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村為兩村合并的事舉行了公開投票,村民們因為丹霞村早年間刨了焉支村祖墳的事,多半選擇了不同意。劉東橋為了村民的長遠發展考慮,不僅當眾表明了自己同意兩村合并的意見,還向大家闡明了利弊,有了丹霞村的幫助,焉支村在脫貧致富上也能走上捷徑。
還沒等著村民們發表意見,夏寶生就在不同意合并的表格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公開跟劉東橋唱起了對臺戲,讓東橋很是下不來臺。
丹霞村的村主任付鵬在往焉支村送救災物資時,車輛被陷進村口的泥坑里了。劉東橋接到電話后,馬上叫了村里的青壯勞力到村口幫忙。姜大嗓一看是丹霞村的車,扭頭便走。好在夏雪正巧路過,不僅幫著東橋勸服大家幫忙推車,自己也親自上陣,幫助救災車輛及時脫險。
夏雪和母親回家路上,偶然聽到姜大嗓等幾個村民污蔑趙百川,說他支持兩村合并是為了和鳳鳳在一起。夏雪不顧母親的反對,上前替鳳鳳抱不平,反被姜大嗓搶白夏雪不顧自己已有家室,和劉東橋眉來眼去。蕙蘭立即上前,替女兒教訓了這幾個胡說八道的大嘴巴。
蔣書記專程來到丹霞村給趙百川做工作,讓他改變思想同意兩村合并。趙百川借此機會向蔣書記請教丹霞村鄉村游發展不起來的問題,想讓蔣書記幫著出謀化策。蔣書記給趙百川吃了顆定心丸,凡是對農民致富有益的,縣里一定會扶上馬再送一程的。
暴雨再臨,焉支村有被泥石流淹沒的危險,上級向焉支村發出了集體撤離的通知。接到通知后,夏寶生負責坐陣村委,劉東橋負責挨家挨戶地勸說村民,送完救災物資的付鵬也主動留下來幫忙。
雨越下越大,鎮領導蓋書記一邊遙控指揮著焉支村盡快撤離到鎮中學去,一邊緊急調度趙百川村里的車輛前往支援。接到電話的趙百川親自帶著車來到焉支村,忍著夏寶生的冷嘲熱諷,忙里忙外地幫助撤離。
擔心發生地質災害的蔣書記也不顧危險趕到,現場指揮撤離。村里有些老人不愿離開住了一輩子的家,趙百川、夏寶生、付鵬和劉東橋等人不顧危險,用人力抬加三輪車的方式,將他們全部撤到山下。
因為雨勢過大,焉支村果然發生了山體滑坡,全村都被埋了。村民們由于撤離及時,全村老少平安一個都沒少,被臨時安置在鎮中學避難。臨時安置點條件艱苦,無家可歸的村民們都很擔心以后的日子怎么過。
趙百川幫忙安置好焉支村的村民后,立刻準備回村召開救災動員大會。他還考慮到鳳鳳的腰上的舊疾,想把她接到自己家暫住,劉東橋也同意,鳳鳳卻不愿給趙百川添麻煩。趙夢聽說鳳鳳要住進來,堅決反對。
鎮政府將焉支村在臨時安置點的吃飯問題,交由了丹霞村負責。趙百川親自送飯上門,他的好心好意卻被夏寶生誤會成了要看自己的笑話,絲毫不領情。兩人被叫到鎮上開救災會議,蔣書記在實地察看過焉支村的災后情況后,意識到村民回村已是不可能,加之整體搬遷的新村一年后才能建成,唯今之計最好的解決方案便是兩村合并,希望兩個村支書回去后做好各自村民的工作,讓村民們真心接受此事。這樣一來,村民的安置和焉支村脫貧的問題就可以一并解決了。
夏寶生明白村民們住在鎮中學里并非長久之計,便把一村老少暫時托付給妻子蕙蘭后,抱著一線希望冒險回了焉支村。泥石流過后,焉支村什么都沒剩下。看著這一片狼藉,夏寶生兩眼含淚,久久不愿離去。
蔣書記也跟隨夏寶生來到村口,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邊苦口婆心地勸說夏寶生放下心結,從心里接受丹霞村和趙百川;一邊嚴肅指出焉支村長期未脫貧,雖然有地質差的客觀原因,但與村民們落后的思想觀念也不無關系。
蔣書記的一席肺腑之言,讓一向固執的夏寶生開始反省,是因為自己的思想落伍跟不上時代發展,才沒能讓村民們早日脫貧的。劉東橋看出夏寶生思想松動,對兩村合并沒有原來那么抵觸了,隨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趙百川。
趙百川雖然也曾極力反對過兩村合并,但今時不同往日,面對著焉支村的天災,他無論如何也做不到袖手旁觀,不但自己轉變了思想,還在號召村民捐款捐物的同時,勸說大家也轉變思想,真心接納焉支村的受災村民們。可他沒想到,村民們集體推選出來的村主任付鵬,就第一個站出來提了反對意見。趙百川一氣之下讓付鵬靠邊站。
趙百川聽取了劉東橋的建議,用邀請劉東橋和夏寶生參觀丹霞村速展人才小區的方式,與他們共商兩村合并大計。可沒想到兩人剛達成共識,就發生了村民聚集村委會門口集體抗議兩村合并的事。夏寶生誤會趙百川是說一套做一套的兩面派,任由趙百川百般解釋也聽不進去,拂袖而去。
夏雪的前夫張揚突然到訪,想把夏雪和蕙蘭接到城里復婚,夏雪堅決不同意。秀秀突然肚子疼,鳳鳳著急去扶她時不小心閃了腰,大家趕緊把兩人送往醫院。所幸秀秀母子平安,只需留院觀察幾天;鳳鳳的腰則需要每天做理療。趙百川再次提出接鳳鳳回家住,鳳鳳再三權衡后同意了東橋的建議,自費住進了丹霞村的療養院。
趙夢發現趙百川把鳳鳳接到療養院后,在療養院門口和父親大鬧一通。鳳鳳不愿讓趙百川為難,忍住病痛,立即收拾行李離開。丁香站在好朋友的立場上勸說趙夢不要再胡鬧下去,卻被別有用心的狗娃錄了音。
丹霞村的人看著夏寶生和劉東橋來看房,以為兩村合并的事已經板上釘釘了,秦爺等人不依不饒地在村委會門口逼趙百川表態,堅決不同意合并。趙百川怒不可遏,厲聲教育村民們不能只顧著自己,更要顧全大局。可他前腳剛走,本就反對合并的付鵬卻偷著告訴村民們兩村合并的事目前還沒定,并向村民保證自己一定會將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郁悶的趙百川獨自一人來到中國工農紅軍的英雄紀念碑前看望爺爺。光他自己轉變觀念還遠遠不夠,可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說服丹霞村的百姓們犧牲點個人利益,真心接納受災的焉支村村民們。
另一邊,顏面掃地的夏寶生到蔣書記那里告了趙百川的狀,哭訴他兩面三刀。蔣書記卻從他的話語中聽出,夏寶生已經轉變思想同意兩村合并了。蔣書記先悉心安撫走了夏寶生,回頭就把趙百川叫過來,繼續做他的思想工作。在蔣書記大局觀的影響下,趙百川保證一定全力做好村民的勸服工作,并決定就兩村合并問題召開全村投票表決大會,同時著手準備接收焉支村的后備方案。
趙夢反對趙百川跟鳳鳳的音頻被傳到了網上。趙夢懷疑是狗娃干的,覺得他是在故意整自己,付鵬卻分析出這個音頻是想利用她整倒趙百川。趙夢在付鵬和丁香的陪同下找到狗娃詢問究竟,雖然狗娃矢口否認,可三人僅用幾句話就把實情套了出來。
趙百川去找夏寶生,想把災民們的日常拍下來做成PPT宣傳資料,勸服丹霞村的村民們。氣還沒消的夏寶生卻認為趙百川是想讓大伙兒看他們的笑話,禁止趙百川拍攝。趙百川只好偷偷拍下視頻,意外發現鳳鳳躲在無人處抹淚,還看見他就躲。
不明所以的趙百川只好找劉東橋了解情況,才知道是村里人聽了趙夢的音頻后,背地里傳鳳鳳的閑話。劉東橋替母親鳴不平,當年趙夢母親之死其實與鳳鳳無關,但鳳鳳多年來卻寧愿背負著閑話,也一直悉心照顧著趙夢。可趙夢不但不領情,還恩將仇報。
趙百川誤會音頻是趙夢上傳的,向東橋承諾回家后好好管教女兒。可他才剛張口,趙夢就誤以為又是鳳鳳從中搗鬼,父女倆的關系反而更加緊張。
趙百川動員村干部們分頭做村民的勸說工作,卻先遭到了付鵬的反對。兩村合并的事已經火燒眉毛了,趙百川再沒耐心好好說話,當面批評付鵬沒有大局觀,不配做共產黨的干部。付鵬盡管發牢騷,黨員干部的覺悟還是有的,老老實實地按趙百川的吩咐去干活了。
另一邊,夏寶生和劉東橋卻因為丹霞村遲遲沒有動靜愈加心焦。如果丹霞村不同意兩村合并,焉支村就將面臨分散安置的局面。村民們一聽要四分五裂,心里都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