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淮南王劉安,善文辭,且長于考究上古歷史文物,對唐虞文化猶感興趣,與妻尋月,鶼蝶情深,志趣相投,同在封地上發掘一眾古跡,欲以傳流下世。?武帝沉迷神仙之術,寵信方士,不單好大喜功,且常浪費發脂發膏以建殿立廟,作為皇叔的劉安,多次勸戒無效,反使武帝由愛轉惡,命其收集神話傳說以成書,旨在令他不問朝政。?一場流星雨,武帝以為天降大災,且會影響國祚,是時劉安封地中,有古鼎為神器,迷惑武帝,力斥其非,一來鼎陷浮沙中,二來沙土中毒蛇毒蝎無數,貿然拔鼎,會傷人命無數,三來更悉武帝一聞神物出土,必會廢田地,開道路,建廟宇,起駕迎鼎,民生勞苦,不在話下。劉安以古鼎只是歷史文物,必須小心發掘以傳世,而非打鑼敲鼓,妖言惑眾,更添其神秘迷信的色彩。?欒大碰了一鼻子灰,悻然而去。?欒大回京之后,果然在武帝面前參劉安一本,說劉安私藏神物,以致封地紫氣長存,劉字一方面勸武帝莫迷信方士之術,另一方面卻暗中收聚皇氣,可能圖謀不軌,武帝大怒,令人脅其妻子及臣下家眷,將大鼎掘出送往黃河口祭天。?兵圍劉安王府,尋月怕劉安的反抗,會致武帝得劉安謀反的借口,遂帶領一眾家眷,毅然被扣上路,劉安與尋月分別,傷情別緒,涌上心頭,加上古鼎龐大,不易發掘,過程中多有死傷,又見黎民被逐家園,中央收地建廟,如此種種,皆令劉安精神大受困擾。?早前他與妻子攜手搜集古代神話傳說時,感后羿、嫦娥的故事浪漫凄美,曾許下生死相隨,有朝一日,望能往月宮一探的誓言,如今妻子安危難料,自己對一切所發生之悲情慘事,卻是無能無力,開始想象后異力抗十個太陽,斬妖除魔的英勇,聊以自慰,逃避現實,可惜想象越深,幻象越出生現,大夫也搖頭嘆息,深怕劉安感懷憶妻,終會踏上精神錯亂的悲劇命運。?歷經艱辛,古鼎終被掘出,劉安帶病上路,終在黃河口,得見妻子,二人恍如隔世,喜極而泣,然武帝以祭鼎無阻黃河決堤,竟聽欒大之言,以人祭鼎,尋月月劉安皆駭然,力阻武帝,混亂中尋月被士兵打傷。?劉安撫著垂死妻子的臉,傷心欲絕,時武帝竟派人至,因天色開始轉變,大雨將之,武帝怕是因為一眾方士祭文不入天神法眼,以劉安曾寫離騷賦,文辭優美,遂急召之即賦禱詞祭天,若能令天色好轉,則將之前劉安夫妻一切擾亂祭壇之罪勾銷,劉安大怒,方士妖言惑主,武帝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聽信,自言不懂寫什么祭天禱文,更不能以一篇文辭而轉變天氣,如今妻子將逝,必須長伴在側,但欒大有心為難,命人強行押走。?劉安再見武帝,為尋月的緣故,已是心神大亂,破口大罵武帝為昏君,且推開眾兵士,力指古鼎非神物,大怒擊鼎,漢武帝身為九五之尊,豈能受此玷辱,再見他擊打神物,更是怒發沖冠,下令將劉安千刀萬剮處死。
劉安正要受刑,豈料大雨下,閃電至,眾官員奔走之間,欒大不慎竟為雪電所擊,立斃當場,劉安哈哈大笑,指欒大既有通天之能,何不能測得自己生死,武帝竟寵信有加,害民禍國,勞師動眾,耗盡國庫來迎那什么神鼎,豈不貽笑后世。武帝呆然,深知劉安所言非虛。而群臣早不滿欒大所為,今見奕大已死,忙向武帝求請,免劉安罪,武帝免劉安死,只廷杖劉安以為重責。?劉安受過刑后,趕回家中希望可以見尋月最后一面,但可惜愛妻尋月早已撒手塵寰,劉安自恨竟未能在愛妻彌留時倍伴在側,傷心絕望之余幾欲尋死,為一眾臣子及大夫所救,但劉安已是萬念俱伙,念及妻子生前,曾向入嫦娥后異的英雄浪漫故事,不由自主的將自己關了起來。劉安不眠不休,書寫著當日曾與妻同游,四方收集回來的一切民間神話傳說,他實在不能忍受妻子就此離去,他要將二人同心合力收集回來的一切,結集成書,以流傳后世,似乎這樣做,妻子就會永留身邊,也好令世間之人,看見這一眾神話傳說后,能從中得到啟迪,再認識人間的美善。?劉安越寫越快,越寫越狂,家臣們見此無不難受,可能劉安真的憶妻成癡了。?話說凡塵多苦,天上眾神卻因能長生不老而耽于逸樂。以擅長射藝的天神后羿,性情高傲且剛直,奔到天庭欲見天帝,被守門天神所阻拒,原來后羿曾當面力斥眾神妄顧民間之苦,備受眾神排擠,連天帝俊也為后羿的辛辣言辭而自感面子大失,借意將之貶到洞庭看守水產淦獲,投閑置散。后羿得知帝俊無視蹂躪人間巨蟒、大風等怪物,未有指派天兵神將收服,反帶同與羲和所生的十個兒子(太陽神)在圍地狩獵,逍遙享樂,后異更是生氣。?眾子為討帝俊歡心贊賞,個個磨拳掌欲大展身手。帝俊大子天生神力,極得母羲和溺愛,養成霸道驕縱的性格,乃眾子之首。嫦娥為帝俊之女,掌管月亮眾星。嫦娥活潑可人,溫柔正直,愛蒼生。因對橫蠻的大哥頗有微言,為此并不得大哥及羲和喜愛。圍獵之時,一只毛如白雪,雙眼宛如寶石甚通人性的玉兔引起眾人的注意,大哥執意要殺玉兔取其毛獻于帝俊及母后。嫦娥不忍欲救玉兔,正巧遇前來尋找帝俊的后羿。后羿為救下受傷的玉兔,與嫦娥兄長發生激烈沖突。嫦娥大哥決定要后羿跟十兄弟逐一比試射藝,后羿全數勝出才有權決定玉兔生死。后羿射藝過人,輕易勝過九人,最后到大兄長跟后羿比試。大兄長自知難以勝過后羿。竟把箭射向玉兔欲殺之。后羿連忙發箭阻止,雖成功改變大兄長的箭頭方向,卻陰差陽錯射傷了嫦娥。?嫦娥初見后羿,心情即有幾番起落,見其救玉兔,以為是仁者,但又聞得他辱罵兄長甚至父親,認為他狂莽自大,最后見他炫耀射藝,并傷及自己,自此誤會頓生。?十兄長乘機發難,嫦娥知悉眾有心刁難,雖對之并無好感,但念及對方救了玉兔,不欲小事化大,故只有驅逐后羿離開。后羿未能向帝俊陳情已被趕出天界,因而誤會嫦娥與其兄長乃一丘之貉。?嫦娥悉心照顧玉兔,玉兔竟變回真身。原來本是兔仙,吸收天地靈氣孕育而成,懂得隨時幻變各種形態之仙術,但為太陽大哥所傷,仙力幾近耗盡,嫦娥照顧之,且教習她一切原幾失去的神仙法力,令玉兔驚喜不已,發誓從今為婢。
太陽九哥與嫦娥感情甚篤,但從小體弱多病,性情怯懦,無力反抗眾兄,任其作惡?,但九哥本性善良,遂又常為自己的無能自責,嫦娥多番開導,二人關系親和,在眾兄弟妹間似已連成一氣,為手其它兄弟所狐立,而九哥常刻意逗嫦娥歡心,似超越兄妹之情,嫦娥未有所覺,然玉兔卻心中疑惑,但亦按捺不表。?玉兔休養痊愈后,指出當日的射手天神,一心為解凡人苦困才來求見帝俊,而且是大兄長從中作梗才會誤傷嫦娥。?嫦娥得悉誤會了后羿,一直耿耿于懷,但嫦娥并不知后羿姓名,無從找尋。同時嫦娥也為凡間百姓飽受七害之苦而憂心,雖曾向帝俊進言,便帝俊一直不以為然。直到位列人神之間的伏羲,受人間堯帝之托,再次向帝俊求助。帝俊終與眾神商討此事,然七怪個個擁有非凡異能,眾神莫敢自動請纓滅害。?嫦娥眼看事情又將一拖再拖,不了了之,心急如梵。昆侖山西王母知悉嫦娥為民間疾苦而憂心,逐告之從前天庭有一叫后羿之神射手,被貶洞庭。嫦娥決定前往尋找,以解民困,玉兔相隨。?后羿自從見帝俊不果后返回洞庭,大感失望,射箭以發泄,巧遇居住在洞庭邊,靠捕漁為生的少年人——馮夷。馮夷上山采百年開花之奇花治母病,不料后羿在不知情下竟把奇花射下山崖。馮夷大怒欲殺后羿,后羿為自衛并制止馮夷,連發數箭令其衣物盡毀,馮夷受辱而去,誓要報仇。后羿后來雖知馮夷原來取藥救母,助之,但馮夷對后羿已生嫌隙,不領情,然而后羿感這青年的剛勇,欲與之成朋友。?人間七害之的巨蟒在洞庭湖內興風作浪,馮夷的親友多死于巨蟒口中。而與馮夷志趣相投的好友逢蒙亦險葬身蟒腹,馮夷乃決心獨力殺巨蟒救萬民。?后羿見一個凡人竟有此心志,而天上眾神卻不聞不問,從心底佩服和欣賞馮夷。但后羿深知連自己都沒有把握可以殺巨蟒,馮夷前往只是白白送死。為阻止馮夷妄自行動,指馮夷若贏不了自己根本沒資格殺巨蟒。馮夷不知后羿乃天神,于是將打敗后羿視為殺巨蟒的第一步,不斷地向其挑戰。過程中,二人皆對對方心生景仰。后羿則視馮夷為朋友、兄弟,并因其堅毅打動,更立志力除七害,積極地苦行修練箭法,借以增強殺妖之能。?另一邊廂,嫦娥為找后羿來到凡間,暫時棲身好友洛嬪之處。洛嬪為洛河女神,伏羲之女,兩人自幼相識,情同姐妹。洛嬪以美貌聞名,裙下之臣多不勝數。所謂美人愛英雄,洛嬪則希望自己未來的夫婿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一日,洛嬪在洛河戲水,后羿騎射練功的英姿出現在海市蜇樓之中。洛嬪乍見后羿驚為天人,頓為傾心。決定效仿嫦娥前去尋找,然兩人并不知她們尋找的竟是同一人。?嫦娥的大哥覬覦一凡間女子美貌,竟生歹念化成考慮欲強行擄人。不料遇到后羿,后羿以箭射傷之。大哥憤然現出原形,竟火燒村莊報復,后又扭曲事實誣陷后羿,村民為此認為后羿狂妄得罪太陽神,連馮夷也不認同后羿。后羿救人反飽受委屈。正巧此時嫦娥尋至,見傳說中的神箭手竟是當時為救玉兔,反被自己誤會的青年天神,不禁有幾分心動,欲請后羿向帝俊請纓滅七害。之前的誤會及對帝俊一家的反感,令后羿認定嫦娥根本在戲弄自己,毫不留情地怒斥嫦娥,將之趕走。此事被馮夷所見,不知就里,以為后羿竟是輕薄女子之徒,大為不滿,同時他也為嫦娥的美貌傾倒。