未果,便自作主張霸占了要改建成單身公寓的大房。丁香和趙夢見狀要求姜大嗓騰房,姜大嗓不肯,丁香只得找來劉東橋。劉東橋趕來想以理服人,不料秀秀卻用蕃茄醬當成血,上演了一出“以肚訛詐”的戲碼,把東橋等人攆了出去。
因為房子不夠分,趙百川想先把焉支村的幾戶獨居老人安排進丹霞村的療養(yǎng)院免費居住,等房子改建好后再搬進去。夏寶生雖然覺得這樣處理挺好,但礙于面子嘴上仍然陰陽怪氣,趙百川深知他的脾氣,也不跟他一般見識。
搬遷終于塵埃落定,忙活了多日的夏寶生累得坐在沙發(fā)上就睡著了,連東橋給他匯報工作都沒聽見。趙百川和劉東橋核對人數(shù)時,發(fā)現(xiàn)崔爺爺不見了蹤影。兩人四處尋找無果,尋思著老人可能回了焉支村。
趙百川和劉東橋一起回了焉支村,也沒在村里找到崔爺爺?shù)娜擞啊|橋立刻致電給夏寶生,夏寶生猜測崔爺爺很可能回到了峽谷中的舊宅,便在趙百川的陪同下來到峽谷,果然在老房子里找到了崔爺爺。
犟脾氣的崔爺爺不惜以死相逼,也不肯搬到丹霞村去。夏寶生深知老爺子的脾氣,只得讓他先暫住在峽谷的舊宅里,趙百川為他準備了生活必須品,并差人給老爺子送了過去。
趙夢擔心鳳鳳搬來丹霞村后,會和父親走得更近,便在同事的支招下決定改變策略,用親情打動趙百川。可父女倆剛和好沒幾分鐘,趙夢就通過鳳鳳給趙百川打來的電話,得知了父親自費為鳳鳳購置全套家電的事,暴脾氣的趙夢和父親再生嫌隙。
鳳鳳不愿夾在趙家父女之間左右為難,便趁著給趙百川送家電款時,違心地讓他以后不要再來家里了。鳳鳳在新家整理行李時,發(fā)現(xiàn)劉東橋至今還留著和夏雪戀愛時的舊物。她還不知道夏雪已經(jīng)離婚的事,嚴肅地告誡兒子不要再惦記著夏雪,并拜托菊英給劉東橋介紹對象。菊英嘴上答應(yīng)著,卻打心里不愿讓丹霞村和焉支村的人結(jié)親。
焉支村的搬遷基本完成。兩村合并后,趙百川被任命為新丹霞村的村書記,夏寶生為村主任,劉東橋和丁香為副主任。本就對兩村合并不滿的付鵬,一聽自己的職位從原來的村主任變?yōu)楝F(xiàn)在的副書記,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當焉支村的村民們都在為住進了新家而開心時,夏寶生卻在憂心村民們今后的生計。因為丹霞村的土地此前已分配完畢,開墾新地尚需一段時日,夏寶生便在新村的第一次村干部會議上,提出了抓緊解決村民就業(yè)的問題。
趙百川立刻響應(yīng),當即提出丹霞村的果園和新建的一批大棚可以解決一部分的就業(yè)問題。因為新大棚引進的是目前最先進的種植技術(shù),趙百川還在丁香的建議下,專門為焉支村的村民們開辦一個種植培訓班,讓一部分年輕又有文化的村民們先學習起來。等丹霞村把石頭城的旅游項目建起來后,可以解決的勞力會更多。
夏寶生在實際考察過果園和大棚后,雖然趙百川的方案表示認可,卻也提出這種打工的方式只能解決村民們的溫飽,農(nóng)民若想徹底摘掉貧困的帽子,還得有土地。而且希望新的村委能對貧困戶實施精準扶貧。趙百川便命劉東橋和丁香對貧困戶建檔立卡,以便實施精準扶貧。
夏雪想應(yīng)聘丹霞村旅游新區(qū)的設(shè)計師工作。蕙蘭不愿女兒留在村里,逼夏雪回城工作,并和張揚復婚。夏雪逼不得已才向母親道出了離婚實情,因為前夫有家暴的惡習,夏雪經(jīng)常無故被打,甚至肚子里的孩子都被打得流了產(chǎn)。夏雪為了離婚,不惜把房子、車子和公司全都給了前夫。夏寶生心疼女兒要找張揚算賬,被蕙蘭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